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017年)高考政治 真题分单元汇编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88436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6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2017年)高考政治 真题分单元汇编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2011年-2017年)高考政治 真题分单元汇编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2011年-2017年)高考政治 真题分单元汇编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2011年-2017年)高考政治 真题分单元汇编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2011年-2017年)高考政治 真题分单元汇编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2017年)高考政治 真题分单元汇编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2017年)高考政治 真题分单元汇编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含解析)(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2017年高考题1(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1卷21).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零工社区”。各类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获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成功率。“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A. B. C. D.【答案】B【名师点睛】好多考生不敢选,因为选项和材料体现的太直接。有的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往往是一种陌生化的表

2、达。但是我们别忘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一定要因时因地制宜,一切随着时间地点条件变化而变化。只有真正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2(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1卷23).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关键是对

3、材料我们要有整体而全面的了解。说法正确,材料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了这一点;说法错误,主观的创新意识不能作为实践的出发点;说法错误,我们认识事物的顺序应该是先个别,再到一般,在回到个别,也就是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顺序;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名师点睛】哲学的方法论是启示我们怎么做,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哲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是改变世界的学说,以往的哲学往往满足于认识世界。如果改变实际,我们要侧重实践,同时我们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方法论,其实也是在强调我们的世界观一定要正确。只有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指导我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21).2016年

4、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道理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 B. C. D.【答案】B【名师点睛】认识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前面的认识往往都是错误的。如果材料中体现的是人们以前获得了正确的认识,现在又取得了一个新的正确的认识,那么这体现的不是认识的反复性,体现的应是认

5、识的不断发展。4(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3).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A.B.C.D.【答案】B【名师点睛】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

6、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5(2017年全国高考天津卷9).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以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的谈到哲学时说的话为背

7、景材料,注意关键词,“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因此他这么讲的原因主要在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其它的说法与材料不符合,因此,本题选D。【名师点睛】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6(2017年全国高考天津卷10).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

8、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C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以“中华祖神”为背景材料,从“专家依据”、“确定”、“中华祖神”,体现了这一研究成果反映的是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B的说法错在,创造一个理想事物,C的说法受自身立场的制约,D的说法错在,价值判断,与材料不符合,所以本题选A。【名师点睛】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主动性和创

9、造性。自动创造性表现在两点:第一,人们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可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第二,人们的认识不仅可以反应当前的现状还可以预测未来对未来进行判断。比如古诗“稻花香里说丰田,听取蛙声一片。”就是说诗人通过现在情景的认识和预测来年的丰收。自觉选择性是指意识对于客观世界的反应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应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主动地去反应它7(2017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7).熊猫光伏电站(图12)属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推广项目,是根据一位中学生的独特创意设计的。收个熊猫电站正在中国山西打通建设,该电站主题外观被设计成熊猫图案,由黑色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

10、白色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合而成。这启示我们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助于发现清洁能源推广的新形式青少年关心和思考现实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充分发挥能动性,能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无限自由思维创新是青少年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A. B. C. D. 【答案】A【名师点睛】创新的哲学依据1.从唯物论角度: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从认识论角度: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

11、.从辩证法角度(1)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2)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陈说,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8(2017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8).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学科技的探索不局限与地球表面,也能在太空中开展,这表明A.人类意识来源于客观对

12、象,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D.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C适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是错误的;材料并未体现系

13、统优化的方法,排除D。【名师点睛】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9(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

14、,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BCD【答案】C 【名师点睛】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不能源于“思想”“观念”“意识”等主观的东西。哲学也有正误之分,不能认为哲学都能正确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10(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5).20 世纪 80 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

15、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答案】D【解析】在科学家们设想的启发下,我国开展研究,成功发射量子通信卫星,这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项不选;“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不选;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是不正确的,C项不选;在科学家们设想的启发下,我国开展研究,成功发射了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名师点睛】要注意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有区别。认识世界是指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本质及规律,改造世界是指使客观世界本身发生了某些方面的改变。当提到“认识世界”时,客观世界没有变化,当提到“改造世界”时,客观世界有变化。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