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3 寒潮课件 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494698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3 寒潮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3 寒潮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3 寒潮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3 寒潮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3 寒潮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3 寒潮课件 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3 寒潮课件 中图版必修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寒潮 -2-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考点一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 1.发生时间: 。 2.表现: 入侵,造成剧烈降温现象,伴有 等天气。 3.成因:冬半年, 地带因气温很低形成的密度较大 的干冷气团从源地向 流动形成。 冬半年 强冷空气 大风、冻害、雨雪 高纬度 较低纬度 -3-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1.产生原理 2.寒潮在我国的时间分布特征 全国性的寒潮一般出现在9月下旬到第二年5月之间,34月是寒 潮活动的最高峰,11月是次高峰,平均每年约有34次全国性寒潮,但 各年之间差异较大。 -4-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3.寒潮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 受寒潮影响,

2、会出现剧烈降温,伴随大风、雨雪现象,但区域环境 不同,其影响地区、表现也有一定差异,列表如下。 -5-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典例1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 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 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题干信息:“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需要调 动等值线的知识解答。 -7-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2)图表

3、信息: -8-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2.规律应用 第(1)题,根据等值线上标注的数据可知,总体上该地区寒潮发生 的总次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就东南部地区看,等值线在盆地处由 高值向低值凸出,说明盆地发生寒潮的次数多,盆地两侧的太行山 脉和山西高原发生寒潮的次数少。纬度高的西北部地区寒潮次数 多,地势低洼的盆地处寒潮次数多,因此影响寒潮发生次数多少的 主要因素是纬度和地形。第(2)题,水的热容量大,可以调节气温的 变化幅度,降低地表温度下降速度,从而达到减轻寒潮冻害的作用 。 【答案】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 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

4、脉以东地区)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 冻害。(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 量等也可) -9-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对应训练 1.美国与中国相似,也是北半球中纬度国家,寒潮也是其经常遭受 的气象灾害,它能在美国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 还有(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 D.洋流分布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北美地形对气候影响大,中央大平原南北敞开,其中没有东西向的高大地 形阻挡,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潮可自由南下。 答案解析 关闭 C -10-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

5、心突破 考点二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1.危害 2.发生季节:我国寒潮灾害多发生在 两季。 3.预防措施:发布准确的 ,人们可对农作物 和牧区的牲畜做好防寒准备,海上船只及时回港等。 电力 电信 霜冻 冬春 信息和警报 -11-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特别提示寒潮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 利”。寒潮对人类的益处有:(1)寒潮有助于地表热量的交换;(2)寒潮 是风调雨顺的保证;(3)寒潮带来的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能增加 土壤中的有机肥料;(4)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 剂”;(5)寒潮能带来风力资源。 -12-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我国其他

6、重要的气象灾害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其中气象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危害 比较严重,除寒潮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 -13-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14-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15-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16-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典例2(2013四川高考)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1)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 A.陕、桂、湘B.滇、黔、蜀 C.滇、黔、湘D.陕、蜀、桂 (2)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 A.滑坡 B.沙尘暴 C.森林火

7、险 D.土壤盐渍化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题干信息:“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说明了 干旱灾害在我国的分布地区,需要调动所学的干旱灾害的相关知识 解答。 -18-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2)图表信息: -19-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2.规律应用 本题借助干旱监测图,考查干旱的分布及旱灾的连锁性。由图可 知,重旱发生地区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云贵高原森林覆 盖率较高,春旱易导致森林火险。滑坡易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季节, 沙尘暴、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北方。 【答案】 (1)B (2)C -20-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对应训练 涝渍灾害

8、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 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3题。 -21- 考点一考点二 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2.关于我国涝渍灾害分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B.分布在地势较高处 C.河流两侧地区分布面积较大 D.与蒸发量大有关系 3.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 B.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 C.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D.土地盐渍化严重,引发涝渍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但第二级阶梯的 黄河流域也有分布。河流两侧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形

9、成大面积的 涝渍分布区。涝渍发生地区蒸发量相对较小。第3题,土地盐渍化不会引 发涝渍。 答案解析 关闭 2.C 3.D -22- 气象灾害路径图的判读 图像展示 -23- 图表解读 1.首先确定气象灾害的源地。如影响我国寒潮的主要源地为西 伯利亚地区,影响我国台风的主要源地为西北太平洋海域。 2.明确气象灾害的移动方向和路径。结合图中箭头可以看出,影 响我国的寒潮主要由西北向东南推进,可分为三条路径;影响我国 的台风主要由东南向西北推进,其路径可分为三种类型。 3.确定气象灾害影响的地区和强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寒潮主要 影响我国的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我国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受寒 潮的影响较小,

10、因而总体上来讲,影响我国的寒潮强度为北强南弱;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台风登陆的次数 和强度都高于北方地区。 4.联系气象灾害的特点,分析其影响。寒潮带来的大风、雨雪和 霜冻天气会对我国的农业、交通等领域造成不利影响;台风带来的 狂风、暴雨、风暴潮会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带来洪涝等灾害。 -24- 对应训练 右面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等值线 图。读图,完成第13题。 -25- 1.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 A.台风、洪涝 B.寒潮、沙尘暴 C.沙尘暴、台风 D.干旱、洪涝 2.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 A.地形为盆地B.受盛行西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较远D.纬度较低 3.预防该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 A.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 B.提前撤离 C.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D.培育耐旱作物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第1题,由该气象灾害发生的地区及方向可知,该灾害可能为寒潮、沙尘暴 。第2题,由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因北侧有秦岭、大巴山脉阻挡 ,受寒潮影响较小。第3题,预防寒潮、沙尘暴等气象灾害,重要的是通过气 象卫星云图等进行监测,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答案解析 关闭 1.B 2.A 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