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练习考试【8】含答案考点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494406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练习考试【8】含答案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练习考试【8】含答案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练习考试【8】含答案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练习考试【8】含答案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练习考试【8】含答案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练习考试【8】含答案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练习考试【8】含答案考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练习考试【8】含答案考点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 光现象第一节 光的传播同步练习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小满是一名九年级学生。下面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A手掌宽度为2.5dmB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15m/sC脉搏正常跳动的频率为70HzD身体的体积约为0.05m3【答案】D【解析】本题涉及

2、的估算、估测,考查学生的估算、估测能力。九年级学生手掌宽度约为0.1dm,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脉搏正常跳动约每分钟7090次,频率为1.11.5Hz,九年级学生质量约为50kg,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大致相同,则身体的体积约为2.甲、乙两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C甲受平衡力作用, 乙受非平衡力作用D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图象的纵轴是速度,横轴是时间,所以这是一个速度-时间图象;(2)由图象可知:甲在任何时间内,速度都是一定的,所以甲做的是

3、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受到的力是平衡力;(3)乙的速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乙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运动,因此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故选C考点:平衡力的辨别;速度与物体运动;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与运动的关系点评: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4)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3.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秒,当时气温15,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 )A14.29秒B

4、14.00秒C13.71秒D无法确定【答案】 A【解析】A、据v=s/t知声音传播100m的时间为t=s/v=100m/340m/s0.29s,再加上听到枪声记录的时间14.00秒,符合题意.4.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道路转弯,行车注意安全D乐器商店的标志【答案】B【解析】本题是一道物理常识联系实际生活的应用题,解此类题目,不仅要求我们对物理常识有系统全面的掌握,还要求我们对现实生活多留心观察。图中一个喇叭被一道斜线划掉,就是禁止鸣笛,保持安静的意思,故选B。5.一种新型的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

5、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声纹锁识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答案】B【解析】音色是声音的感觉特性,声纹锁识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音色,选B6.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B戴上防噪声耳塞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答案】A【解析】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戴上防噪声耳塞、道路两旁植树造林、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A7.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AB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6、虚像;B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D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选B。8.城市道路上,禁止鸣笛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中减弱噪声的。【答案】声源、传播过程中【解析】(1)止汽车鸣笛,防止了噪声的产生,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传播过程9.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小明午餐大约吃4的米饭B教室的高度大约是7mC港城六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50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此项考察的是质量的估测,一个人吃4kg,也就是8斤饭是不可能的B、此项考察的是长度的

7、估测,教室高度相当于两个人的高度,约3mC、此项考察温度的估测,六月份是夏季,最热为40左右D、此项考察速度的理解和估测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每秒平均步行1.2m故选D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点评:此题考查比较综合,分别以周围生活现象为载体,考查质量、长度、温度、速度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估测10.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和月亮都属于光源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5 m/sD光从透明物质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答案】B【解析】太阳能自行发光,故太阳是光源,月亮自己不能发光,故月亮不是光源,选项A说

8、法错误;光的传播特点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选项B说法正确;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 m/s,选项C说法正确;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选项D说法错误;答案选B。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11.人以0.5m/s的速度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_(变大不变变小),经过2s像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_m.【答案】不变 2【解析】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无关。经过2s物体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1米,所以像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2m。考点:平面镜成像12.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如图

9、,兰兰在商场乘电梯上楼。以地面为参照物,她是的,以电梯为参照物,她是的。【答案】位置,运动,静止【解析】试题分析: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图中问题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状态判断运动或或静止时要看小华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以商场的地面为参照物,小华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以电梯为参照物,小华与电梯之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她是静止的考点: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3.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1)8nm=_m;(2) 0.5h=_s;(3) 15m/s=_km/h【答案

10、】(1)810-9(2)1800(3)54【解析】试题分析:了解常见物理量的进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长度的测量中,m和纳米的进制是109,即1nm=10-9m,所以8nm=810-9m;小时和秒的进制是3600,1小时等于3600秒,所以0.5h=1800s;在速度的单位中1m/s=3.6km/h,所以15m/s=54km/h.考点:单位换算14.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图中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A“海市蜃楼”B“杯弓蛇影”C“凿壁偷光”D“立竿见影”【答案】CD【解析】如图所示:木工师傅常常一只眼睛闭着,用另一只眼镜来检查板面是否是平面,线条是否是直线,这种方法应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11、特点。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杯弓蛇影”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凿壁偷光,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立竿见影,这个影是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CD。15.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答案】AD【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

12、的响度,故C错误;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故D正确,故选AD。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16.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塑料球的作用是。(6分)【答案】塑料球被弹开,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的音叉也在振动,所以会将接触它的塑料球弹开;音叉的振动比较小,通过塑料球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评卷人得分四、填空题17.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原因是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_。雷电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 5s 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m 。【答案】快 1700【

13、解析】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打雷是带不同电荷的云相遇发生的剧烈的放电现象,此时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但闪电是光,传播速度很快,先传到人眼,首先被看到,而雷声是声音速度很慢,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时间长,所以后听到雷声根据速度的公式变形后,s=vt;代入数值可求出距离打雷是带不同电荷的云相遇发生的剧烈的放电现象,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打雷时,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光速比声速快,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由速度公式可得:s=vt=340m/s5s=1700m考点:声速18.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kmh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呈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风,风速是_ m/s。【答案】西,5【解析】下雨的方向相对于地面来说,雨是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而此时的水平速度大小正好等于18km/h=5m/s,且方向也是由西向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