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单元 隋唐时期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教案 川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89415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单元 隋唐时期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教案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单元 隋唐时期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教案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单元 隋唐时期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教案 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单元 隋唐时期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教案 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单元 隋唐时期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教案 川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单元 隋唐时期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教案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单元 隋唐时期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教案 川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2)知道科举制度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3)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2、过程与方法通过前人对大运河的不同评价,探究大运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感受到人民在劳动中体现的智慧与创造力。认同奢侈残暴、滥用民力的统治必然迅速灭亡。【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教学难点】分析、评价大

2、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在中国历史上,分立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其中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四百年,是大一统围家形成以来时间最长的分裂时期。想一想,为什么隋文节能重新实现全国统一?隋场帝时耗费数百万人力开凿的大运河在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1、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北朝末年.北周的大权落人外戚杨坚手中。教师:1、说一说杨坚建立的新王朝名字、时间、都城。学生: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南北统

3、一 教师:2、议一议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全国?学生: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向往统一。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主观条件是隋朝的强大。教师:3、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什么影响呢?学生:结束魏晋以来的分裂、对峙。开创了隋唐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师:4、议一议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开皇年间,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他改革政权机构,确立三省六部制;重视选拔人才,推行新的选官制度;废除郡一级机构,裁减冗员;修订法律,废除一些酷刑;继续推行均

4、田制,减轻赋税、摇役;倡导节俭;设置义仓,屯粮以备荒年之用。教师:5、想一想“开皇”是哪个皇帝的年号?学生:隋文帝(杨坚)年号“开皇”二、科举制度的创建教师:1、什么是科举制?学生:科举制: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考中可以做官,选官大权就控制在中央手中。教师:2、说一说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九品中正制?学生:两汉时,推荐制是选官的重要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中正”官由世族豪门把持,他们品评人才只注重门第,不看德才。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隋朝建立和统一全国后,急需大批人才。隋文帝废除弊端严重的九品中正制。教师:3、说一说科举制度

5、正式创立的标志、特征。学生:隋炀帝杨广开设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成为制度。科举制度正式创立。分科考试、择优录取,相对公平和公开是科举制度的主要特征。教师:4、议一议科举制影响?学生:这一制度的创立,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以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以考试为主。通过科举考试,一些门第不高、有真才实学的人进人各级政权担任官职。这一制度沿用1300年之久.影响探远。三、大运河的开凿教师: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是专为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吗?(从政治、经济、军事、个人方面考虑)学生: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个人目

6、的:贪恋江都美景教师:2、想一想大运河最重要的三点?大运河分为哪四段?大运河连接哪五河?学生:三点:(北)涿郡 -洛阳- (南)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从北至南)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教师:3、看看隋朝大运河的中心,以及联通的五大水系。学生:中心:洛阳;联沟通五大水系: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教师:4、如何正确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学生:进步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南北交通的便利,巩固了的国家统一;局限性: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超过了人民的承受能力。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教师:5、诗句中的“河”指什么?此河的中心在哪里?隋炀帝从洛

7、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学生:大运河;洛阳;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教师:6、“尽道隋亡为此河”,你认为这句话对不对,请说明理由学生:不对;隋亡的原因不是因为开挖大运河,而是隋炀帝的暴政最终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四、隋场帝的暴政教师:1、议一议隋炀帝的暴行?学生: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徭役繁重。营造东宫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动辄数百万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多次南下巡游,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三征辽东,兵役繁重,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教师:2、记一记隋朝的灭亡的时间学生: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死,隋朝灭亡。教师:3、全国统一后,隋文帝

8、说“方今区宇一家,烟火万里,百姓乂安,四夷宾服”。可是好景不长,这个强大的王朝和秦朝一样很快灭亡,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学生:隋朝虽然强大,但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时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劳师远征,人民无法接受,从而迅速激化了社会矛盾。隋炀帝605年即位,到611年,各地起义不断,众叛亲离,隋朝不久就随之灭亡了。教师:4、隋朝与历史上哪个朝代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你能找出几点?学生:【归纳】 秦朝。 (1)都是分裂之后完成统一。 (2)统治的时间比较短暂,二世而亡。(3)都采取了开创性的举措。课后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1)隋朝的建立及统一;(2)隋朝开通大运河及影响;(3)开创科举取

9、士制度及影响;(4)隋朝的灭亡板书设计巩固练习1、据华夏经纬网报道:2005年5月25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研讨会在杭州圆满落幕。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南端,隋朝时杭州称( ) A、涿郡 B、洛阳 C、余杭 D、临安2、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应是( )A、乘汽车 B、坐轿子 C、乘船 D、坐火车3、某游客从余杭(今杭州)出发,沿运河乘船直达洛阳。这位游客最早可能生活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4、隋朝的建立者是( ) A、隋炀帝 B、隋文帝 C、刘邦 D、秦始皇5、隋朝大运河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巩

10、固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6、隋朝建立后,重新统一全国是在(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26年7、“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隋书这段材料是对谁的评价?隋朝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6、CCABCB7、隋文帝;国家富庶,社会繁荣;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