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及法规.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82645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用电及法规.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安全用电及法规.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安全用电及法规.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安全用电及法规.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安全用电及法规.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用电及法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用电及法规.(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法规 用电安全培训,1.安全生产法规体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用电安全,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安全生产法律效力层级示意图,中化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化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化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化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气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198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 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 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LD28-9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 (通用要求 ) 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管

2、理办法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电网运行规则(试行)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机械工业部) 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电子工业部),用电安全知识,没打雷用手机也会死人?,用电安全知识,珍 爱 生 命 关 注 安 全,一、交流电的常识 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三、防止触电的基本措施 四、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五、电器火灾的防止 六、静电、雷电、电磁危害 的防护措施 七、电气作业管理措施 八、预防家庭触电事故六法 九、正确处置触电人员,一、交流电的常识,在低压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 制,有A、B、C三相(火线) ,和中性线(零线) N。 照明和一般居民用电为单相电“一火一零”。,

3、交流电的供电模式,1,我国生产、配送的三相交流电是由三个频率(50Hz)相同、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角的交流电组成的电力系统。 任何两根相线(火线)间电压为380V(伏) ,任何一根相线(火线)与中性线(零线)间的电压都是220V(伏)。,一、交流电的常识,交流电的电压,2,三个相线(A、B、C)、中性线(N线),以及保护地线(PE线)。,一、交流电的常识,三相五线制,3,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 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二、电流对人体的

4、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总体要求: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1、不得随便乱动或私自修理电气设备。 2、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扭开关、插座、插头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 3、不得用铜丝等代替保险丝,并保持闸刀开关、磁力开关等盖面完

5、整,以防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 4、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零装置,保证连接牢固。 5、在移动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保护好导线,以免磨损或拉断。,三、防止触电的基本措施,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1,最常见的安全措施绝缘,四、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就是屏蔽保护 即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主要用于电气设备不便 于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 全的场合

6、。,四、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2,最常见的安全措施屏护,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备和设施之 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 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 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安全距离的大 小决定于电压高低、设备类型和其安装方式等因素。 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四、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3,最常见的安全措施间距,把正常情况不带电的 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 用金属导线与大地直接连 接起来。,四、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4,保护接地,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应当注意的是,在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

7、统中,通常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同时接地、接零,这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保护措施,但还应该注意,零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四、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5,保护接零,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 身和设备的安全,应尽量装设 漏电流动作保护器。它可以在 设备及线路漏电时,自动切断 电源,起到保护作用。,四、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6,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原理:正常时流入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与流回的相等,信号为零。负荷侧一旦有漏电,流回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将小于流入的电流,此时产生信号,动作跳闸。,零序电流互感器,正常用电,漏电动作跳闸,漏电保护器不能保护,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因此,

8、可以把可 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内,在这种电压下,通过 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这一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 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 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 或24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湿润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使 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安全电压;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 6V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大小为不高于36V的电压。 我国规定工频电压等级为42伏,36伏,24伏,12伏和6伏。,四、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7,采用安全电压,加强绝缘就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另加总体绝缘,即保护绝缘体以防止通常绝缘损坏后的触电。,四、防止触电的技

9、术措施,8,加强绝缘,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五、电器火灾的防止,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 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在潮湿和多 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 须采用防爆式。 防止电气火灾,还要注意线路电器负荷不能过高,注意 电器设备安装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电气设备运 行状态是否异常

10、,注意防潮等。 发生电气火灾后,可选用干粉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 1211灭火器或沙土等灭火。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五、电器火灾的防止,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多种原因都可以产生静电,由 于静电电压很高,又易发生静电火花,所以特别容易在 易燃易爆场所中引起火灾和爆炸。 静电防护一般采用静电接地,增加空气的湿度,在 物料内加入抗静电剂,使用静电中和器和工艺上采用导 电性能较好的材料,降低摩擦、流速、惰性气体保护等 方法来消除或减少静电产生。,1,静电的防护,六、静电、雷电、电磁危害 的防护措施,普通建筑物雷电的防护的防护 一般采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 避雷带等装置将雷电直接导入大地。 避雷

11、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配 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避雷线 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避雷网和 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避雷 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2,雷电的防护,六、静电、雷电、电磁危害 的防护措施,电磁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电磁屏 蔽装置。高频电磁屏蔽装置可由铜、铝 或钢制成。金属或金属网可有效地消除 电磁场的能量,因此可以用屏蔽室、屏 蔽服等方式来防护。屏蔽装置应有良好 的接地装置,以提高屏蔽效果。,六、静电、雷电、电磁危害 的防护措施,3,电磁波危害的防护,七、电气作业管理措施,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核发的特种作

12、业操作证后,才能独立作业。 电工作业人员要遵守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坚持维护检修制度,特别是高压检修工作的安全,必须坚持工作票、工作监护等工作制度。,职业资格证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频发,是国家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的学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6号令明确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国家实行持证上岗的就业制度。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复杂以及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安全和消费者利益工种(职业)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频发,特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发证。有效期6年,2年一复审复。特种

13、作业操作证是国家为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操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基本依据。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职业资格证书和特种作业证的区别,空调机等大容量 电器应铺设专用 的线路和熔断器 或空气开关,八、预防家庭触电事故六法,使用电熨斗、电 吹风、电炊具等 家用电器时,人 不要离开。,八、预防家庭触电事故六法,电加热设备不 能烧烤衣物,八、预防家庭触电事故六法,安装修理电气线路 或电器用具要找电 工,不要私自乱拉、 乱接电线,八、预防家庭触电事故六法,搬

14、动家用电器时, 应先切断电源,八、预防家庭触电事故六法,洗衣机等家用电 器的金属外壳要 有可靠接地,八、预防家庭触电事故六法,九、正确处置触电人员,不正确处置触电人员的后果,九、正确处置触电人员,如果开关或插头 在附近,应立即 拉闸刀开关或拨 去电源插头,不 能直接拉触电者,九、正确处置触电人员,或用竹竿、木棒 等绝缘物挑开电 线,也可戴上绝 缘手套或用干燥 的衣物包在手上, 再使触电者脱离 带电体,九、正确处置触电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 或干燥的木板上, 使触电者脱离带 电体(此时尽量用 一只手进行操作),九、正确处置触电人员,可直接抓住触电 者干燥而不贴身 的衣服拖离带电 体,但要注意此 时不能碰到金属 物体和触电者裸 露的身躯,九、正确处置触电人员,一面抢救一面打电话叫 急救车触电者神志不清, 但呼吸、心跳正常的, 可就地舒适平卧,保持 空气畅通,解开衣领以 利呼吸,天冷要注意保 暖,间隔5秒钟轻呼伤员 或轻拍肩部(但禁止摇 晃头部),九、正确处置触电人员,若触电者呼吸困难 或心跳失常,应迅 速进行人工呼吸或 胸外心脏挤压术。 同时尽快送医院, 途中也应继续抢救,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