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无为县秦刘路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评报告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11482795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8.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无为县秦刘路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无为县秦刘路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无为县秦刘路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无为县秦刘路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无为县秦刘路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无为县秦刘路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无为县秦刘路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评报告(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项目名称: 无为县秦刘路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单位: 无为县石涧镇人民政府编制日期:2017年6月编制单位:巢湖中环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的名称,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

2、护目标、性质、规模和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无为县秦刘路建设工程(二期)项目2017.6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无为县秦刘路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单位无为县石涧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蒋光磊联系人潘君秋通讯地址无为县石涧镇人民政府联系电话15056258566传真邮政编码238300建设地点无为县石

3、涧镇太平村、园艺场立项审批部门无为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无发改许可2017148号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E4819)其他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占地面积21800m2建筑面积绿化面积总投资(万元)2600.4环保投资(万元)1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8评价经费预计投产日期2018年9月1.项目背景及任务由来无为县石涧镇人民政府投资2600.4万元,在无为县石涧镇太平村、园艺场划拨地32.07亩,扩建“无为县秦刘路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将原有道路两侧各拓宽7m,新建道路交叉口6处;排水边沟1260m,坡度1,下底宽0.8m,上口宽5.6m,坡比1:2,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

4、,完成其他辅助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后为总长1.76km,宽为38m的道路。无为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7年6月13日以“关于同意无为县秦刘路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建设的批复”(发改许可2017148号)对本项目进行备案。本项目属于其他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E4819),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类。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将有污水、固体废物、噪声等污染物的产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

5、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中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做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污染,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无为县石涧镇人民政府于2017年6月19日委托巢湖中环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进行该建设项目的环评工作。我单位在接到委托后,按项目特点与专业要求,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针对本项目可能涉及的污染问题,从工程角度和环境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中的污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尤其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正负影响和效益进行了客观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该环境影响报告表,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2.建设项目概

6、况2.1项目建设概况项目名称:无为县秦刘路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将原有道路两侧各拓宽7m,新建道路交叉口6处;排水边沟1260m,坡度1,下底宽0.8m,上口宽5.6m,坡比1:2,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完成其他辅助工程建设。建设单位:无为县石涧镇人民政府;项目性质:改扩建;投资总额:2600.4万元;建设地点:“无为县秦刘路建设工程(二期)项目”位于无为县石涧镇太平村、园艺场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周边环境:拟建项目位于无为县石涧镇太平村、园艺场。拟建道路南侧距离道路中心线约130m处为文家村居民点,拟建道路南侧距离道路中心线约170m处为汪家村居民点,项目

7、区北侧距离道路中心线约40m处为峡山埠居民点,具体情况详见附图2(项目与外环境关系图);占地面积:21800m22.2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将原有道路两侧各拓宽7m,新建道路交叉口6处;排水边沟1260m,坡度1,下底宽0.8m,上口宽5.6m,坡比1:2,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完成其他辅助工程建设,(“无为县秦刘路工程建设项目”起于S208省道(起点地理坐标为:北纬31 27 38.45,东经117 53 52.08),终于经四路(终点地理坐标为:北纬31 2743.56,东经117 5352.08)。表1 建设项目主体、辅助及公用工程组成一览表项目名称项目内容内容及规模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施工期运

8、营期主体工程道路交叉口建设混凝土沥青道路交叉口6处,其中包括秦刘路与S208省道交叉口、秦刘路与主干路交叉口(中心大道)、秦刘路与次干道交叉口(经一路)、秦刘路与支路交叉口(纬二路、经三路、经二路)扬尘、噪声、生活污水、固废废气噪声排水边沟1260m,坡度1,下底宽0.8m,上口宽5.6m,坡比1:2公用工程给水已建项目绿化用水来石涧镇自来水厂供给排水雨污分流制,雨水排入区内雨水管网;污水排入污水管网亮化项目新增路灯24柱,年耗电量1.52万kWh,接入石涧镇供电管网绿化项目新增绿化面积约为1200m2环保工程废水施工期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用于农田灌溉废气主要为道路施工扬尘和汽车尾气,主要采取

9、措施为保证道路路面的平整和畅通,减少汽车怠速状态,道路两侧增加绿化等噪声施工期机械噪声、营运期交通噪声固废施工期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处置;2.3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位于无为县石涧镇太平村、园艺场,起于S208省道,终于经四路,新建道路交叉口6处;排水边沟1260m,坡度1,下底宽0.8m,上口宽5.6m,坡比1:2,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完成其他辅助工程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有:1、建设混凝土沥青道路交叉口6处,其中包括秦刘路与S208省道交叉口、秦刘路与主干路交叉口(中心大道)、秦刘路与次干道交叉口(经一路)、秦刘路与支路交叉口(纬二路、经三路、经二路),交叉口需根据我国现有国家行业标准

