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职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测验答案整理1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493417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在职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测验答案整理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6年在职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测验答案整理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6年在职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测验答案整理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6年在职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测验答案整理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6年在职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测验答案整理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在职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测验答案整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在职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测验答案整理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在职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测验答案整理1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考试答案整理1. 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对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答: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其一,贸易保护主义威胁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经济体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脱离全球经济,单靠自身力量来求得发展,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世界经济还比较脆弱,就业机会还不多,失业率比较高,如果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世界经济复苏面临危机,我国对外贸易受到巨大挑战。其二,我国产业结构受到了来自美欧国家的高端挤压和新兴发展

2、中国家的低端挤出。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大于国内需求,生产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只能依赖出口。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去杠杆化,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由此减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加大了我国出口压力。其三,我国面临着经济下行和通胀压力上升并存的局面。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依然比较平稳,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力,但是在经济结构调整、货币政策由松趋紧、出口增速回落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同去年相比,经济增速呈现出小幅回落的趋势,GDP同比增速“前低后高”。其四,我国就业的总量性和结构性矛盾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骤然爆发,异常尖锐。作为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

3、深刻变动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交汇到一起,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再加上金融风暴的侵袭,企业岗位大量流失,大批农民工失去原有的工作,新增劳动力就业渠道堵塞,加剧了大学生及其他群体的就业困难。三、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首先,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仍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短缺资源则可以通过国际交换而得到弥补。其次,绿色产业在全球的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发展新兴绿色产业不仅有利于我国保护环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产业升级,而且由于其尚

4、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为我国赶上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良好契机。最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外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仍然不高,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答案2:中国经济虽增速放缓,但增量可观,增长平稳,动力多元;优化升级,前景稳定;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大趋势,一是把过往中国投资过剩的生产能力,通过“一带一路”释放到国外去;二是把过往中国如饥似渴的消费能力,通过“自贸区”吸收到国内来;三是把

5、过往中国盲目乱窜的投资需求和技术,通过“互联网+”转移到实体去;四是把过往中国无处可去的外汇储备,通过“亚投行”投资到同盟国去。2. 新型城镇化对我国经济转型的意义答:新型城镇化的这些政策措施,更强调资源分配,对提升国内需求总量、改善需求结构的意义,大于对改善供给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对现有的已经在城镇常住但没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劳动力转移已经发生,其对供给面效率的贡献也已释放,继续提升的空间不大。新型城镇化将提高这部分已转移人口的收入,使其真正融入所在城镇,巩固城镇化成果。当然也有两个因素会帮助供给面的改善。第一,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其下一代的教育,因此有利于改善未来的劳动力素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6、。第二,对于目前仍然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提高了向城镇转移后的福利水平,有利于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城,从而提高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供给新型城镇化强调分配领域的调整,体现了政策的“顺势而为”在容易实现快速增长的旧城镇化时代,强调效率增长与供给扩张;在社会日益呼吁公平分配的新城镇化时代,强调资源分配和需求结构调整。答案2:一是新型城镇化是我国转型发展的汇聚点,能够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中国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公正,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以城镇化为载体,在城镇这个平台上统筹解决。二是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最大潜力和

7、持续动力,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未来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还将提高20%30%,实现3亿4亿人口的城镇化,将有10亿人居住在城市,比目前已完成工业化国家的人口总和还要多。如此巨大规模的城镇化,将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三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将会带动国际资源能源、高新技术和中间产品贸易,促进各国对华投资,分享中国巨大的市场,从而更有效地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可以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既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也是世界经

8、济发展的历史机遇。3. 白银时代的楼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答:精益化是未来房企发展方向在经济转型的时候,最不适应的是心理。在新常态之下,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调整。面对如此环境,我们必须创新,但是从哪方面创新呢?有人会说,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但最重要的还是思想。人是受思想控制的,只要是思想创新,行为才会创新。在新常态下,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掉。首先,就是精益化管理。房地产属于资源增长型行业,以前粗枝大叶惯了,即便是浪费点东西,也能挣钱。进入白银时代之后,利润变薄了,就更需要精益化管理。答案2:2014年,楼市步入了“白银时代”,

