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序列写作 第三章 记叙文序列训练 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4393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序列写作 第三章 记叙文序列训练 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序列写作 第三章 记叙文序列训练 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序列写作 第三章 记叙文序列训练 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序列写作 第三章 记叙文序列训练 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序列写作 第三章 记叙文序列训练 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序列写作 第三章 记叙文序列训练 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序列写作 第三章 记叙文序列训练 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记叙文序列训练序列训练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了解并在记叙文写作中体现情节的波澜。(2013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更重要的事手里捧着奶奶做的虎头鞋,我终于明白了这些天我们所忽略掉的更重要的事。就在今天,一家人筹划许久的家庭聚会终于得以实现了。半个月以来,奶奶的生日聚会是大家共同期待的最重要的事。妈妈忙着采购,爸爸负责联系亲属,婶婶去买蛋糕

2、,兴高采烈地问妹妹要什么口味。一家人情绪高涨,好不热闹。久违的团聚气氛让我感到阵阵温暖,而我心里却总有一丝难以言说的不安是否有什么更重要的事被我们遗忘了?傍晚踏进奶奶家熟悉的铁门,一派大家庭团聚的氛围立刻将我包围。妈妈从厨房进进出出,菜香扑鼻而来;妹妹得意地向我展示新连衣裙;叔叔则麻利地打开一箱啤酒。我看了看四周,奶奶呢?果然,我在房间最里面的老藤椅上看到了奶奶的身影。她正安静地绣花,手里托着布一针一针地专注地绣。偶尔抬头扶一扶老花镜,瞄一眼电视,又很快低下头重复飞针走线的动作。满屋的喧闹和来回的人影几乎把她的存在都淹没了。一瞬间我的心里像是被那根细细的绣花针扎了一下,那种不安感似乎清晰了几分

3、。晚餐一如既往在欢笑和吵闹中度过。杯碗碰撞声中我有意看了一下唯一不太和谐的一角奶奶依然安静地坐着,虽然是在上座的位置,却只是笑眯眯地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终于在妹妹闹着要端上蛋糕时,身为寿星的奶奶缓缓站起,慢悠悠地走进里屋,轻掩房门,门把发出咔嗒一声。“奶奶,怎么不吃了?”我推开房门问。“奶奶吃饱了,让你叔叔伯伯再喝点酒吧。”我看着奶奶又捧起白布,绣花针带着彩线再次舞动起来。我这才注意到,柜里不知何时又多了三五幅绣品,还有好几双精致玲珑的虎头鞋。我随手捧起一双细细端详。“做了这么多为什么不送掉些?”我本是随口一问。“这幅呀将来给你挂在新房里,这两幅给你姐姐妹妹。虎头鞋你们一人两双,将来给孩子穿

4、。奶奶还给你们做了几件睡衣”鼻子突然酸了,我没有再听下去。奶奶的生日,妹妹在吃着自己最爱的蛋糕,叔叔伯伯们谈论的是汽车和股票:所有人为了聚会而聚会。而奶奶,她在给我们准备礼物。被我们忘掉的事,那就是今天是奶奶的生日,是那个一直以来牵挂着子女、早已把奉献当成习惯的奶奶的生日。忍了忍泪水,我上前挽住奶奶的手臂:“奶奶,明天您跟我们一起去西太湖散步吧。让爸爸开车送您,那儿晚上可漂亮了”什么是“更重要的事”?开篇点题,同时引起悬念。交代了“半个月以来,奶奶的生日聚会是大家共同期待的最重要的事”,继而提出“是否有什么更重要的事被我们遗忘了”的疑问设置悬念。吞吐之法,初显波澜;引而不发,引人入胜。以“每个

5、人做着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儿”反衬奶奶的寂寞。此三段场景描写利用对比衬托法推进情节发展。气氛和人物形成对比。“不太和谐”又形成对比。“咔嗒一声”是情节的一个转折。此三段祖孙对话引出不同人不同的兴趣中心,不同的兴趣中心就是不同的“爱”的方向,这是情节的高潮,为下文抒情蓄势。仍然是对比。通过抒情点题。以淡淡的描述性情节收尾,更添温馨色彩,余味无穷。【主编点评】本文是简单写人记事散文中情节波澜处理的佳构。文章在开头点出“更重要的事”虎头鞋,为后文作铺垫,倒叙手法十分巧妙。之后众人的“忙碌”与奶奶的孤独“安静”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感觉落差。将众人各自“做着自己重要的事儿”与奶奶“做的重要事儿”进行对比,孩

