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4 生物与环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2399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4 生物与环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4 生物与环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4 生物与环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4 生物与环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4 生物与环境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4生物与环境1.【加试题】(2018浙江宁波十校联考,26)下图表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如果g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f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D.图中h/d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答案D据图分析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桑树总光合作用a,其中一部分能量b在桑树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能量c用于桑树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A项、B项正确;由图可知d=e+f+g+h,图中d表示被蚕同化的能量,e表示蚕通过呼

2、吸作用散失的热能,h蚕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如果g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f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C项正确;图中h/d可以表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项错误。2.如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计算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 kJ/(m2a)B.由图可知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C.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5.6%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答案D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为(14+2)103 kJ/(m2a)=

3、16103 kJ/(m2a),植食动物流向肉食动物的能量为16103 kJ/(m2a)-(4+9+0.5)103 kJ/(m2a)=2.5103 kJ/(m2a),肉食动物需要补偿输入的能量值=(2.1+5.1+0.05+0.25)103 kJ/(m2a)-2.5103 kJ/(m2a)=5103 kJ/(m2a),A正确。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在环境受到破坏时对其食物来源影响越大,B正确。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2.5103 kJ/(m2a)/16103 kJ/(m2a)15.6%;C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补偿输入的能量,

4、D错误。3.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自然生态系统(N2/N1)100%的值一般在10%左右B.若N6全部来自于N4,则蜣螂未获得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C.当某种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此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散失的热能重新用于合成有机物,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答案B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N2,N2/N1为生产者的同化量占太阳能的比例,并不是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当某种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增长速率为0,C错误;散失的热量不能被重新利用,D错误。4.(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考,29)某生态系统碳循

5、环的部分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与能量分配如表所示。营养级同化能量能量分配(单位:cal/cm2a)呼吸X分解者未利用生产者96.361.212.5293植食性动物18.812.62.129.3肉食性动物7.5/微量5请回答:(1)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看,图中还缺少等成分。(2)图中A、D、C间的“”除表示捕食关系外,还可代表能量流动和的通道。请画出上图中碳循环缺少的过程(用字母、文字和箭头表示)。(3)图中D粪便中的能量(填“能”或“不能”)传递给C。(4)表中X表示的能量去路是。根据表中数据关系分析,从第一个营养级到第二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保留一位小数)。4.答案 (1

6、)气候、能源(2)物质移动ACO2(3)不能 (4)流入下一营养级13.6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题图中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还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等成分,因此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看,上图中还缺少气候、能源等成分。(2)图中存在的食物链是AD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移动的渠道,因此题图中A、D、C间的“”除表示捕食关系外,还可代表能量流动和物质移动的通道。题图中生产者A除进行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合成为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外,还能通过细胞呼吸将CO2排放到大气中,因此图中碳循环缺少的过程ACO

7、2。(3)题图中D是初级消费者,其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A的同化量一部分,这部分能量只能流向分解者,不能传递给C次级消费者。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定时测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时,生产者和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中,除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外,还会流向分解者和下一营养级,此外还有未利用的能量,因此表中X表示的能量去路是流入下一营养级。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后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前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100%,因此根据表中数据关系分析,从第一个营养级到第二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8+12.6+2.1+29.3)(96.3+61.2+12.5+293)100%=13.6%。5.(2018浙江十校联考

8、,29)某生态系统由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不包括分解者)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相关的能量值。下图中的B表示种群乙同化的能量,其中表示能量值的多少。种群甲乙丙丁戊同化的能量(kJ)1.110821071.910991073.4106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kJ)5.61079.51063.11084.21072.2106(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物种甲和物种丁的种间关系是。(2)种群乙和种群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图中的C表示的是用于乙种群的能量,其中的能量值为。(4)图中所对应的能量值中(填“包含”或“不包含”)乙种群生物排出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5.答案

9、(1)竞争(2)17%(3)生长与繁殖1.05107(4)不包含解析分析表格:丙的能量最多,为生产者;甲、丁的能量次之,为初级消费者;乙、戊分别为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分析题图,A表示摄入的能量,B表示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食物链为:,根据食物网的组成可知物种甲和物种丁之间为竞争关系。(2)根据表格数据进行计算,种群乙和种群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种群戊的同化量种群乙的同化量100%=3.4106(2107)100%=17%。(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的C表示的是用于乙种群的自身

10、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根据提供信息已知,B表示种群乙同化的能量,为2107 kJ,则D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9.5106 kJ,因此的能量值=2107 kJ-9.5106 kJ=1.05107 kJ。(4)乙种群生物排出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不属于图中所对应的能量值。6.(2017浙江超级全能生3月联考,29)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共含有条食物链,狐处于第个营养级。枭的生活习性是昼伏夜出,这种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2)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看,该食物网还缺少等成分。(3)若该生态环境被DDT污染,会导致DDT在山狮体内积

11、累并对其造成危害,这种现象称为。(4)适当捕捉蛇,兔的数量不发生显著的变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能力。6.答案(1)12三时间(2)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分解者(3)生物放大(4)自我调节解析该生态系统共含有12条食物链,狐处于第三个营养级。枭的生活习性是昼伏夜出,这种现象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有害物质随食物链积累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是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实现的。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