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第三章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88462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7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频器第三章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变频器第三章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变频器第三章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变频器第三章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变频器第三章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频器第三章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频器第三章讲解(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3章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2,电机的基本调速原理: 由电机学可知,异步电动机转速公式为,(3.1),3,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同,在额定转速以下调速时,希望保持电机中每极磁通量为额定值。如果磁通下降,则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e将减小。这样,在基速以下时,无疑会失去调速系统的恒转矩机械特性。另外,随着电机的最大转矩的下降,有可能造成电机堵转。反之,如果磁通上升,又会使电机磁路饱和,励磁电流将迅速上升,导致电机铁损大量增加,造成电机铁芯严重过热,不仅会使电机输出效益大大降低,而见由于电机过热,造成电机绕组绝缘降低,严重时,有烧毁电机的危险。因此,在调速过程中不仅要改变定子供电频率,而且还要保持(控制

2、)磁通恒定。 根据保持(控制)磁通恒定的方法不同,产生了恒压频比控制方式和转差频率控制方式。,4,3.1 U/f控制方法,3.1.1 U/f控制方式的理论基础,(3.2),(3.3),5,6,3.1.2 U/f控制方式的实现,本小节主要讲解以下两个内容: 1恒压频比 控制方式及其机械特性 2基频以上变频控制方式及其机械特性,7,1恒压频比 控制方式,(3.5),(3.6),8,(3.7),9,图3.1恒压频比控制示意图,(3.8),10,11,(3.9),(3.10),(3.11),12,(3.12),(3.13),13,图3.2 电网直接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14,三相异步电动机采用恒

3、压频比控制方式的变压变频电源供电时的机械特性都有什么特点呢?,(3.14),(3.15),15,(3.16),(3.17),(3.18),16,17,图3.3 基频以下机械特性,18,2.基频以上变频控制方式及其机械特性,基频以上调速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异步电动机不允许过压,但允许有一定超速(高于额定转速)。这种情况下,应保持电压为额定电压。 第二,当异步电动机允许有一定的电压升高,即超过电机的额定电压,或者是特制的先升压后弱磁专用调速异步电动机,应采用比较准确的恒功率调速方式。,19,20,图3.4 异步电动机调速时的控制特性,21,(3.21),(3.22),22,(3.23),(3.2

4、4),23,(3.25),24,图3.5 恒功率调速的机械特性,25,1.电压源型频率开环的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电压源型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中间环节采用大电容器进行直流滤波。由于采用了PWM控制,因而使其输出电压波形接近正弦波。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由输出电压和电动机反电势之差形成,也接近正弦波。下面以一个典型的电压源型变压变频调速系统(如图3.6所示)为例来说明这类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控制环节的作用。,26,图3.6 电压源型逆变器开环调速系统,27,下面介绍该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单元,(1)转速给定积分环节(GI) 设置目的:将阶跃给定信号转变为斜坡信号,以消除阶跃给定对系统产生的过大冲击,

5、使系统中的电压、电流、频率和电机转速都能稳步上升和下降,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满足一些生产机械的工艺要求。 (2)电流实际值检测 电流实际值检测主要用于输出电压的修正和过流、过载保护。 通过检测变频器输出电流,进行过流、过载计算。当判断为过流、过载后,发生触发脉冲封锁信号触发器,停止变频器运行,确保变频器和电动机的安全。,28,29,30,31,(8)交直交电压源型逆变器的数学模型,32,图3.7 逆变器与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图,33,(3.26),(3.27),34,(3.28),注: 对于系统结构稍不相同的电压源型逆变器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可在本例的基础上,稍做修改,即可得到所需要的系统传递

6、函数与框图。,35,2.电流源型频率开环的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1)系统的基本组成。图3.8给出了一个比较典型的电流源型逆变器频率开环调速系统。由图可知,交频器有两个功率变换环节,即整流桥与逆受桥,它们分别有相应的控制回路。为了操作方便采用一个给定来控制,并通过函数发生器,使两个回路协调地工作。在电流源型逆变器频率开环调速系统中,除了设置电流调节环外,仍需设置电压闭环,以保证调压调频过程中对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要求,实现恒压频比的控制方式。,36,图3.8 电流源型逆变器的频率开环调速系统,37,电流源型变频器主电路。电流源型变频器主电路的中间直流环节采用电抗器滤波。其主电路由两个功

7、率变换环节构成,即二相桥式整流器和逆变器,它们分别有相应的控制回路,即电压控制回路及频率控制回路,分别进行调压与调频控制。 给定积分。设置目的;将阶跃给定信号转变为斜坡信号,以消除阶跃给定对系统产生的过大冲击,使系统中的电压、电流、频率和电机转速都能稳步上升和下降,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满足一些生产机械的工艺要求。,38,函数发生器。设置目的:前面讨论过,在变压变额调速系统中,即定子电压是定子频率的函数,函数发生器就是根据给定积分器输出的频率信号,产生一个对应于定子电压的给定值,实现恒压频比。 电压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电压调节器采用PID调节器,其输出作为电流调节器的给定值。 电流调节器也是采用

8、PID调节器,根据电压调节器输出的电流给定值与实际电流信号值的偏差,实时调整触发角,使实际电流跟随给定电流。,39,40,瞬态校正环节。瞬态校正环节是一个微分环节,具有超前校正作用。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在瞬态调节过程中仍使系统基本保持恒压频比的关系。,当电源电压波动而引起逆变器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时,电压闭环控制系统按电压给定值自动调节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但是在电压调节过程中逆变器输出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恒压频比的关系在瞬态过程中不能得到维持。这将导致磁场过激或欠激不断交替的情况,使得电机输出转矩大幅度波动,从而造成电动机转速波动。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加入瞬态校正环节。,41,42,图3.9 电

