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周1测 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3380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周1测 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版)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周1测 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版)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周1测 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版)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周1测 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版)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周1测 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周1测 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周1测 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承传统文化要有新思维池建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根据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增强民族自尊心,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人民。要充分发挥好传统文化宣传

2、者、帮助者、创造者的作用,努力为人民提供最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达到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目的。要深入社区、深入群众,要使中华文化走入社区和社会,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不仅保存在纸上、珍藏在博物馆里,而且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不等于教条、枯燥乏味,而是恰恰要更加鲜活,更加实在。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欣赏特点,积极探索宣传文化活动形式创新,提高传播艺术水准,善于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传播技巧,特别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新技

3、术,改造文化传统生产经营传播模式,实现题材体裁、风格流派、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努力实现艺术精湛、制作精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特别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通过多种多样的科技手段,让深藏在博物馆、科研机构里的传统文化瑰宝走出来,让更多的人真正接触、了解、学习。让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受到熏陶,启迪人生,陶冶情操。同样,也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那些经典文本之中,具体化为各种传统文化知识,以各种技术技能存在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五千年中华

4、文明积淀下来的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元素。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里面,要将我国最美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里。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小学、中学的重要课程,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要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从而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此外,还可以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阅读传统经典成为习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坚持使用先进正派、健康向上的文化去抵制落后腐朽、低俗

5、庸俗的文化糟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摘自2015年03月3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让传统文化走出博物馆,深入到群众中去。B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让教条、枯燥的传统文化变得鲜活、实在。C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中进行推广和普及。D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善于运用现代的传播手段,要有现代思维。答案D解析“要有现代思维”过于绝对,原文标题是说“传承传统文化要有新思维”,而不是“现代思维”,且强调“既不能片面

6、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就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B要传承文化就要让文化真正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必须要深入社区、深入群众。C要传承文化首先要保护好文化,这就要求必须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来整理文化典籍。D基础教育对传承传统文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让传统文化成为重要课程。答案C解析“必须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来整理文化典籍”过于绝对,文中这一做法是针对“传统文化不等于教条、枯燥乏味,而是恰恰要更加鲜活”提出的合理建议,并不是必要条件,且文章强调“传承传统文化要有新思维”,而不是强调“

7、保护好文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积极地创新宣传文化活动的形式,有鉴别地继承传统文化,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将具有重要的意义。B传承传统文化要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要让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成为承载者和传播者。C传承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学校要开展各类活动,教师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D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所以要坚持运用马列主义等先进正派的思想来传播。答案A解析根据原文第一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

8、一我国第一部全面总结和评估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快,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老龄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滞后;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制尚未形成;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农村老龄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着贫困、疾病、失能、服务、照料、精神关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首先,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数量仍然较多,2012年全国约有2 300万人。其次,城镇老年人口的宜居环境问题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

9、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没有安装电梯,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举步维艰。再次,农村老年人留守现象突出,2012年约有5 000万人。由于计划生育一代陆续开始进入老年期,无子女和失独(丧失独生子女)老年人越来越多。我国正在研究通过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商业保险应先行先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提及这个问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公共环境、居家环境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未充分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要求。例如,6层甚至更高的楼房没有电梯,过街天桥、地铁上下不便,红绿灯变化太快致使老年人过街面临危险。今后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生活习惯,突出“年龄平等”的理念。(选自

10、叶紫首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发布老龄化带来新挑战,有删改)材料二最近发布的2015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中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幸福感高的人群特征包括:女性、年龄更长、健康良好、非农户籍、受教育程度较高等。一方面,年龄更长的人幸福感相对更高;另一方面,随着人均寿命增长和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于是,不少人担心老龄化会造成中国的人口危机。就此论点,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人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原新教授表示,客观讲,人口老龄化只是一个人口现象,不能说是人口危机,也不可能成为人口危机。原新认为,人口老龄

11、化现象能否成为社会危机,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环境。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保持经济的中高速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构建合理完善的社会综合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以及为老服务体系很关键。原新表示,人口老龄化是个动态过程,所以人口老龄化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变化,按照现在人口发展的规律,人口老龄化之后的社会形态一定将是一个稳定的老龄社会。在社会高度关切民生问题的当下,对于老龄化问题是民生问题这一说法,原新教授表示了质疑。他认为,人口老龄化的本质是一个经济问题,而非民生问题。因为经济问题的核心是要“做蛋糕”,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实力,增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力,根本要求是要把经济“蛋糕”做大。而民生问题的

12、本质是公平、公正地“分蛋糕”,根本要求是分配蛋糕的“量器”一定要公正。(选自专家:人口老龄化不等于人口危机,有删改)材料三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增长的现象。人口理论研究和率先出现老龄化的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表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广泛、复杂而深刻,既带来机遇,又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难题。我们在正视和迎击困难的同时,更应当发现和善用自身的优势。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以及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经济长期向好,是人类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已经并将继续为解决好同期出现的老龄化问题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

13、弘扬孝文化,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为应对老龄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良好社会风尚以及和谐人文环境。老龄化首先在发达国家出现和深化,中国破解老龄化这一重大而复杂的人口难题,完全可以立足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汲取他们的失败教训,少走弯路,后来居上。我国地区间的人口状况和经济社会状况及其发展的差异性都十分显著,这为通过国内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流动实现“削峰平谷”、减缓老龄化压力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大回旋余地。宏观而言,中国应对老龄化的主要短板在于:由于老龄化速度之快超常规,导致经济层面的“未富先老”,社会层面的“未备先老”,人口层面的“红利消失”。尽管如此,深入的研究表明,经过努力,

14、这些短板是可以补齐补强的。经过努力奋斗,扬长避短,攻坚克难,中国能够在21世纪上半叶战胜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走出一条人类成功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道路”。(选自莫龙中国能够战胜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总结和评估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蓝皮书,材料一主要借这本蓝皮书阐述了我国老年人面对的诸多困难和问题。B材料二主要介绍的是中国家庭幸福感高的人群特征以及原新教授有关中国人口老龄化不会造成中国的人口危机的观点等。C原新教授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口老龄化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变化,按照人

15、口发展规律,人口老龄化稳定在老龄社会后就会出现新的拐点,回到现在的年龄构成阶段。D人口老龄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增长的现象,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难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广泛、复杂而深刻的影响。答案C解析C项“在老龄社会后就会出现新的拐点,回到现在的年龄构成阶段”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人口老龄化之后的社会形态一定将是一个稳定的老龄社会”。5对比阅读材料一、二,简要概括面临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需要做哪些具体的准备工作。(4分)答: 答案研究通过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城市建设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突出“年龄平等”理念。我国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实力,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力。解析回答本题,要注意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如材料一中“我国正在研究通过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今后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生活习惯”,材料二中“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实力,增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力”。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6阅读材料三,说说我国能够战胜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条件有哪些。(5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