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琼)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 第二课时 主观题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考查学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2750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津琼)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 第二课时 主观题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考查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京津琼)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 第二课时 主观题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考查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京津琼)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 第二课时 主观题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考查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京津琼)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 第二课时 主观题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考查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京津琼)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 第二课时 主观题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考查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京津琼)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 第二课时 主观题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考查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津琼)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 第二课时 主观题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考查学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主观题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考查一、主观题对文化作用的考查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对的作用。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分析某一做法的合理性。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走出去的文化意义。4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创新对的作用。(2017全国,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

2、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解题思路获取和解读信息设问信息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弘

3、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关系推理类、意义类主观题。材料信息我国科技工作者,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贯彻创新理念,坚定创新自信,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调动和运用知识(1)文化的作用体现在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的影响上,且先进文化对二者起促进作用(2)文化创新的作用(3)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描述和阐释事物结合材料信息,运用文化作用等相关知识,准确描述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论证和探究问题本题属于关系推理(AB)类和意义类主观题,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应该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贯彻创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等角度,探究对创新发展的作用。答案整理文化引

4、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如何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

5、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5)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6)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外,文化作用的知识,除了以上一般文化作用的角度,还可能涉及某种具体文化的作用,如:文化多样性、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等。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需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作为现

6、代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特殊要素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发布。意见用三个“弘扬”勾勒了新时期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文化价值。答案(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实践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优秀的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优秀的文化塑造人生,企业家

7、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艰苦奋斗、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风尚。(3)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有利于激发企业家改革创新意识,追求时代精神,培育知名品牌,提升企业影响力。(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即可)二、主观题对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考查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如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说

8、明如何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2017全国)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材料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材料二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

9、.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 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解题思路获取和解读信息设问信息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意义类主观题。材料信息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员工在当地

10、和中国接受培训。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调动和运用知识(1)文化传播的途径(2)文化交流的意义描述和阐释事物结合材料信息,调动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准确描述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论证和探究问题本题属于意义类题目,要注意从对我国文化的意义、对外国文化的意义等角度去探究。答案整理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措施1中外文

11、化交流的意义(1)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有利于我国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2)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3)有利于增进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理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如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1)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糟粕的部分。(3)在学习和

12、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5)坚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6)树立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中国最后奉献了介绍2022北京冬奥会的“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惊艳了世界。“北京8分钟”的主题是“2022相约北京”,由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24名轮滑少年随着音乐声与智能机器人相伴出场,在冰上勾勒出象征吉祥喜庆的中国结、五彩祥龙、凤凰展翅等生动画面,送上美好祝福。舞台中央的24

13、个透明发光大屏幕向全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果:中国高铁、中国桥梁、中国大飞机、中国“天眼”中国国家领导人也通过大屏幕登场,向全世界发出相约北京的热情邀请。今日美国记者阿迈尔马德哈尼评论道:“北京8分钟的展示非常棒,是当代中国的缩影,我很期待四年后去中国报道北京冬奥会。”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北京8分钟”是如何推动我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答案(1)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精心选择传播内容。(2)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创新文化传播形式。(3)文化与体育相融汇,拓展文化传播的途径。(4)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国际话语权。三、主观题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考查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

14、识,说明材料中做法的意义。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材料中做法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启示。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中做法成功的原因。4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中做法是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2017全国)“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

15、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解题思路获取和解读信息设问信息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原因类、措施类主观题。材料信息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涵盖诗经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播出引起强烈反响。调动和运用知识(1)大众传媒的作用(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3)文化创新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