9、这句话源于万科总裁郁亮。他表示,“黄金时代”如少年青春期,而步入“白银时代”即进入壮年期,行业将会更加成熟。但“白银时代”跟“黄金时代”相比,毛利下降,竞争压力大,库存压力大,地价高。2014年,房地产行业确实受到了打击,从多数房企无法完成年度销售目标就可以折射出开发商的日子远不如过去了。不过,从房地产投资增速来看,房企依然可以在“白银时代”中寻找“黄金”盈利点,而这些新的利润增长点来自多元化布局转型。同时,这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的新战术。于是,我们看到,万科从专注住宅开发转向“城镇化配套运营商”,将目光投向了商业地产、养老地产等多元化领域,希望拓展产品线,分散政策风险;绿地集团从

10、“地产开发商”向“综合地产全程运营商”转型,从中国市场向全球市场转型布局;世茂集团建立云平台,转型为生活方式服务商事实上,除了在地产领域内向更为细分的纵向市场转型外,不少房企也在尝试横向转型。万达拥有万达商业地产和万达院线两家上市公司;恒大地产的多元化业务已经涉及农业、矿泉水、体育、甚至光伏等领域。从当前竞争格局来看,地产行业暂时还能以规模定地位,但竞争格局已经开始发生潜在变化,即地产企业开始找寻或者已经选定且准备深耕或横或纵的多元化方向,这些方向的业务布局将决定其未来在行业中的地位。4. 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应采取哪些政策支持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进一步加强融资服务。1、拓宽融资渠道。

11、2、创新金融服务。3、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4、发挥调剂资金“搭桥”作用。5、推进信用建设。(二)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三)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四)政府采购优先支持。5. 化解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方法和途径?答:用行政的办法不能治本,根本出路还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矫正和调节作用。首先要改变各级政府过度利用行政力量推动产能扩张、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要对地方政府的资源动员能力给予一定的约束,比如说像土地、矿产资源的出让要公开、透明、合规,不能搞暗箱操作,要避免对投资、对金融的直接干预,更不应该用财政直接补贴投资。其次要建立“退出及援助”机制。所谓退出,要尊重市场规律,按市场机制办事,政府要更多地

12、从社会利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这样一些角度,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加速和强化落后产能退出,大力推进破产重组。退出一定要和兼并重组结合起来,达到改善产业组织结构的目的。我们在政策方面还有很大的调整和优化空间,在这个问题上,同样需要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更多地靠市场机制来推动兼并重组。6. 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对金融改革的意义答: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成为许多项金融改革推进的前置条件。如果再不出台的话,将会阻碍整个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民营资本设立银行、利率市场化、银行破产条例出台等都急需存款保险制度保驾护航。存款保险制度不仅仅是保护存款人利益不受损失,而且能够起到稳定金融秩序的重大作用。有了存款保险制度,一旦遇到

13、银行发生问题和风波,存户就不会蜂拥而至到银行提取存款,甚至酿成金融风险。历次金融危机包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存款保险制度对于稳定金融市场起到了巨大作用。美国1934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吃了80年的甜头。7.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必然性答: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是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其他国家在采用相似方式改革之时未必能获得同样的成功。另外,前苏联成员国的改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要求的,不能仅仅因为目前改革的成果匆忙地得出渐进式改革一定优于激进式改革的结论。“休克疗法”和激进式改革并不能等同,而在当时的环境下,“休克疗法”额外地承担了政治转型的任务,这使得改

14、革的变数越来越大,本身就已经减弱了改革方式优良对比的公平前提。在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国家,也需要局部的激进式改革去攻克一些顽抗的壁垒,而选择激进式改革的一些东欧国家也正是通过随后的渐进式调整才达到了现在的发展水平。两种改革方式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是处理不同问题的良好药方,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之中,如何用好这两服药成为中国成败的关键。8.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及路径答:1、调整央行外汇资产。第一,通过调整央行所持有的外汇资产数额来完善资产结构,提高央行资产在国内的配置比重,以此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2、增加存贷款替代品发行。第二,加大公司债券等存贷款替代品的发行规模,运用金融脱媒机制,迫使存贷款金

15、融机构实现业务结构和商业模式转型,运用金融市场力量强化这些金融机构的预算约束硬度。3、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第三,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为存贷款金融机构业务结构调整和商业模式转型创造可选择的条件,也为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在变“存款”为“金融投资”过程中提供充分可选择的金融产品,由此,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答: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1、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2、市场经济主体的独立性。企业是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所有企业应独立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自主决定企业投资规模,自主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自主设置内部管理机构,自主决定内部分配办法。3、完善的市场体系。只有完善的市场体系才能涵盖一切产品和领域。通过各类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调节各种市场要素的投入和转移,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使市场机制形成合力,由此带来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手段的目标一致和整体效益的提高。4、价格形成及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