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技术(郭洪红)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481571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机器人技术(郭洪红)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郭洪红)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郭洪红)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郭洪红)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郭洪红)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机器人技术(郭洪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机器人技术(郭洪红)(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绪 论,1.1 机器人的分类 1.2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 1.3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 习题,1.1 机器人的分类,机器人的分类方法很多, 这里依据两个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列举机器人的分类。 首先, 机器人按应用可分为工业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有搬运、焊接、装配、喷漆、检查等机器人, 主要用于现代化的工厂和柔性加工系统中, 如图1.1、图1.2所示。,图 1.1 弧焊机器人,图 1.2 汽车焊接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主要是指用在人们难以进入的核电站、 海底、 宇宙空间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也包括建筑、 农业机器人等, 如图1.3、 图1.4

2、所示。,图 1.3 排爆机器人,图 1.4 火星探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包括弹奏乐器的机器人、舞蹈机器人、玩具机器人等(具有某种程度的通用性), 也有根据环境而改变动作的机器人, 如图1.5、 图1.6所示。,图 1.5 宠物机器狗,图 1.6 机器男孩,其次, 按照控制方式机器人可分为操作机器人、 程序机器人、 示教再现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和综合机器人。 操作机器人的典型代表是在核电站处理放射性物质时远距离进行操作的机器人。 在这种场合, 相当于人手操纵的部分称为主动机械手, 进行类似动作的部分称为从动机械手。 两者基本是类似的, 但从动机械手要大些, 是用经过放大的力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主动

3、机械手要小些。 也有一方面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一方面进行精密作业的机器人。,程序机器人按预先给定的程序、条件、位置进行作业。 示教再现机器人同盒式磁带的录放一样, 机器人将所教的操作过程自动地记录在磁盘、磁带等存储器中,当需要再现操作时, 可重复所教过的动作过程。示教方法有直接示教与遥控示教, 如图1.7所示。,图 1.7 机器人示教 (a) 手把手示教; (b) 有线示教; (c) 无线示教,智能机器人不仅可以进行预先设定的动作, 还可以按照工作环境的变化改变动作。 综合机器人是由操纵机器人、示教再现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组合而成的机器人, 如火星机器人。1997年7月4日, “火星探险者”(M

4、ars Pathfinder)在火星上着陆, 着陆体是四面体形状,着陆后三个盖子的打开状态如图1.8所示。它在能上、下、左、右动作的摄像机平台上装有两台CCD摄像机,通过立体观测而得到空间信息。整个系统可以看作是由地面指令操纵的操作机器人。,图 1.8 火星探险者,1.2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1.2.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最早应用于汽车制造工业, 常用于焊接、 喷漆、上下料和搬运。工业机器人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手足和大脑功能,它可代替人从事危险、有害、有毒、低温和高热等恶劣环境中的工作; 代替人完成繁重、单调的重复劳动, 提高劳动生产率, 保证产品质量。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加工中心、

5、自动搬运小车以及自动检测系统可组成柔性制造系统(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实现生产自动化。 ,目前, 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恶劣工作环境及危险工作 压铸车间及核工业等领域的作业是一种有害于健康并危及生命, 或不安全因素很大而不宜于人去做的作业, 用工业机器人做是最适合的。图1.9所示为核工业上沸腾水式反应堆(BWR)燃料自动交,图 1.9 燃料自动交换机,该自动交换机的主要结构如图1.9所示,它是由轻型桥式台车、 横向吊车、圆筒式伸缩立柱和燃料夹头、运转操作台等组成的; 并采用了计算机控制方式, 可依据操作人员的运转指令, 完成自动运转、半自动运转和手动运转

6、模式下的燃料交换。 这种装置的主要特征是: 可以在远距离的操作室中全自动运转; 精密的多重圆筒立柱可提高定位精度; 利用计算机可以控制系统高速运转, 防止误操作。这种交换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效率, 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辐射, 而且, 由计算机控制的操作自动化可以提高作业的安全性。,2) 特殊作业场合和极限作业 火山探险、深海探密和空间探索等领域对于人类来说是力所不能及的,只有机器人才能进行作业。 如图1.10所示的航天飞机上用来回收卫星的操作臂RMS(Remote Manipulator JPSystem),它是由加拿大SPAR航天公司设计并制造的, 是世界上最大的关节式机器人。 该操作臂额定载荷

7、为15 000 kg, 最大载荷为30 000 kg; 末端操作器的最大速度: 空载时为0.6 m/s,承载15 000 kg时为0.06m/s, 承载30 000 kg时为0.03 m/s; 定位精度为0.05 m。这些额定参数是在外层空间抓放飞行体时的参数。如在地球环境下, 即使没有任何外加载荷, 单是举起总质量为450 kg的操作臂, 也将产生很大的变形。,图 1.10 航天飞机上的操作臂,3) 自动化生产领域 早期的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上主要用于机床上下料、点焊和喷漆。 随着柔性自动化的出现, 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领域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现举例如下: (1) 焊接机器人。汽车制造厂已广泛应用

