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492420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山东郓城一中地理组刘海荣一、活动主题:环保在我心中二、活动背景分析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必要保证。然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20世纪初,世界人口只有约16亿,1999年10月,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了60亿。随着人口数量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为了增强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我们组织学生利用寒假,对菏泽市的环境污染进行一系列的考察

2、和调查。三、活动内容和目标我们分别到东明县勇越纸业有限公司、巨野花冠酒厂、菏泽绿源食品有限公司、山东亿丰制袋有限公司和巨野海润新型纺织有限公司以及三条河流东鱼河、洙赵新河、万福河实地调查,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市环境问题的现状和防治措施,从而正确认识人类经济发展同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四、活动准备1.学生自愿组合,成立调查小组,民主选举组长,确定调查线路,确定访问对象。2.联系一些企业的负责人,请求配合学生的调查访问。3.搜集因企业违法排污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事例,通过真实的例子,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五、活动方法和步骤1.学习书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当今环境问题的产生

3、、现状及其危害,并了解人们为解决环境问题而采取的一般措施。2.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到东鱼河看水体污染现状,到市区看大气污染现状,到主要交通干道及建筑施工现场考察噪声污染,到垃圾转运中心观看废渣污染情况等。3.记录数据。我们重点走访市环保委、市环境检测站、排污站等单位,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市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的情况。4.谈心得体会,撰写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噪声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环境与我们等一系列文章。六、实施过程1.调查走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河流所在地进行观察并取样测数据,完成下表:地点 PH值透明度生活垃圾水生生物排污口东鱼河洙赵新河万福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确定企业进行调查,小

4、组成员合理分工合作,调查表如下:企业名称产品名称调查者联系电话邮编调查时间灌溉水源水质未监测,已监测(见附件)加工水源水质未监测,已监测(见附件)养殖水源水质未监测,已监测(见附件)地方病无有地方性甲状腺肿 克汀病 氟中毒 砷中毒砣中毒 大骨节病上风向5km范围内有无工矿企业废气污染源 有,无渔业养殖区周围1km内有无工矿企业和城镇 有,无畜禽圈养区周围1km内有无工矿企业和城镇 有,无产地周围5km内、主导风向20km内有无工矿企业废气污染源,3km范围内有无燃煤锅炉排放源 有,无产地3km范围内有无垃圾填埋场、电厂灰场 有,无是否受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污染影响 是,否是否施用下列农药和

5、化肥(需有证明材料) 是 否 有机汞 有机砷 污泥 垃圾多元肥料 大量引进的外源有机肥 稀土肥料有无土壤环境背景值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资料有(附件),无是否使用污水灌溉或进行过客土 是,否调查结论免测环境免测理由补测项目访问河流沿岸居民,询问内容各组自定,如:在50年代河流的透明度以及水中都有哪些生物?从什么时候河水开始变得混浊不清,河流的变化使沿岸居民有哪些深的感触等。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更多的环境问题,以及目前我们城市的环境状况,详细记录相关数据。2.收集整理对活动过程中的收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小报,可以分二部分:活动剪影:调查统计图表、活动的部分照片

6、。感想分析:这次实践活动的感想,对一些污染事件的看法等。3.宣传环保意识评出优秀小报,张贴在校园宣传栏中,提出倡议。当小小解说员:向家长、周围邻居介绍一些环境问题,讲解一些环保做法。七、预期达到的收获与体会1.开展地理调查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载体,学生参与地理调查实践活动,能接触到许许多多真实的、具体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意识和谐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地理素质的目的。增进了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地理调查活动绝大多数不是一个人所能承担的,而是需由多人合作的。从问题的提出、实践、解决,都要互相讨论、商榷、修正,如果抛开团结协作的精神,地理调查活动是很难开展的。为了提高问卷调查表回收率,师生需多次到社区居民家中进行采访。为了正确掌握水质、植被、土壤野外测定数据方法,促使地理调查小组的学生去查阅资料,动手动脑寻求更适当的方法,这些无疑培养了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