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标2011年版的新思路与新变化_邯郸教科所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492913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课标2011年版的新思路与新变化_邯郸教科所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初中历史课标2011年版的新思路与新变化_邯郸教科所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初中历史课标2011年版的新思路与新变化_邯郸教科所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初中历史课标2011年版的新思路与新变化_邯郸教科所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初中历史课标2011年版的新思路与新变化_邯郸教科所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课标2011年版的新思路与新变化_邯郸教科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课标2011年版的新思路与新变化_邯郸教科所(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 新思路与新变化,2013年8月 邯郸市暑期培训,引子:,修订课标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重要举措。 纲要的战略目标:2020年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修订思路:巩固改革成果;分析回应实验中的问题;应对未来挑战,深化改革,与时俱进。,新历史课程实验的过程,2001年9月开始实验,首先是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 2002年秋季,扩展到530个省级实验区; 2003年时,全国已有1642个县市的3500多万学生在使用新课程的实验教材; 2004年时发展到25

2、76个县区使用新教材,约占全国的90%。 至2005年秋季,全国各地区基本上都加入了新课程的试验。,一、修订前的调研工作和问题的提出,2003年和2007年,教育部组织了两次大规模调研。 2007年4月教育部成立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并用半年时间对29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42个国家级实验区课程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参加调查的教师达11万余人。 修订组多次召开资深专家和一线教师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这些调研反馈的意见,可以归纳为两点:,1.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已经获得高度认同。 2.反映上来的问题主要是: (1)认为(实验稿)以“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编排内容标准,理性偏强,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

3、力有一定的距离,并使历史的时序性、系统性受到一定影响,希望能够突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认为课程内容较多,难度较大,未能根本解决“难、繁、偏、旧”问题,未能兼顾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3)希望进一步提高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修订组对调研意见的分析,1.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时序性和线索性,对于初学历史的初中学生,应该让他们正确地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要坚持时序性,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 2.初中学生是13至15岁的青少年,对他们的要求应以感知为主,应根据历史发展的时序,在了解历史上重要的人和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理性要求。,3.六大学习板块的设计合理,但每

4、一个板块下采用“学习主题”的设计,存在诸多问题: (1)限制了史事的选择,容易疏漏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中国近代史中的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在鸦片战争后接着就是“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但在全部中国近代史板块中,却不讲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和定都南京等最基本的史实。缺失太平天国运动,只讲其抗击洋枪队,难以反映重大史事。,(2)主旨过大,有时出现生硬捏合现象,难以建立基于时序与地域之上的历史因果关系。 例如,在世界古代史部分,有一个学习主题是“中古亚欧文明”,其中第一目是“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但这二者之间其实毫无关系。,(3)容易割裂历史,使学生难

5、以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例如,中国古代史部分的第三个学习主题是“统一国家的建立”,其中讲到“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第四个学习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其中讲到“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中间只字未提东汉,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西汉之后便是三国鼎立的错觉。 (4)主题式编排的理性偏强,初中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学生在初中阶段若不能掌握最基本的史实,则根据课标撰写的教材中的那些抽象概念很快便会忘掉,到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历史便会发生很大的困难。实际情况的反映也证实了这一点。,修订组对调研意见的分析,4.一定要在解决“难、繁、偏、旧”的问题上继续下功夫,重要办法之一就是改变“学习主题”的

6、呈现方式。与此相一致,对每一个教学板块的导言也要修改。 5.课程改革要与时俱进,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要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特别是根据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参考各省市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二、修订工作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1.与时俱进 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如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 修订稿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的内容,合理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008年北京

7、奥运会、科学发展观等内容,使历史课程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以增强学生对国情和世情的了解。,2遵守历史学科的学科特征。 对于初中学生,应该让他们初步获得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发展的进步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此次修订工作坚持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 3减轻学生负担。 修订稿充分考虑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明确课程的定位 全面地阐释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 强调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建构新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提倡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 提出了指导性的评价建议,三、坚持并

8、完善基本理念与改革方向,(回顾)课标实验稿的思路与特点,三、坚持并完善基本理念与改革方向,1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理念。 修订稿坚持、发展和完善这些基本理念,更加注重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体验和认识,注重教学信息的多重传递和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具有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教师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中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成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三、坚持并完善基

9、本理念与改革方向,2.坚持并强化“三维目标”的整合。 修订稿突出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坚持从“三维目标”方面进行课程设计,进一步强调学生在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养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三、坚持并完善基本理念与改革方向,3.重视初中、高中、大学历史课程的整体构建与衔接,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如何对初中、高中、大学的历史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与构建、并使不同时段的课程有机衔接,避免重复、断裂、脱节与错位,一直是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从教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三、坚持并完善基本理念与改革方向,4.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

10、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 历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成就是:历史课程已被视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 修订稿继续坚持这一方向,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所具有的思想性、人文性、基础性和综合性,对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修订稿进一步强调历史教育的独特性,即:历史课程是通过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按照时序的发展过程来塑造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四、标准(2011)突出特点和最大变化 标准(2011)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在坚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的同时,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从初中

11、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按照时间的顺序,精选最基本的史实,采取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 突出时序性、凸显历史发展主线、降低难度,五、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的重要调整,在保持(实验稿)的总体框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划分的同时,适当弱化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以基本的史实为主,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使保留、选择的史实链接起来

12、基本能够反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时空线索。,确定中国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以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同时重视中外交流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 中国现代史突出反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确定世界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世界古代史注重全面反映多元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在欧、亚、非洲之间不断进行的交往。 世界近代史注重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诞生和殖民地人民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反抗,

13、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 世界现代史注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第三世界发展历史进程,以及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了世界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六、标准(2011)内容的变化,1课程总体目标、课程性质的完善。 (1)发展与完善“前言”涉及的课程总目标。 明确提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一提法,是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做出的最新论述,进一步确立了历史课程的目标价值取向。,六、标准(2011)内容的变化,(2)对“课程性质”做了较大的修改与完善。

14、 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四大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六、标准(2011)内容的变化,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

15、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六、标准(2011)内容的变化,2课程内容的主要变化 (1)根据“弱化学习主题、依照历史发展时序”的原则,重新编写每个学习板块中的导言。导言的目的有三个: A.通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和解读课程内容中所选择的史事,基本勾勒该学习板块所涉及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特征,揭示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B.使教师能够了解该学习板块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和结构; C.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提出教师和学生通过该学习板块的教与学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六、标准(2011)

16、内容的变化,(2)在课程内容的具体选择上,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总的目标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实,降低难度,减轻负担。 为此,增加了一些知识点,也减少了一些知识点。与实验稿相比,新订课标减少了56个知识点,增补了25个必要的知识点,实际减少了31个知识点,使内容总量有所下降,重点更加突出,更适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增加知识点的具体选择标准,根据历史课程的时序性要求,为了给学生必要的历史发展的整体概念,适当增加一些知识点。例如,中国古代史增加文景之治、东汉、安史之乱等内容;中国近代史增加了义和团、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混战等内容。 历史发展中出现的、初中学生应该掌握也能够理解的新事物。例如,中国现代史增加雷锋、北京奥运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等内容;世界现代史增加了社会保障制度、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生态与人口问题等内容。,增加知识点的具体选择标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而必须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