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宝石鉴定特征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83705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5.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宝石鉴定特征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常见宝石鉴定特征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常见宝石鉴定特征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常见宝石鉴定特征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常见宝石鉴定特征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宝石鉴定特征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宝石鉴定特征教材(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祖母绿,一、祖母绿的基本性质,(一)矿物名称:绿柱石 (二)化学成分 铍铝硅酸盐,Be3Al2Si6O18,含有Cr、V等微量元素,Cr的含量一般0.31.0%左右,(三)晶系与结晶习性 六方晶系。其结构中Si6O18组成六方柱状空管,空管内可含水分子(可高达2%)和碱性离子。 空管内所含的水分子有两种形式:型水,空管内没有碱性金属离子,水分子H-O-H平行六方柱的长轴;型水,空管中有碱性金属离子,水分子中氧被碱性金属离子吸引,水分子以第二种形式排列。天然祖母绿中可同时存在型水和型水。 结晶习性:六方柱状晶体,柱面发育平行于c轴的纵纹。,祖母绿晶体,长约2.5cm,旁边乳白色的晶体为方解石,(

2、四)光学性质 1颜色 由铬致色的特征翠绿色,可略带黄或蓝色色调。 2光泽和透明度 抛光表面为玻璃光泽,断口表面为玻璃光泽至松脂光泽;透明到半透明。 3光性特征 一轴晶,负光性。,4折光率 常为1.5771.583,可低至1.565,高至1.599,随碱金属含量增加而增大。 双折射率:变化范围从0.005到0.009,是由所含的杂质,特别是其结构中Si6O18通道中水和碱性金属引起。 5多色性 蓝绿、黄绿;色散0.014,6发光性 长波紫外线下,呈无或弱绿色荧光,弱橙红至带紫的红色荧光;短波紫外线下,无荧光,少数呈红色荧光。 X荧光:很弱至弱的红色荧光,可见到短时间与体色相近的磷光。所有祖母绿在

3、X射线下均呈透明。,7查尔斯滤色镜检查 绝大多数呈红或粉红色。以往把查尔斯滤色镜下的反应作为鉴别祖母绿的主要依据,而现在已不再作为鉴别依据。 8可见光吸收谱 呈现铬的吸收谱:红区683、680nm吸收线明显,662、646nm吸收线稍弱,橙黄区630580nm间有部分吸收,蓝区478nm吸收线,紫区全吸收。,(五)祖母绿的力学性质 1解理 一组0001不完全解理;贝壳状至参差状断口 2硬度 HM=7.58 3密度 2.672.75g/cm3,通常为2.71g/cm3。祖母绿的密度大小受碱金属含量大小影响,碱金属含量越高,密度越大。,(六)祖母绿的内外部显微特征 祖母绿内部特征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4、矿物包裹体、负晶或空洞中的两相或三相包裹体、愈合或部分愈合裂隙、色带、生长纹等。,俄罗斯祖母绿中阳起石“竹节状”包裹体,50,二、祖母绿的品种,根据特殊光学效应和特殊现象,可将祖母绿分为三个品种: 1祖母绿猫眼(不常见) 2星光祖母绿(极为稀少) 3达碧兹(Trapiche):具有特殊生长特征,哥伦比亚姆佐产的达碧兹祖母绿,由六条黑臂交叉于祖母绿中心,黑臂由黑色含碳材料、钠长石、方解石及少量黄铁矿组成,10,六、祖母绿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一)浸注处理 1注无色油 2浸有色油 3树脂类充填处理 4染色处理,(二)覆膜处理 1底衬处理 2镀膜处理,碧玺,一、碧玺的基本性质,(一)矿物名称 电气石

5、(Tourmaline),宝石学名称为碧玺 (二)化学成分 (Ca,K,Na)(Al,Fe,Li,Mg,Mn)3(Al,Cr,Fe,V)6(BO3)3Si6O18(OH,F)4,是极为复杂的硼酸盐,以含B为特征。 化学成分基本上由三个端元组分构成: 锂电气石、黑电气石(Fe)、镁电气石(富Mg)。三者之间均可形成类质同象转换。含铁多的颜色深,很少达到宝石级。,(三)晶系及结晶习性 碧玺属复三方单锥晶类。晶体常呈柱状,常见晶形有三方柱、六方柱、三方单锥等,晶体两端晶面不同。柱面上纵纹发育,横断面呈球面三角形。集合体呈放射状、束状,可做为很好的观赏石。,(四)光学性质 1颜色 富铁的碧玺呈暗绿、深