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进行建设;2、排水边沟1260m,坡度1,下底宽0.8m,上口宽5.6m,坡比1:2;3、压实回填土,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4、新建道路两侧自行车道、人行道;5、完善排水、排污管道系统;6、新建道路绿化景观;7、新建道路照明系统;2.4工程方案根据无为县秦刘路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总投资为2600.4万元,建设方案如下:1、 交叉口设计方案(1)秦刘路与 S208 省道交叉口S208 为现状省道,道路红线宽 13.5 米,双向二车道。由于该交 口为“T”型交口,秦刘路方向不再拓宽,秦刘路交口达到“两进两 出”,S208 省道进口道均在

11、东侧拓宽一个车道,交口为“两进一出” 的交通组织方式。交叉口面积为 790 平方米。(2)秦刘路与主干路交叉口(中心大道)中心大道规划为城市主干路,道路红线宽 24 米,双向四车道。中心大道方向通过外拓红线方式进行交口渠化,交口为“三进两出”。 同时秦刘路方向也通过外拓红线方式进行交口渠化,交口为“三进两 出”的交通组织方式。交叉口面积为 2220 平方米。(3)秦刘路与次干路交叉口(经一路)经一路规划为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宽 18 米,双向两车道。经一路方向通过外拓红线方式进行交口渠化,交口为“两进一出”。同 时秦刘路方向也通过外拓红线方式进行交口渠化,交口为“三进两出” 的交通组织方式。交

12、叉口面积为 1400 平方米。(4)秦刘路与支路交叉口(纬二路、经三路、经二路)纬二路、经三路、经二路规划为支路,道路红线宽 18 米,双向两车道。由于该交口为“T”型交口,纬二路、经三路、经二路同秦 刘路方向均不再拓宽,秦刘路交口为“两进两出”,经三路交口为“一进一出”的交通组织方式。交叉口面积均为 360 平方米。2、排水沟渠根据场地具体情况,道路排水方式采用暗管和明沟相结合的排水方式。由于秦刘路暗管已在一期工程完成,因此该项目仅建设排水沟渠。(1)排水沟渠布置在场地地势较低处、档土墙墙趾、边坡坡底、公路型道路两侧下沉式地形边缘、面向建筑物的道路为下坡式道路的适当位置。(2)场地的排水沟渠

13、采用矩形或梯形断面。(3)沟渠起点的深度不宜小于0.2m,矩形沟渠的沟底宽度不应小于0.4m,梯形沟渠的沟底不应小于0.3m。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本工程砂浆采用预拌砂浆。砌体质量控制等级 B 级。浆砌碎石约 7182 立方米。(4)排水边沟1260m,沟渠的纵坡1,下底宽0.8m,上口宽5.6m,坡比1:2。(5)按流量计算的沟渠,沟顶应高于计算水位的0.2m以上。(6)由于秦刘路南,北两侧地块自然高差较大,考虑到北侧雨水汇流时间较短以及近远期结合,需在道路北侧设计一道临时排水边沟。图1:沟渠平面布置简图3、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平面按规划线路走向及平面线型标准的要求布置,道路全线均设无障碍,

14、路线原则上尽量少开断口,以保证道路的行车速度及通行能力,避免 或减少 交通事 故;均匀地按等距离设置断口,布局整齐,有助于美化道路,便于绿化;车辆 进出较 多的单 位,可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断开,断口长度为 6m。4、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主要根据规划路网控制标高、现有道路标高两侧建成区地平标高现状自然地面及地下水位标高城市防洪标高桥梁控制标高通航要求及相交道路等控制性标高来确定。5、道路横断面设计路拓宽规划红线宽 38m,按城市主干道技术标准建设,道路路 幅分配为两幅路断面,路幅分配为人行道 3.5m2+3.0m 分隔带+机动 车道 14.0m2 断面形式如下:图2 道路横断面设计图

15、6、道路交叉口设计道路交叉口采用平面交叉,干路之间采用信号灯控制组织交通,对部分交通量大、交通拥挤的交叉口进行扩大处理,渠化交通,提高交口通行能力。7、道路路基设计土基回弹模量要求:主干道:25Mpa30MPa;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 )要求主干道:不小于 96%。8、路面结构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机动车道:(1)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3()(SBS改性剂34)粘层;(2)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粘层下封层、聚酯玻纤格栅、透层;(3)34cm厚5.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98,抗压强度3.04.0MPa);(4)20cm厚3.0%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压实度97,抗压强度2.5M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