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14年度工作情况 汇报.docx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1482767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2014年度工作情况 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乡镇2014年度工作情况 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乡镇2014年度工作情况 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乡镇2014年度工作情况 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乡镇2014年度工作情况 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2014年度工作情况 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2014年度工作情况 汇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乡镇工作情况汇报第二篇:乡镇基本情况及当前工作汇报第三篇:乡镇基本工作情况汇报第四篇:乡镇2014年度工作情况汇报第五篇:乡镇工作情况汇报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乡镇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年我们*镇根据实际,加压奋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经济发展,社会事业都取得可喜变化,尤其试验区建设、六城联创、招商引资等工作都取得较大成绩,成为提升*实力,展示*魅力的窗口,现就具体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试验区建设工作。我们主要是在前期土地流转的基础上,以合作社为龙头,注重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试

2、验区建设工作亮点。主要是以*村大旺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探索以种植脱毒红薯、淀粉加工、粉丝加工、肉牛养殖、新能源开发利用为产业链条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今年双庙这片种植脱毒红薯*亩,现红薯已获收成,亩产达到18000斤,按0.5%亩计算,直接产值达800万元。同时投资160万元建设占地15亩,淀粉加工厂,已于10月18日投产,年加工能力可达2014万公斤。再利用生产淀粉的红薯秧饲养肉牛,利用红薯渣养猪,目前养牛厂已建成,首批30头肉牛已定购,与*养猪专业合作社已达成协议,共同兴建年出栏1000头成品猪的养猪场。通过专业合作社运营,土地效益明显提升,同时有效解决留守劳动就业问题,切实增加农民收

3、入。目前大旺合作社已支付劳动力报酬126万元,合作社成员从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转变到种植附加值高的红薯,平均每亩增加1500元,合作社社员人均增加收入4000元以上,带动致富效应凸显。我们把双庙村成功模式向全乡推广,目前红石、张店等村已经行动起来,进行规模化动作。我们试验区建设另外一个亮点是*村花卉种植,以外出创业返乡人士*成立的*花园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花卉产业发展迅速,目前花卉种植达2500亩,产品远销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花卉品牌迅速提升。同时我们积极做好新农保、人才建设等试验建设方面工作,目前新农保工作已进入最后档案资料整理阶段,可以在现实的时间完成任务。 二、招商引资工作。我

4、们紧紧围绕增强发展后劲和主力,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今年我们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积蓄镇域经济发展的推手,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改进招商方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着。特别是*电子工程项目,招商引资合同签订,投资达1.5亿元,该公司是专业生产三星、lg等电子周边连接线、耳机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已准备开工建设厂房,其中*耳机产量占全球60%,现已准备开工建设厂房,占地50亩,建成投产后产值可达3.6亿元,对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大作用。 三、六城联创工作。由于我们中心集镇基础设施较差,人流、车流量大,管理难度较大,今年加强机制建设,注重经常化管

5、理,建立长效机保洁队伍,加大投入,取得一定成绩,投资30多万,补栽绿化苗木2100株,补栽死损树苗120棵,修复损缺路灯10盏,新置补损垃圾箱20个,调换水井盖和下水盖板30多处,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投入110万元完成1公里的*路、*路的铺油工作。 四、*新区建设。今年我们在前期规划建设的基础上,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镇继续加大*镇建设开发力度,全力提升集镇品位,展示*新形象。目前*路、*路、富民路已全部建成,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将于*电子工业园连为一体,*镇功能得到大幅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辐射效应明显。 总之,今年以来,我们以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用心做事,一心想发

6、展,脚踏实地实干,努力改善xx形象,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还有一些缺憾,以后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创新抓改革,在试验区建设多出亮点和精品。以*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和示范带动,在全镇推广*模式,争取把*打造成生态农业发展产业示范镇。二、突出环境抓招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完善招商思路,创新招商办法,立足优势资源、兑现承诺的优惠政策,对已落实户的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同时围绕试验区建设,围绕*镇建设,围绕城乡一体化,围绕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更优美(版权归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的环境,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确保2014年有一个800万以上项目落地。 三、突出区位抓好

7、*镇建设。把*镇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起来,抓住县城向东规划发展的机遇,克服困难强化执行,进一步拉开*镇框架,改变*镇面貌,完善*镇功能。同时做好新农村规划点建设工作,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 四、突出品位抓六城联创工作,切实提高*镇建设和管理水平。着力完善*镇功能,规范*镇管理,采取市场化模式,改革街区卫生保洁管理体制,交通秩序管理体制,农贸市场经营管理体制,彰显*魅力,争取六城联创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第二篇:乡镇基本情况及当前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乡镇基本情况及当前汇报 乡镇基本情况及当前汇报 一、基本镇情 (一)总体概况:镇是*,东邻*,西邻*,北傍*,南与*相接,是个城郊型大镇,因集