6、子们对奶奶的忽视与奶奶对孩子的牵绊形成对比,将对比衬托法用到了极致,从而使作品达到了波澜起伏的效果。所谓波澜,就是作者根据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读者的阅读心理进行构思的一种技巧。简言之,文章的起伏变化,人们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叫作波澜。在记叙文的写作中,人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掀起文章的波澜。一、设置悬念法悬念就是设置悬而未决的疑问,引起读者的关注。巧设悬念,能使文章曲折生动、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是中学生写作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某年高考江苏一考生对不起,我前桌的女孩的片段:黑黑瘦瘦,头发干黄干黄还带着卷。耳朵紧紧贴靠在头两侧,还略微向内卷曲,活像个“小

7、老太”。这就是我前桌的女孩。她有个特殊的习惯,她的左手永远插在口袋里,或是伸在课桌下,或是压在大腿下。她从不用左手传递课本讲义,从不用左手梳理发髻,从不举左手回答问题。这一切,我都理解。因为一次无意的一瞥让我发现了她的秘密原来她的左手只有三根手指。文章开头就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前桌的女孩为什么有“左手永远插在口袋里,或是伸在课桌下,或是压在大腿下”等等的特殊习惯呢,“原来她的左手只有三根手指。”这个悬念,设置得非常成功,而且安排在文章的开头,一下子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再如: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地球上只剩下了一个人。在房间里,他突然听到了一阵敲门声这是一篇精短的科幻小说,只有25个字,却渲染了一种神秘

8、的气氛,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为什么“地球上只剩下了一个人”?又是谁在敲门?为什么敲门?接下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悬念的设置极为巧妙。二、巧设误会法这种方法是让作品中人物的一方对另一方造成误会,或双方互相误会,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情节发展,使人物情感的波澜层层推进。如某年高考作文友谊安排了一个情节,离高考只有10天了,最后一个假期“我”准备回家补充给养,想着还能吃上妈妈亲手做的香喷喷的手擀面,心里不免着急起来。正准备回家时,班长突然要“我”留下来,说是要帮助班主任王老师打扫卫生。碍于情面,又不好意思推辞,只好很不情愿地留了下来。“到了王老师家里,发现他家收拾得有条不紊,干干净净。王老师微笑着说:你

9、们帮我拖拖地吧。我心里想,这么干净还拖,真拿指使人不当一回事。拖完地,王老师说道:今天晚上都在我这吃饭,算是我对你们的劳动补偿。你们就先休息一会儿吧。说完,他和爱人就赶紧做饭去了。吃饭的时候,王老师看出我一脸的疑惑,便说:其实,留下你们,一方面想了解一下最近的班级情况;另一方面想给你们开个小灶,单独补补课。听了这些话,我才恍然大悟。不过,何必绕这么大个弯子呢?直到高考结束,我收拾行李准备回家,班长才告诉我事情的真相。原来,在那个星期,班长从他的邻居我小姨那里得知,我妈妈因车祸住进了医院,我爸爸又出差在外,是我小姨在医院照看我妈。班长怕我得知真情影响我高考,于是和王老师上演了这一出双簧。” 本文

10、巧妙地运用误会法设计情节。误会法运用恰当,不但能在大开大阖的情节中使人物性格鲜明地凸现出来,而且能使文章在情节结构上跌宕多姿。三、抑扬法1.先扬后抑就是先赞美,后贬损。又称为欲抑先扬。如:这时候,一个二十二三岁的靓丽女孩突然闯进了人们的视野。窈窕的身材,优美的曲线,摇曳着一袭乳白色的长裙,举手投足间透着三分雍容,七分典雅,一时间,喧闹的候车大厅变得安静下来。她像一块磁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凝聚了所有人的目光。她在人们艳羡的眼神中,寻了一个干净无人的座椅,将行李箱放到上面,紧挨着提箱款款落座,然后从包里掏出一份报纸、一袋瓜子,打发等车的时光。她读得那样忘我,吃得那样优雅。报纸一页页翻过,两只

