(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稳态与环境 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准备课学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5429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8.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稳态与环境 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准备课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稳态与环境 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准备课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稳态与环境 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准备课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稳态与环境 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准备课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稳态与环境 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准备课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稳态与环境 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准备课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稳态与环境 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准备课学案(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思维导图成一统基础速练固根基1填写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2)画出(用文字和箭头)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2连线几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3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尿素CO2麦芽糖胰岛素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氨基酸抗体载体消化酶神经递质淋巴因子以上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填序号)4判断有关内环境叙述的正误(1)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2)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3)泪液、肠液、尿液等属于细胞外液()(4)与血浆和淋巴相比较,组织液

2、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5)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6)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题组练透过考点题组一内环境成分的判断1(2018厦门质检)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CCO2、解旋酶、Cl、尿素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解析:选A内环境中含有各种离子、血浆蛋白、抗体、淋巴因子、葡萄糖、激素、O2、CO2、各种代谢废物等成分;唾液淀粉酶分泌到消化道,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解旋酶在细胞内使DNA双螺旋解开,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神经递质可通过

3、胞吐方式释放到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与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比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解析:选C由表中信息可以判断,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因为的蛋白质含量比多,而血浆中含较多的蛋白质,

4、所以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生物体内的体液中,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归纳拓展“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题组二内环境的三种组成成分及相互转化3(2014全国卷)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解析:选A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液运输的氧气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

5、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排出体外,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血浆可以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以回渗到血浆,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因此组织液处于不断生成与回流之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液。4.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丁中O2浓

6、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解析:选D据图分析,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逐项分析如下:当、受阻时,组织液中液体不能进入血浆和淋巴,积聚过多引起组织水肿。组织液可进入淋巴,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但淋巴可进入血浆,故淋巴细胞可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O2由红细胞运输,当丁表示红细胞时,O2浓度丁比甲中的高。归纳拓展巧用单、双箭头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1)分析:在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中:用单方向箭头线表示的有用双方向箭头线表示的有(2)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 思维导图成一统基础速练固根基1判断关于内环境稳态说法的正误(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

7、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2)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能引起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3)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是有一定限度的,内环境一旦失衡就会导致细胞代谢速率降低()(4)健康人内环境能保持稳态,内环境保持稳态时人一定健康()(5)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通过神经系统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填写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图右图是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图,A、B是相应调节系统,a、b、c是有关信息分子。请推断以下具体内容:A为免疫系统;B为内分泌系统;a为淋巴因子(其靶细胞为B细胞);b为神经递质,其作用部位是突触后膜;c为激素,它必须经由体液运输。3连线稳态失调的类型及结果师说

8、考点解疑难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2)空气中的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CO2的排出途径正好相反。(3)其他代谢废物:经过内环境及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肾脏、皮肤等器官以尿液或汗液的形式排出。2人体pH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失调

9、引起的疾病(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体温、pH相对恒定酶的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2)理化性质失调: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3)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失衡: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代谢废物上升可导致尿毒症。O2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研透考情备高考考向一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1(2015全国卷)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

10、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析:选A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内环境,如组织液中。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Na排出体外。由于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50%分布在细胞外液,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2(2018广州模拟)下面为机体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清除衰

11、老细胞体现的是图中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B图中神经系统均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C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D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解析:选D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神经系统可直接或间接调控内分泌腺的活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目前普遍认为的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而坎农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的;血糖调节主要是通过血糖浓度的升降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来实现的。归纳拓展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四类“信息分子”归纳调节方式信息分子来源靶细胞或作用部位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后膜体液

12、调节激素内分泌腺细胞靶细胞免疫调节抗体浆细胞抗原淋巴因子T细胞B细胞考向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3(2014全国卷)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选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4(2018佳木斯模拟)下列实例中属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的是()A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细胞内温度、

13、pH的影响B细胞代谢发生在内环境中,内环境必须保持各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C氧气为有氧呼吸的原料,组织液中氧气含量必须维持绝对稳定D虽然CO2为细胞代谢终产物,但在组织液中含量也要维持相对稳定解析:选D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内温度、pH的大小不属于内环境的条件;细胞代谢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组织液中氧气含量应维持相对稳定,而非绝对稳定;组织液中CO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有利于细胞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属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考向三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原因分析5(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

14、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解析:选D淋巴管阻塞会影响组织液中部分体液经淋巴返回血浆,从而引起组织液增多,出现下肢水肿;血液中钙盐缺乏会引起抽搐,钙盐过多则会引起肌无力;过敏反应是由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同种过敏原的刺激引起的;腹泻可引起体液中水分和盐分大量丢失,但不会引起体液中蛋白质大量丢失。归纳拓展组织水肿产生的原因分析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及5项原因,如图所示:课堂练真题明高考规律1(2017全国卷)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