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研究与撰写思路与方法孙光荣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481627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案研究与撰写思路与方法孙光荣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医案研究与撰写思路与方法孙光荣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医案研究与撰写思路与方法孙光荣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医案研究与撰写思路与方法孙光荣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医案研究与撰写思路与方法孙光荣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案研究与撰写思路与方法孙光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案研究与撰写思路与方法孙光荣(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案研究与撰写的思路与方法 孙 光 荣 二O一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哈尔滨,第一部分 医 案 概 说,一代又一 代中医,读书、临证、 传承实践,不断继承、不断发展,不 断实践、不断创新的结晶,是指导后继者 的临证范本,医案,医案是临 证范本,萌芽很早,覆盖广阔,传承久远,医案特点,医案,是中医记录、解析个案的诊疗全过程的叙议结合的传统临证文本 。,1 基本概念 1 .1定义,明 孙一奎:医案者何?盖诊治有成效,剂有成法,固记之于册,俾人人可据而用之。 赵守真:医案,乃临床经验之记实,非借以逞才华尚浮夸。盖病情变化,隐微曲折,古今医家论医案,错综复杂,全资医者慎思、明辨、审问之精祥,曲体其情,洞悉

2、病服何药而剧,更何药而轻,终以何方而获安全,叙之方案,揆合法度。俾读之者俨然身临其境,可以启灵机、资参证,融化以为己用。(临证实验录),古今医家论医案,医案,医案的格式,医案 之作,医案 之学,古代医案 格式示例,清喻昌 寓意 草 “议病式”,1.2 沿革,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收录现存的1949年以前的医案著作有612种。 历代医案一般可分为三大类:,汇编类:如明江瓘著名医类案,清俞震(东扶)古今医案按 合刊类:如清柳宝治选评柳选四家医案 独著类:如明孙一奎赤水玄珠医案,2 医案的地位与作用 2.1医案的地位,医案,是中医临证医学继承创新的基石与源泉 。,医案是检验、比较各中医名家中医临证经验

3、和临证思辨特点的原始依据。,医案是学习各中医名家中医临证经验和临证思辨特点的范本。,医案是研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重要信息源。,2.2医案的作用,医案,可用于指导中医临证、 拓展中医临证研究思路、 创新中医临证方法与方药。,医案的研究,能够 深入、准确地探索 和归纳病证演变规律。,医案的研究,能够客观、 真实地探索和总结前人 临证的诊疗成功经验和 误诊误治的教训。,2.2医案的作用,医案的研究,能够全面、 实际地探究中医学术流 派的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学习医案,能够深化 中医药基本理论对临 证指导作用的认识。,学习医案,能够完善对中医 病证演变规律的认知和综合 运用理、法、方、药的诊疗 经验与临

4、证思辨特点。,学习医案,能够加强 中医药文化素养。,章太炎: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由此钻研事半功倍。 余听鸿:医书虽众,不出二义。经文、本草、经方,为学术规矩之宗;经验、方案、笔记,为灵悟变通之用,二者皆并传不朽。,名家论医案的作用,恽铁樵:我国汗牛充栋之医书,其真实价值不在议论而在方药,议论多空谈,药效乃事实。故选刻医案乃现在切要之图。 秦伯未:合病理、治疗于一,而融会贯通,卓然成一家之言,为后世法者,厥惟医案。,名家论医案的作用,医案与病历在性质、内容、表述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病历是基础,医案是在病历基础上的升华。,3 医案与病历的区别,医案与病

5、历的区别,资料性,学术性,全面收集,重点突出,规范化、表格化,无模式,即时录入,整理提炼,无按语,可有按语,法律,学术,查阅、追询,研究、指导,医案与病历在性质、内容、表述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病历是基础,医案是在病历基础上的升华。,医案与病历的区别,喻昌议病式规定:要采集“某年,某月,某地,某人,年纪若干;形之肥瘦长短若何,色之黑白枯润若何,声之清浊长短若何,人之形志苦乐若何;病始何日,初服何药,次后再服何药,某药稍效,某药不效;时下昼夜孰重,寒热孰多,饮食喜恶多寡,二便滑涩无有;脉之三部九候何候独异,二十四脉中何脉独见,何脉兼见。,4 医案的内容,其症或内伤,或外感,或兼内外,或不内

6、外;依经断为何病,其标本先后何在。汗、吐、下、和、寒、温、补、泻何施,其药宜用七方中何方,十剂中何剂,五气中何气,五味中何味,以何汤名为加减和合,其效验定于何时。一 一详明,务令纤毫不爽。起众信从,允为医门矜式,不必演文可也。”,为什么要采集上述临证信息、医案为什么要包涵上述内容?这是因为:“某年者,年上之干支,治病先明运气也。某月者,治病必本四时也。某地者,辨高卑燥湿五方异宜也。某龄、某形、某声、某气者,用之合脉,图万全也。形志苦乐者,验七情劳逸也。始于何日者,察久近传变也。历问病症药物验否者,以之斟酌己见也。昼夜寒热者,辨气分血分也。,饮食二便者,察肠胃乖和也。三部九候,何候独异,推十二经

7、脉受病之所也。二十四脉见何脉者,审阴阳表里无差忒也。依经断为何病者,名正则言顺,事成如律度也。标本先后何在者,识轻重次第也。汗、吐、下、和、寒、温、补、泻何施者,求一定不差之法也。七方:大、小、缓、急、奇、耦、复,乃药之制,不敢滥也。,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乃药之宜,不敢泛也。五气中何气,五味中何味者,用药最上之法。寒、热、温、凉、平,合之酸、辛、甘、苦、咸也。引汤名为加减者,循古不自用也。刻效于何时者,逐款辨之不差,以病之新久、五行定痊期也。若是,则医案之在人者,工拙自定,积之数十年,治千万人而不爽也。”,第二部分 当代名老中医 典型医案研究,1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