8、距*而得名。该镇历史悠久,是道教著名学者“希夷先生”陈抟的故里,华佗“五禽戏”在这里发扬光大。该镇是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省发展改革试点镇、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区“二三四”发展战略重点镇。 (二)、区位、交通、土壤、气候、水系情况:镇毗邻市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g311、g105纵横全镇。全镇国土面积114.8平方公里,耕地10.7万亩,辖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沙质或沙淤两合土质,适宜多种作物生长。该镇地处暖温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带,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均降水量821.3mm,雨热同季,有利夏季作物生长。辖区内主要河流有涡河、赵王河、急三

9、道河和宋汤河,水系流向为由西向东,由南向北。人工河有东风沟、杨建沟、新建沟、广连沟等,与主要河流相连,基本做到旱能浇、涝能排。该镇林木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22,生态环境优美。 (三)、人口、行政区划情况:镇辖44个村,217个自然村,1.7万户,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650人,回族人口4214人。 (四)、党员干部队伍情况:现有行政编制干部37人,其中党政领导班子成员11人,直属事业单位6个,编制人员41人;基层党组织77个,其中基层党委1个,党总支2个,村支部44个,企业支部8个,机关事业单位支部12个,学校支部10个,共有党员1486名,其中女党员180人,少数民族党员90人。 (

10、五)、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14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3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0.58亿元,二产增加值1.25亿元,出口收入450万美元(含间接出口),财政收入13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60元。连续两年经济运行综合考评列谯城区各镇乡第一名。2014年上半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58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工业增加值1.03亿元,同比增长40,工业增加值占地方gdp比重提高到64,财政收入765.5万元,同比增长252.62,占重点镇全部财政收入的34.9。 (六)、教育文化卫生情况:辖区内有高校两所,亳州电大、亳州职业技术学校;有公立中学5所:孙口、十二里、候桥、羊庙,小学27所;有亳州

11、最大的民办教育机构皖博学校(设有幼儿园、初中、高中)、思达电脑学校和东升武校;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44个;投资60多万元,建筑面积1115m2的卫生院综合楼正在兴建,群众文体活动普遍开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一)、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粮食、蔬菜、瓜果价格走低与农业生产资料上涨压力很大,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市场化程度低,农业内部结构亟待优化,种植业比重太大,林业、畜牧水产业比重小。 (二)、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水平低。相比较而言,我镇工业经济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仔细分析,仍然缺乏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12、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缺乏知名品牌、缺乏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即使是济人、协和成这样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仍需提升经济总量,加速工业化进程。 (三)工业园区功能需进一步完善。园区的平台载体作用发挥不够,项目少、企业少、规模小、发展环境不够优化;项目征地难、落地难、启动难的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很难解决(如土地补偿金标准、养老保险、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 (四)基层干部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与奋力崛起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政府职能转变不够,服务能力不强,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效能建设有待加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与企业做大做强做活有一定的差距。全民创业的环境不优

13、、激情不高、思想陈旧、观念保守、小民意识强。创业主体发展、创新、开拓、冒险的愿望不强。鼓励外来投资的人文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五)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物流、商贸、信息服务等发展迟缓。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三、发展的优势潜力分析: (一)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东邻亳州新城,西邻河南鹿邑,北傍涡河水道,是个城郊型乡镇,京九铁路、中心汽车站由芍花路、光明路与工业园区相连接,g311、g105纵横全镇,区乡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二)资源丰富,环境优美:镇是亳州传统的中药材种植区,群众种植白芍、牡丹、桔梗、菊花等地产优质药材,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全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雨量适中,现种植中药材2.5万亩,

14、粮食作物6万亩,棉花3000亩,蔬菜2014亩。全镇林木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2,是全国林业生产先进单位,生态环境优美。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 (三)基础较好,政策优惠: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镇已形成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形成a、b两个工业园区,城郊也形成了城市功能辐射区,现有企业6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2家(镇属企业9家),通过gmp认证的涉药企业11家。投资300万元完善的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做到了“五通一平”,工业经济初具规模,中药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全民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商业意识较为强烈,全镇上下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加快发展、奋力崛起”已成为共识,整体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作为省

15、级发展改革试点镇、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政策较为优惠,利用涡河治理契机,发展涡河生态文化经济带正当其时。 四、十一五规划情况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认真实施市“1468”工程、区“二三四”发展战略措施,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工业化,提高城镇化水平,努力打造涡河生态经济文化带上的明星镇,现代中药制造基地。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广播、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倾力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型强镇。 (二)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环境三大优势、打造四大基地:现代中药制造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基地、生态观光旅游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提升和改造一产、主攻和强化二产、活跃三产。 (三)发展目标:到2014年地方生产总值10.7亿元,出口收入2.18亿元人民币,实现财政收入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把建成工业经济的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