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检索精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83622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2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信息检索精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文献信息检索精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文献信息检索精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文献信息检索精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文献信息检索精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信息检索精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信息检索精要(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节大数据的4V:volume variety value velocity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指查找与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 认识各种信息源 具有查找信息的能力 能够有效地评价和使用信息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 ,信息资源、物质资源、能量资源构成现代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社会信息化的特征: 数字化、全球化、知识产权化、商务电子化 信息的属性: 1.价值性 2.可传递性 3.可存贮性 4.可加工性 5.时效性 6.共享性 7.污染性 信息的分类:1. 按照信息的性质(主体的认识层次)划分 语法信息:由于主体具有观察力,能够感知事物的运动状

2、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 语义信息:由于主体有理解力,能够领悟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逻辑含义,由此获得的信息。 语用信息:由于主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由此获得的信息。2. 根据信息工作内容分 计算机及网络建设发展信息;国际政治经济、国内政策法规、金融财政变化的社会综合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生活信息、管理信息和市场营销信息;信息工作规范、规章制度以及人才培养信息三大部分内容。3. 根据信息流通范围及公开性分 隐匿信息和显性(公开)信息 4.根据信息来源分 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5.根据信息载体分 纸质信息、实物信息和网

3、络信息 6.根据信息形式分 数值性和非数值性(文字、图形、符号、信号、声像等)信息 7.根据传递的范围分 公开信息、内部信息、机密信息知识:(一)知识的概念(Knowledge) 被理解、发现和知道的事物的总和。是信息的一部分,由信息提炼,转化而成的,经过人类认识、挑选和系统和深化了的信息。它可以是数学、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到哲学、艺术,从制造航天飞机到玩国际象棋,从社会管理到抚养孩子的所有内容。知识的属性:1 意识性:2 信息性:3 实践性:4 规律性5 继承性:6 渗透性:知识的分类:1. 按OECD划分 知道是什么(know what),事实性知识知道如何做(know how),技能性

4、知识知道为什么(know why),原理性知识知道谁有知识(know who) ,人力知识 摘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 1996年由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编写2. 按中国学者分: 事实知识(Know What)原理知识(Know Why)技能知识( know How)人力知识( Know Who)时间知识(Know When)空间知识(Know Where)数量知识(Know Quantity) 知识6W1Q 3. 按知识形态分: 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又称为编码型知识(codified knowledge),是指能够用严格的数据、科学公式、公理、文字等符号

5、表达出来,易于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知识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是高度个性化的,难以格式化的知识,它植根于个人的经验,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用文字难以尽述,或即使详尽描述,他人也不可能全部理解掌握的知识情报: (一)情报的概念: 英国情报学家B.C布鲁克斯认为:情报是使人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一小部分知识。 前苏联情报学家米哈依洛夫认为:情报作为存贮、传递和转换的对象的知识。我国著名情报学家钱学森认为:“情报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或者说,情报是激活了的,活化了的知识。” 情报在汉语中是外来语,我国情报界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情报是运动着的知识;情报是指含有最新知识

6、的信息。(二)情报的属性 1.情报知识性:经过传递的有用知识,按广义的说法, 就是人们所需要的情报。 因此,情报的本质是知识。没有一定的知识内容,就不能成为情报。知识性是情报最主要的属性。 2.传递性:知识之成为情报,还必须经过传递,知识若不进行传递交流、供人们利用,就不能构成情报。 3.效用性:增进知识,改变知识结构等文献(一)文献的概念: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篇中。宋代朱熹注释为:“文,典籍也;献,贤也。” “文献”包括历代的历史文件和贤者的两个方面。 后来,“文献”的内容发生变化,一般泛指具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和图书(辞海)。 目前,“文献”一词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录学研究

7、领域,并出现了“文献学”专门学科。 文献的三个要素: 知识:构成了文献的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外部形态,如甲骨、金石、竹木、锦帛、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网络。记录方式:用以保存和传递知识的记录方式,构成文献的技术手段。 现今的“文献”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记录有知识;(2)存储在载体上;(3)有记录手段;(4)能够传播(5)适于保存。 文献的属性: 1、知识性:2、传递性:3、动态性: 综上所述,信息、知识、情报、文献四者的关系可归结为: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本质都是信息,都属于信息的一部分。信息是生产知识的原料;知识是被人类系统化后的信息;情报是特定的信息,是激活了、活化了的知识;