8、,2 名医与名医研究的关系,3 既往名老中医医案存在的问题,4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研究设计原则,顶层设计思想,4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研究设计原则,两大设计原则,第三部分 “国优”人才 典型医案撰写要求,1 “国优”人才典型医案的构成 1.1 病证名 1.2 病证概述 1.3 临床资料 1.4 按语(医案分析),2 “国优”人才典型医案的信息要点,3 “国优”人才典型医案的撰写内容,医案的撰写,不是诊疗资料的简单编辑、整理和罗列、堆砌,更不是写一份临床观察报告,而是要通过医案的叙议,成为一个有机的、缜密的、连续的和精练的学术成果展示,充分体现主诊者学术思想和临证思辨特点。,撰写内容,标题,提

9、 要,案体,按 语,4 “国优”人才典型医案的撰写格式,4.1 标题 标题,既不写“标题”二字,也不标序号,但最后有一个“案”字。 病/证(中医病/证名)或病(西医病名)(黑体,小三号,居中),如果既要标示中医病证名,又要标示西医病名,则先写中医病证名,再加括号,在括号中注明西医病名;另起一行,写主诊(加括号,楷体,小三号)。 【示例】 肺肾气虚、痰饮内停(肺心病)案 (主诊),4.2 提要 提要,既不写“提要”二字,也不标序号。 黑体,小五号,前空6格,后空6格。如果需要另起一段,提行前空8格(最好不要分段,控制在200字以下)。 提要的主要内容是:病人姓名(姓某某),性别,年龄,职业,籍贯

10、;主诉,脉象、舌象、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主要治疗措施,疗效。本案临证思辨特点。 【示例】 脑胶质瘤多为痰瘀互结、阻塞脑络所致,头痛、 头胀、眼球突出、视物不明等诸证蜂起。气行则血不 瘀,气化则痰不凝,故本案以自拟抑癌汤益气活血、 祛痰化瘀、软坚散结而收显效。,4.3 案体 案体,既不写“案体”二字,也不标序号。仿宋体,五号,首行/提行,均前空2格。 案体,是陈述性的,应注重层次清晰、内容具体、叙述简洁、数据可靠。具体内容包括: 就诊原因与病情描述(如:主诉,时令,病情,前医诊断/治疗,就诊情形)。,初诊(标示“初诊:”,黑体,五号,前空2格):四诊所见(如:“证见”,“察其”,“诊其”,“检

11、阅实验室报告为:”),辨证论治(如:“此为所致,法当”),主方(如:“方拟加减治之:”)。 处方:药名(规范名称,对药材产地/炮制法/煎服法的特殊要求加括号附于该药名之后),剂量(g),剂数,服法,禁忌。,特殊医嘱(如:“嘱其”)。 复诊(标示“二诊:,黑体,五号,前空2格):病情变化(如:“服用前方后”),复诊思变(如:“此乃”),治疗方案调整(如:“故前方去,加”或“宗之义/之训,法当,方用”),调护,医嘱(三诊、四诊等仿此)。,4.4按语 按语,不标序号,但要标示“按:”,黑体,五号,前空2格;提行,亦前空2格。 按语侧重病因病机分析、方解、病情演变分析、调整方案分析、疗效分析。应归结本

12、案临证思辨特点,提示后人可思、可学之处。,5 “国优”人才典型医案的撰写要求 4.1 提要:即本案的导读。要求简明扼要,重点是概括出诊断、治疗(主方)、疗效和临证思辨特点,要对读者有吸引力,但无描述,无引文。 4.2 案体:是主诊者临证经验的提炼与升华,不仅要求资料翔实,而且要求具有中医药文化的品位(特色特点),有理、有法、有方、有药、有依据、有引文、有文采,但又必须做到要言不烦。撰写者必须精雕细刻,力争做到字字珠玑,给人启迪。初诊:要求四诊资料齐全、辨证论治明确、理法方药严谨;复诊:要求描述病情变化的实况,阐明临证思辨的方法,理清治疗方案调整的关键。,4.3按语:要求与初诊、复诊所述紧密吻合

13、,必须切中肯綮。如:如何取舍四诊资料(舍脉从证、舍证从脉等)、如何切入辨证纲领、如何把握病机、如何确定治则治法、如何组方用药等,突出特点、重点即可,关键是如实体现主诊者的临证经验和独家心法。,典型医案赏析 1 医案研读的方法与视角 1.1顺读法:按医案书写的顺序、内心模拟病人来诊的过程阅读,可提高临证思辨水平,适用于理法方药严谨的实录式医案、追忆式医案。 1.2逆读法:先看处方,从方测证,以药测证,再读按语。逆向推测主诊者的辨证论治之法,可提高辨证和用药水平,适用于仅有主证、主脉的医案。 1.3校读法:对同病证相同的医案进行比较,找出同一或不同医家的思辨与治疗的差别,可以提高临证整体水平,适用于类案。,典型医案赏析 2 医案研读的内容与视角 2.1看辨识证候的关键:如何描述证候,如何由四诊引入辨证,诊断结果是扣住什么形成的。 2.2看治则治法的确立:根据什么理论、什么证候要点确立治则治法。 2.3看组方用药的特点:组方用药的本源是什么?如何针对证候圆机活法?君臣佐使如何组合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