9、流型逆变器异步电机等值电路,43,(3.34),(3.35),44,(3.36),(3.37),(3.38),45,利用以上结果,可以画出交直交电流源型逆变器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如图3.10所示(电压、电流双闭环)。,图3.10交直交电流源型逆变器异步电动机 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46,利用此框图选择电压、电流调节器参数,并进行系统的动态分析。对于系统结构稍不相同的电流源型逆变器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可参照本例,稍作修改,仍可得出所需要的系统传递函数与框图。 恒压频比控制的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控制方式。按控制理论的观点进行分类时,恒压频比控制方式

10、属于转速(频率)开环控制系统,这种系统虽然在转速控制方面不能给出满意的控制性能,但是这种系统有着很高的性价比。因此,在以节能为目的的各种用途中和对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各种场合下得到了广泛的应有。同时还需要指出,恒压频比控制系统是最基本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性能更好的系统都是建立在这种系统的基础之上。,47,3.2 转差频率控制,定义: 转差频率控制是解决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控制的一种控制方式,是对的恒压频比控制方式的一种改进。相对于恒压频比控制方式而言,采用转差频率控制方式,有助于改善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和静、动态性能。,48,3.2.1 转差频率控制的理论基础,(3.39),49,图3.11 异

11、步电动机等值电路,(3.40),(3.41),50,(3.42),(3.43),51,(3.44),52,(3.45),(3.46),(3.47),53,54,(3.48),(3.49),55,(3.50),56,(3.51),(3.52),(3.53),(3.54),57,58,59,3.2.2 转差频率控制的系统构成,(3.55),60,1.电流源型异步电动机转差频率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构成,基本构成图3.14所示,图3.14 异步电动机转差频率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61,62,图3.15异步电动机转差频率控制启动特性,63,64,65,图3.16 再生制动,转差频率控制方式,虽然与恒压频比控

12、制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相比前进了一步,系统的动、静态特性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其基本关系式都是从稳态方程中导出的,没有考虑到电机电磁惯性的影响及在动态中磁通如何变化。所以,严格来说,动态转矩与磁通并未得到圆满的控制。,66,(3.56),(3.57),67,(3.58),(3.59),68,依据式(3.59),绘制的交直交电流源型逆变器一异步电动机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动态结构框图如图3.17所示。,图3.17 系统动态结构图,69,图3.17中,ASR、ACR分别为转速、电流调节器,可根据需要选择其类型,并可利用此框图综合ASR、ACR之参数,分析其动态过程,其方法步骤类似于直流调速系统

13、。另外,对于其他类型的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可类似建立。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由于异步电动机本身的复杂性,当推导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或所做的假定条件不同时,所得出的数学模型是不一定相同的。,70,3.3 矢量控制,矢量控制方式主要满足异步电动机高动态性能而采取的控制方式。 下面分三个方面来讲解: 1、矢量控制的理论基础 2、矢量控制的实现方法 3、矢量控制的意义,71,3.3.1 矢量控制的理论基础,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是建立在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的。数学模型的推导是一个专门性的问题,不准备具体说明,仅就矢量控制的概念做简要的说明。 由于直流电动机的动态性能好及直流电动机的磁通和电枢

14、电流独立进行控制制,是一种典型的解耦控制。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就是仿照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式,把定子电流的磁场分量和转矩分量解耦开来,分别加以控制。这种解耦,实际是把异步电动机的物理模型设法等效地变换成类似于直流电动机的模式。这种等效变换是借助于坐标变换来完成的。等效的原则是,在不同坐标系下电动机模型所产生的磁动势相同。,72,图3.18 等效的交流电动机物理模型,73,下面就介绍如何等效的,74,75,76,77,78,图3.19 矢量变换控制的构想,79,80,81,矢量控制方案,(3.60),82,图3.20 矢量控制方式,(3.61),83,84,3.3.2 矢量控制的实现方法,在本小节

15、主要讲解采用电压型PWM变频器所构成的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 下面将给出系统各运算单元的运算公式,以及讲解与此系统有关的知识点和概念。,85,图3.21 矢量控制系统原理框图(例),86,下面给出图3.21中点划线框、中的矢量变换部分的各个运算单元的运算公式。,(3.62),(3.63),87,(3.64),88,(3.65),(3.66),89,(3.67),(3.68),(3.69),(3.70),90,(3.71),(3.72),(3.73),91,(3.74),92,93,矢量控制变频器实际装置举例: 西门子公司的前期产品SMOVERTP 6SE3536(BJT)、6SC3637

16、(GT0)和目前的6SE70、6SE71(IGBT)的控制思想基本一致。其中前两种工业交频器实现的功能如下: (1)U/f频率开环控制、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和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的硬件电路实现了归一化。采用哪种控制方式,由可选的软件功能确定。 (2)用于单电动机或多电动机调速的频率开环控制,有4种U/f曲线可由软件选择。,94,(3)用于单电动机传动,且要求高动态性能时,实现矢量控制即磁场定向控制。矢量控制时以无速度传感器,也可以有速度传感器。 (4)通过自动参数设定可实现优化的起动,启动中闭环控制参数和U/f特性根据负载电动机的额定值来计算。 (5)闭环控制的自优化。它是通过一种自动检测和自动实验程序,实现对所有闭环控制器参数的自动设定。 (6)实现了变结构和自适应控制,充分体现了全数字控制的优势。,95,1.开环和闭环控制的概念,开环和闭环控制的4种不同形式及应用如表3.1。,表3.1 控制方式及应用,96,2.频率开环控制,这种情况下的结构,如图3.22所示。频率由串联在系统中的斜坡发生器给定,电压则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