11、纤细的手指不停地将吃完的瓜子皮弹出,宛如天女散花,不到二十分钟,她面前的地上,已“画”出了一个大大的“扇面”这里,运用欲抑先扬手法,使女子表面之美与不注重公德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作者对女子不注重公德的贬抑。2.先抑后扬就是先贬损,后赞扬。又称为欲扬先抑。如:一日黄昏,我倚着阳台远眺,无意间瞥见了角落里的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歪歪斜斜,怪模怪样。绿色的掌面,皱皱巴巴,黑刺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真弄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养这样丑陋粗鄙而可怕的东西!因为期末考试忙,再次光顾阳台,已是一个月后的午后。没想到的两种景象同时撞进我的瞳孔:那些以前精心侍养的花,全都变成了褐色

12、的枯枝;而角落里的仙人掌却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我的面前,碧绿水嫩的叶片高擎着一片金光。那是难得一遇的仙人掌花:金黄的色泽,花瓣一如流光溢彩的绸缎,柔软的花穗如流苏般,上面细密地布着雪乳般的花粉。花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谁能想到,昔日的丑小鸭,竟能涅槃羽化,开出如此美丽的花来!这里,运用欲扬先抑手法,使仙人掌外表之丑与本质之美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外在之丑反衬内在之美,更突出作者对仙人掌的褒扬赞颂之情。3.以扬写抑就是看似是扬,实为抑从字面和表达语气、用词的感情色彩上看,作者都是在赞扬笔下的人或事物,细细一品,实际饱含贬损 之意。如:他最突出的品质,是节俭。妈妈过生日,原本打算给妈妈

13、买一束鲜花,到了花店一看,最便宜的一束也要三十多元,于是最终捧到妈妈手上的,变成了一枝康乃馨。汶川地震的时候,班里同学都捐钱,就连家里最困难的同学也捐出了二十几元。那天,他是最后一个捐的,从兜里好不容易掏出了一张五元钱的纸币,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塞回了兜里,换成了一枚一元面值的硬币。用“节俭”这个褒扬的词语写出人物的吝啬,小气。4.以抑写扬与以扬写抑正相反,从字面和语气上看,作者似是在批判、指责笔下的人或物,实际却在赞美。作者以表面之丑,反衬本质之美,人或物的美好形象便会显得更加突出。如: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

14、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父亲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写父亲在孩子学车摔跤时的旁观,表面写父亲的狠心,实则写出父亲让孩子自立的本意。四、情节突转法突转指的是将情节突然转变,完全超出人们所预料的正常轨道,

15、以使读者惊奇的一种手法。这种转变,或表现为喜事突然变成悲事,或表现为人物从顺境突然转为逆境。如:小说送礼送礼的人都走了。牛书记像往常一样,兴奋地欣赏着礼品。“嘿嘿,这是什么?”他怀着极大的兴趣拿起一个纸筒展开。啊,是一幅国画!牛书记高兴极了。因为他姓牛,而画的又是一头“孺子牛”,赞誉之意,跃然纸上。不过,作画者似乎功底不够,把牛画得有点像鼠,突然,一只猫窜了出来,直扑那幅国画用情节的突变“牛”变“鼠”来揭示故事中人物的贪婪。五、对比衬托法对比可使人辨真伪,明是非,识好坏,促使人冷静地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要想全面反映事物,就要涉及事物的两面,并让它们形成鲜明的对照,让人在对照中比较,以便全面认识或分清是非、善恶、美丑。如:小小说捎他要出国的消息不胫而走。回到家里,屋里早坐满了人。弟弟兴奋地说:“哥,给我捎台收录机!”妹妹是那么激动:“哥,给我捎一套高级化妆品!”他问丈母娘:“妈,您捎什么?”丈母娘嘴都快咧到耳朵根底下,道:“不捎别的,捎台洗衣机就行!”当他问自己的母亲要捎点儿什么时,母亲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说:“不管咋着,把你捎回来 就中!” 文章起笔处看似平静,却为后面的陡转做了充分的铺垫,结尾处母亲的回答与其他人的要求形成对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情感震 撼力。一、片段训练(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