6、蓝、暗褐色或黑色; 富镁的为黄色或褐色; 富锂和锰的呈玫瑰红色,也可呈淡蓝色; 富铬的呈深绿色。内部色带发育,色带可以c轴为中心由里向外形成色环,也可垂直c轴形成平行排列的色带。 碧玺的颜色可分成三个系列: 红色系列:红、紫红、玫瑰红、粉红色; 蓝色系列:蓝、蓝紫色; 绿色系列:蓝绿、黄绿、绿色。,各色电气石,2光泽及透明度 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3光性 一轴晶,负光性 4折射率和双折射率 折射率为1.6241.664(+0.011,-0.009),随成分变化而变化,当其富Fe、Mn时折射率增大。黑色电气石的折射率可高达1.6271.657。双折射率为0.018(0.0140.021

7、),最高达0.040。,5多色性 变化于中强之间,随体色而变化。红和粉红色的碧玺可有:红和黄红色多色性;绿碧玺有:蓝绿和黄绿深棕绿多色性;黄绿色碧玺可有:蓝绿和黄绿棕绿多色性。 6发光性 紫外线下一般无荧光,粉红色碧玺在长、短波紫外线下有弱红到紫色的荧光。 X射线下,只有粉红色碧玺有弱紫色荧光,其他无 7特征吸收谱 红和粉红色碧玺有一宽的吸收带,525、451和458nm的吸收线;绿色和蓝色碧玺红区普遍吸收,498nm有窄吸收带,蓝区有时可有468nm吸收线。,(五)力学性质 1解理 无,贝壳状断口 2硬度 HM=77.5 3密度 3.06(+0.20,-0.60)g/cm3,与成分有密切关系

8、,当Fe、Mn含量增加时,密度也增大。,(六)内外部特征 碧玺内含有典型的不规则线状和扁平的薄层空穴,其内常常被液体充填,还可能有少量铁质充填,部分碧玺内可见大量平行纤维状包裹体。,碧玺中的针管状包体,碧玺猫眼中的生长管,碧玺中与c轴方向平行的长管状包裹体部分管中被氧化铁充填(透射 50),碧玺猫眼,二、碧玺的品种,按颜色及特殊光学效应划分成不同品种。 按颜色分:红碧玺:粉红至红色的碧玺;绿碧玺:黄绿至深绿以及蓝绿、棕绿色的;蓝碧玺:浅蓝至深蓝色碧玺;多色碧玺。 特殊光学效应:碧玺猫眼,常见的为绿色,少数为蓝色、红色。,三、与相似宝石的鉴别,明显的二色性 刻面宝石有明显的双影 宝石的颜色不均匀

9、 由于热电性陈列品中电气石表面往往比其它宝石吸附着更多的灰尘,1、与红色碧玺相似宝石 红宝石、粉红色托帕石、红色尖晶石、 锂辉石等,红宝石,红托帕石,红尖晶石,锂辉石,红碧玺,2、与蓝色碧玺相似的宝石: 蓝宝石、蓝托帕石、海蓝宝石、堇青石等,蓝碧玺,蓝宝石,蓝托帕石,海蓝宝石,堇青石,3、与绿色碧玺相似宝石有:绿色蓝宝石、铬透辉石、祖母绿,尖晶石,一、尖晶石的基本性质,(一)矿物名称 尖晶石(Spinel) (二)化学成分 (Mg,Fe)Al2O4,其中Al3+、Cr3+、Fe3+和Mg2+、Fe2+可以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类质同象替代;Mg2+和Fe2+之间可发生完全类质同象替代。 (三)晶系及

10、结晶习性 等轴晶系,常呈八面体晶形,有时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成聚形。,(四)光学性质 1颜色 红、粉红、紫红、无色、黄色、橙色、褐色、蓝色、绿色、紫色等多种。红色含Cr3+,蓝色含Fe2+,绿色含Fe3+,含Zn2+时常呈蓝色,褐色含Cr3+、Fe3+、Fe2+。 2光泽与透明度 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3光性特征:均质体 4折射率:1.718(+0.017,-0.008)。富铬的红尖晶石可高达1.74,镁尖晶石可高达1.771.80,镁锌尖晶石在1.7251.753之间或更高。,不同颜色的尖晶石,5发光性 红色、橙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线下发弱至强红色、橙色荧光;短波下无至

11、弱,红色、橙色。 绿色尖晶石长波紫外线下无至中等,褐黄色;短波紫外线下无至弱褐黄色。 蓝绿色尖晶石长波无至极弱蓝绿色荧光,短波下无。 其它色尖晶石一般无荧光。,6可见光吸收谱 红色、粉色尖晶石是由铬致色的,其吸收光谱在黄绿区以540nm为中心有一宽带,红区有685、684nm吸收线及656nm弱吸收带。 蓝色尖晶石的致色元素为Fe,或少量Co,其主要的吸收线在蓝区,以458nm吸收带为最强,478、550、565575、590、625nm弱或极弱吸收线。 锌尖晶石的吸收谱与蓝色尖晶石的相同,只是弱些。 合成尖晶石没有458nm吸收带。,红色尖晶石的典型光谱,(五)力学性质 1解理: 不发育 2