8、焊接机器人进行承重大梁和车身结构的焊接。 弧焊机器人需要六个自由度, 三个自由度用来控制焊具跟随焊缝的空间轨迹, 另三个自由度保持焊具与工件表面有正确的姿态关系, 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焊缝质量。,(2) 材料搬运机器人。材料搬运机器人可用来上下料、 码垛、卸货以及抓取零件定向等作业。一个简单抓放作业机器人只需较少的自由度; 一个给零件定向作业的机器人要求有更多的自由度, 以增加其灵巧性。 (3) 检测。 零件制造过程中的检测以及成品检测都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检测主要有两个工作内容: 确认零件尺寸是否在允许的公差内; 控制零件按质量分类。,(4) 装配机器人。装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作业过程,

9、不仅要检测装配作业过程中的误差, 而且要试图纠正这种误差。 因此, 装配机器人上应用有许多传感器,如接触传感器、 视觉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和听觉传感器等。 听觉传感器用来判断压入件或滑入件是否到位。 (5) 喷漆和喷涂。一般,在三维表面进行喷漆和喷涂作业时, 至少要有五个自由度。由于可燃环境的存在, 驱动装置必须防燃防爆。在大件上作业时, 往往把机器人装在一个导轨上, 以便行走。,综上所述,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 如: (1) 减少劳动力费用; (2) 提高生产率; (3) 改进产品质量; (4) 增加制造过程的柔性; (5) 减少材料浪费; (6) 控制和加快库存的周转; (

10、7) 降低生产成本; (8) 消除危险和恶劣的劳动岗位。,1.2.2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1. 全球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 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 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 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 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1958年, 被誉为“工业机器人之父”的Joseph F.Engel Berger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公司Unimation(Universal Automation)公司, 并参与设计了第一台Unimate 机器人, 如图1.11所示

11、。,这是一台用于压铸作业的五轴液压驱动机器人, 手臂的控制由一台专用计算机完成。它采用分离式固体数控元件, 并装有存储信息的磁鼓, 能够记忆完成180个工作步骤。与此同时, 另一家美国公司AMF公司也开始研制工业机器人, 即Versatran(Versatile Transfer)机器人, 如图1.12所示。 它主要用于机器之间的物料运输, 采用液压驱动。 该机器人的手臂可以绕底座回转, 沿垂直方向升降, 也可以沿半径方向伸缩。一般认为, Unimate和Versatran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机器人。这两种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 但外形特征迥异, 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图

12、 1.11 Unimate机器人,图 1.12 Versatran机器人,表1.1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续表,2. 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70年代的萌芽期, 80年代的开发期和90年代的适用化期。 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人类登上了月球, 实现了金星、 火星的软着陆。我国也发射了人造卫星。世界范围内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掀起了一个高潮,尤其在日本发展更为迅猛, 它补充了日益短缺的劳动力。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自己的工业机器人。,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 我国的国民经

13、济进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时期, 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热潮。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又在实践中迈进了一大步, 先后研制出了点焊、弧焊、装配、喷漆、切割、搬运、包装、码垛等各种用途的工业机器人, 并实施了一批机器人应用工程, 形成了一批机器人产业化基地, 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机器人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 示教再现型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技术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包括: 关节式、侧喷式、顶喷式、龙门式喷涂机器人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 系列化设计;柔性仿形喷涂机器人开发;焊接机器人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 模块化、系列化设计;弧焊机器人用激光视觉焊缝跟踪装置的开发;焊接

14、机器人的离线示教编程及工作站系统动态仿真; 电子行业用装配机器人产品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系列化设计; 批量生产机器人所需的专用制造、装配、测试设备和工具的研究开发。,2) 智能机器人开发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包括: 遥控加局部自主系统构成和控制策略研究;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导航和定位技术研究; 面向遥控机器人的虚拟现实系统;人机交互环境建模系统; 基于计算机屏幕的多机器人遥控技术。 3) 机器人化机械研究开发 这些研究开发主要包括: 并联机构机床(VMT)与机器人化加工中心(RMC)开发研究; 机器人化无人值守和具有自适应能力的多机遥控操作的大型散料输送设备。,4) 以机器人为基础的重组装配系统

15、这些系统主要包括:开放式模块化装配机器人;面向机器人装配的设计技术;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设计技术; 重构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设计技术;装配力觉、 视觉技术;智能装配策略及其控制技术。 5)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配置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机器人的传感器配置和融合技术在水泥生产过程控制和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智能传感器的设计应用。,1.3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1.3.1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工业机器人由三大部分六个子系统组成。 三大部分是机械部分、传感部分和控制部分。 六个子系统是驱动系统、 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和控制系统, 可用图1

16、.13来表示。,图 1.13 机器人系统组成,六个子系统的作用分述如下: 1. 驱动系统 要使机器人运行起来, 需给各个关节即每个运动自由度安置传动装置, 这就是驱动系统。 驱动系统可以是液压传动、 气动传动、电动传动, 或者把它们结合起来应用的综合系统; 可以是直接驱动或者是通过同步带、链条、轮系、谐波齿轮等机械传动机构进行间接驱动。,2. 机械结构系统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由基座、手臂、末端操作器三大件组成, 如图1.14所示。每一大件都有若干自由度, 构成一个多自由度的机械系统。 若基座具备行走机构, 则构成行走机器人; 若基座不具备行走及腰转机构, 则构成单机器人臂(Single Robot Arm)。 手臂一般由上臂、下臂和手腕组成。末端操作器是直接装在手腕上的一个重要部件, 它可以是二手指或多手指的手爪, 也可以是喷漆枪、焊具等作业工具。,图 1.14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3. 感受系统 感受系统由内部传感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