8、文献是存储、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文献的特点: 1.数量庞大: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就多达80 万种;中国在线数据库总量达到169 867 。2.发表分散、内容重复,各学科内容相互渗透:3.类型繁多,迅速向电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4.文献信息更新周期缩短,更新速度快: 据统计,文献失效的年限大致为:图书10-20年,科技报告1年,学位论文5-7年,期刊3-5年。文献的类型:按记录方式分为: .手写型文献.印刷型文献(书本型、纸介型).缩微型文献.声像型文献 .电子型文献6.多媒体信息按文献加工层次:一次文献(原始文献,如学位论文,期刊等),二次文献(检索工具),三次文献(工具书,如百科全书

9、,词典,手册)。按出版形式: .图书 (book)(图书内容比较成熟、全面).期刊 (serials, periodicals)(核心期刊的认定: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科技报告(Technical report).会议文献( conference paper).标准文献(standard).专利文献(Patent Document).学位论文(thesis, dissertation).政府出版物(government document).产品资料(product literature).技术档案(technical records)单字码名称单字码名称B档案C会议录D学位论文G汇编

10、(含论文集等)J期刊K参考工具(含年鉴,手册,字典等)M专著(含教材等)N报纸P专利文献R科技报告(含技术,调查,考察等)S技术标准(含规范,法规等)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比如:杂志1996年的影响因子计算方法: 1995年共出版文献1037篇,1994年共发表文章1054篇. 1995年的文章在1996年被引用24189次, 1994年的文章在1996年被引用25170次, 1996年的影响因子= 24189 +25170 /1037+1054=23.605中文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文社会科学期刊引证报告可以查中文刊物的影响因子。

11、被SCI收录的刊物影响因子可以检索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 美国政府四大报告:AD(Accession Document)报告,美国国防部的科技报告,内容涉及与国防有关的各个领域;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报告,美国国家航天局的科技报告,内容侧重航空与空间技术领域;DOE(Department of Energy)报告,美国能源部的科技报告,内容包括能源保护、矿物燃料、化学化工、风能、核能、太阳能与地热、环境与安全、地球科学等;PB(Publication Board)报告,美国政府其他

12、部门的科技报告,报告美国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成果,内容广泛,侧重民用工程,如土木建筑、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生物医学等方面。 信息资源(一)信息资源的概念: 狭义的,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数据资源,或指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 广义的,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既包含了信息本身,也包括了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通俗地理解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经过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可供利用的信息集合。信息资源的类型: 1. 从开发程度划分为:潜在的信息资源和现实的信息资源 2.从表述方式为: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

13、源、文献信息资源和实物信息资源。( 主要学会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信息资源的分布: 传统的信息资源中心图书馆:(图书馆馆藏目录;图书馆馆藏的纸版、缩微、电子、声像资源;图书馆网络电子资源 )Web网上庞大的与日俱增的非结构化信息:(图书类;期刊等) 图书馆资源与WEB信息资源特点: 图书馆资源的特点:经过挑选:正式出版信息,采购人员选择性购买。免费或低费使用信息资源;有序化稳定性和持久性;随时提供馆员帮助 Web信息资源的特点:信息量大,品种多样速度快、检索方便、非结构化、不持久性、信息的真实性、不系统、不免费第二节 检索工具及检索途径 一、检索工具的概念 :是报导、存贮(累积)和查找信

14、息线索的工具,它是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按一定体系和方法编排,提供一定的检索途径的二次文献。 2、 检索工具的职能 1 存贮职能:管理文献,使大量毫无规律、分散的一次文献成为有序的集合体(文献库)。即把所有有关文献的外部特征记录下来,并按规定的格式把这些特征组成一条条文献线索,然后选择某一特征项(例如著者、分类号、主题词等)等作为标识,将这些线索有系统地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 检索职能:即利用检索工具检索文献。3 报道和浏览职能:检索工具以简洁的文字报道大量的文献,并能揭示文献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使人们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了解到某一时间、某一专业学科发展的水平、成就,从而分析该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 检索工具的类型(一)按检索手段划分为手工检索工具和机械检索工具 (二)按出版形式划分书本式、卡片式、缩微式和计算机可读目录四种(三)按收录范围划分综合性检索工具、专业性检索工具和单一性检索工具三种。(4) 按著录方式划分 检索工具可以分为目录、题录、索引和文摘、全文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六种。1.目录:也被称为书目,也是最早的一种检索工具,是图书、期刊或其他出版物外表特征的揭示和报道,它以完整的单位出版物为著录的基本单位。目录的著录款目大体包括题名、著者、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