12、硬度 摩氏硬度为8 3密度 3.60(+0.10,-0.03)g/cm3,(六)内外部显微特征 (1)固态包裹体: 尖晶石八面体单独或成行排列;八面体负晶、片状石墨、柱状磷灰石、石英、锆石等。 (2)液态包裹体: 裂隙中常见液态包裹体,可形成指纹状。 (3)生长现象:沿八面体晶面发育的生长带 (4)双晶纹:沿八面体发育的双晶纹 (七)特殊光学效应 星光效应(四射、六射):尖晶石中变色效应少见,日光下呈蓝色,白炽灯呈紫色或紫红色 变色效应:尖晶石中当含有大量的针管状包体,并有规律排列时,可产生四射星光或六射星光。,天然尖晶石中“星云状”包体,核心为具有八面体尖晶石,围绕核心呈层圈状分布的更细小的

13、液滴及尖晶石,三、与相似宝石的鉴别,与尖晶石相似的宝石主要是刚玉及石榴石。 1、尖晶石的主要鉴别特征: 原石的鉴别:晶体形态为八面体、八面体及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八面体接触双晶; 成品鉴别:RI1.712-1.730,少数红尖晶可达1.74,单折射,正交偏光下全消光,无多色性. 放大观察:八面体晶体及八面体负晶。,2、刚玉中红宝石及蓝色、橙色、橙色、绿色的蓝宝石与尖晶石外观相似。 a. 刚玉具有双折射、多色性明显 ,正交偏光下为四明四暗;尖晶石则为单折射宝石 b. 刚玉的折射率1.76-1.78 DR0.008 一轴负光性 c. 吸收光谱特征各异,特殊是红宝石中红区荧光线的位置不同及蓝区有吸收

14、线。 d. 刚玉的相对密度较大SG3.99-4.01 尖晶石SG3.60 e. 可能存在的典型包裹体特征。刚玉中可见金红石针状包体和生长色带、双晶纹等。,3、紫红色、红色的镁铝榴石、铁铝榴石外观与尖晶石相似。 a. 石榴石折射率较高,红色尖晶石RI一般小于1.730。而镁铝榴石RI值一般大于 1.740。 b. 铁铝榴石吸收光谱不同,镁铝榴石吸收谱易相混。 c. 荧光及查尔斯滤色镜下反应不同。石榴石无荧光,滤色镜下无反应。 d. 石榴石相对密度较大。 e. 典型的包裹体各异。,四、合成尖晶石及其鉴别,1焰熔法合成尖晶石 主要特征为具有高折射率值、异常双折射、内部弧形生长纹、偏光镜下栅格状的不均

15、匀异常消光现象。 2助熔剂法合成尖晶石 与天然尖晶石的区别表现在内部包裹体特征、吸收光谱、荧光特征的差异。,1焰熔法合成尖晶石的区分要点如表:,2助熔剂法合成尖晶石区分如表:,合成蓝尖晶石的典型光谱图,天然蓝尖晶石的光谱图,合成尖晶石中的内含物,天然尖晶石中的内含物,焰熔法合成尖晶石内多角状的空晶(气泡),橄榄石,一、橄榄石基本性质,(一)矿物名称 橄榄石(Peridot) (二)化学成分 (Mg,Fe)2SiO4,含微量Mn、Ni、Ca、Al、Ti等。主要是镁铁类质同象系列,按铁的含量可分成六个亚种,但可用作宝石材料的只有镁橄榄石和贵橄榄石。 (三)晶系及结晶习性 斜方晶系,完好晶形呈短柱状

16、,但完好晶形少见,大多呈粒状。,(四)光学性质 1颜色 铁致色,是一种自色矿物,颜色相对稳定。为中到深的草绿色(略带黄的绿色,称橄榄绿)。 2透明度和光泽 透明,瑕疵重时可呈半透明,玻璃光泽。 3光性 二轴晶,(+/-) 4折射率与双折射率 1.6541.690,随铁的含量增加而增大。双折射率高达0.036,可见后刻面双影。色散0.020,中等。,橄榄石的后刻面双影,用10倍放大镜观察,(四)光学性质 5多色性 较弱,深绿色品种有微弱的三色性:黄绿弱黄绿色绿色;褐色的品种可显褐淡褐深褐色。 6发光性 在长、短波紫外线下无荧光和磷光反应。 7吸收光谱 在蓝区和蓝绿区有三个等距离的铁的吸收带,分别在453、477、497nm处。,(五)力学性质 1解理 (010)解理中等,(001)不完全,性脆易碎。 2硬度 HM=6.57,随铁的含量增加而略增大。 3密度 3.28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