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妇科学培养了大批妇产科人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483623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医妇科学培养了大批妇产科人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医妇科学培养了大批妇产科人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医妇科学培养了大批妇产科人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西医妇科学培养了大批妇产科人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西医妇科学培养了大批妇产科人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医妇科学培养了大批妇产科人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医妇科学培养了大批妇产科人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简介,课 程 简 介,校内发展的历史沿革 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课程重点 课程难点及解决的方法,建国初期,传统的中医妇科人才一直依靠几千年承袭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直到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创建中医药院校,中医药人才开始进入专业教育方式的培养,我校为其中之一。 1960年1月10日我校成立为“安徽省芜湖中医学校”, 前后有了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开设中医妇科学,西医妇科学,培养了大批妇产科人才。期间由王伟俞等副教授多次参与主编中医妇科教材及练习。到本世纪初,我校独立升格为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培养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并具备专业,课 程 简 介,一、校内历史沿革

2、,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中医药人才随着学科的分化和专业计划的调整以及中西 医临床医疗格局的形成,既往教材逐渐显现出一些缺陷和弊端。为适应医学科学发展和当前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由盛红副主编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妇科教材及练习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本课程居于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类院校的相对领先地位。 于九十年代之前,我校的中医妇科与西医妇产科分为两门学科分别讲授,为培养实用性、复合型妇产科专业人才。从1995年开始,对教学计划进行改革,,课 程 简 介,一、校内历史沿革,课 程 简 介,一、校内历史沿革,由盛红等教师开始尝试将中医妇科与西医妇科合并讲授,既避

3、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缩减了整体教学课时,同时增强了教学及临床效果,使得中西医妇科知识得以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在教学及实训、实习中取得较好的改革成效 总之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运用、促进了中西医妇产科学的发展与提高,中西医结合体系在妇产科领域内有机结合,基本融会贯通成一门新的独立学科。然知识浩如烟海,需后继人的不懈努力,不断充实、发展与完善。,专业定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面向24省市招生,目前医疗专业在校人数为3000余人,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必修课和主干课程,专升本的自学考试中立为考试科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核课程。 本课程已立为校级精品课,在本校及同类专科学校中具有较高的地位

4、。,课 程 简 介,二、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课 程 简 介,二、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按照高职高专 “面向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培养掌握中西医结合实用技术的德才兼备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及临床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中西医学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熟悉、了解女性生理、病理、心理特点及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方法,并对计划生育有关技术及妇女保健知识有所了解。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妇产科临床治疗、计划生育工作及基层社区卫生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1、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本课程中“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妊娠生理

5、、妊娠诊断、孕期监护及保健、正常分娩、正常产褥、妇产科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概要、治法概要、病理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异常产褥、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月经失调、常见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不孕症”等章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重点掌握女性特殊时期的生理、病理、心理特点、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原则及常用治疗方法。,课 程 简 介,三、课程培养目标,课 程 简 介,三、课程培养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 熟悉: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妇产科特殊检查的内容及方法,熟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鉴别诊断,以及中西医相结合的优势所在。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简史、中西医结合的新进展、中西

6、医结合的发展前景。,2、能力培养目标 具有运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对临床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处理的能力;对本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检查手段及实用技术如妇科检查、产前检查等,能熟练的进行操作;对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能根据临床疾病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应用;具有在本学科继续学习深造的能力和一定的自学能力。,课 程 简 介,三、课程培养目标,3、素质教育目标 热爱妇产科事业,具有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关心患者,热情周到,高度责任感、同情心,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再学习升造的能力。,课 程

7、简 介,三、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重点:掌握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妇产科常见疾病中西医结合的诊断与治疗。 学科重点:把握中西医各自的特色。其中中医妇科治病以辨证论治为手段,采用中药内服为主,对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性的月经病、某些妇科疑难杂病、慢性生殖系统炎症及肿瘤的治疗,具有调理整体、辩证施治灵活多样、药物副作用小、治病救本的特色,故远期疗效较为理想。课程的教学中纳入和吸收较多的西医妇产科学的内容,弥补了中医妇科不能涵盖全部临床妇产科疾病的不足,增加了处理妇产科重症、急症的能力。,课 程 简 介,四、课程重点,课 程 简 介,五、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内容难点:教学内容的难点是女性神经内分泌的生理

8、功能与病理失调,妇产科危重病症、疑难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中西医结合的处理。 对此部分内容,教学中进行重点分析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妇产科操作视频图片、教学模具、图表对比等,让教学更显直观形象性,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生动;充实大量临床实例,病案讨论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认识抽象的理性知识。,课 程 简 介,五、难点及解决方法,课程的难点:本课程为中西医结合教材,因为两者理论体系不同,当同步教学时,难免引起学生的思维混乱,此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二。 对此我们将深入同学之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把中西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不断充实新内容、新观念。,课 程 简 介,四、难点及解决方法,实践的难点:妇科的见习、实习教学受临床的制约,一些实质性的操作被患者拒绝,很难顺利开展,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被限制,此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三。 对此我们尽量加强实验室模拟操作训练、多媒体课件、电视录象片观摩、病案分析与讨论来弥补,当然毕业前临床实习还是实践性教学的主要途径和办法。,谢,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