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第六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1课时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1481392 上传时间:2017-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第六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1课时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第六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1课时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第六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1课时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第六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1课时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第六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1课时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第六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1课时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第六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1课时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1【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第六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 1 课时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 4一、双基夯实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稼轩(xun)揾泪(wn)舞榭(xi)迄今(q)B岑寂(cn) 菜羹(gng)巷陌(m) 屹然(y)C螺髻(j) 鲈鱼(l)金戈(g) 敛财(lin)D脍炙人口(kui) 汜河(s)嘉许(ji) 粗犷(gung)【答案】C(戈应读 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流年雄才大略苍皇哗众取宠B愤概谋取利益频繁发号施令C南渡徒然虚度祭祀矫揉造作D理睬惊慌失措合谐鸦雀无声【答案】C(A 项苍仓;B 项概慨;D 项合和。A、D 根据字义区分

2、,B 项根据读音区分。)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答案】A(B 项断鸿:失群的孤雁。C 项风流:指英雄业绩。D 项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用心 爱心 专心 24下列句子中“风流”一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业绩)B千古风流人物(英俊,有才华)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杰出不凡)D当年的好友早已风流云散(风度,气质)【答案】D(风流:像风

3、一样流逝)5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中,表达知音难觅情怀的语句是()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答案】D(前三个备选项涉及三个典故,并未涉及知音难觅情怀,只有 D 项合乎题意)6对下列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第一句,用叙述的语句交代出登临的季节、地域的辽阔,第二句写水国景象,长天空阔,无际无涯,水天相接,秋意无边。B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这三句写山,既写了山的形也为山传了神。“玉簪螺髻”是用拟人的手法写山形的, “献愁供恨”是用比喻的手

4、法写山的“神情”的。C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之句,写登楼眺望时的环境。照应题目,点明地点、人物,并进一步交代登楼的时间。D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四句写诗人登楼的种种表现,抒发他爱国忠心无人理解的苦闷。【答案】B(比喻、拟人颠倒)7下面对登建康赏心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是写景抒情,作者用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一系列自然景物,来陪衬他的游子之思,巧妙地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B在上片中,作者用了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一是仔细端详抽出来的宝剑,一是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C词的下片着重抒情。作者运用了几个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5、矛盾和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D下片中几个典故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不能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大志,那就回到故乡去“求田问舍” ,隐居田园。【答案】D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用心 爱心 专心 3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

6、口北固亭怀古 ,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法,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答案】B(A 项辛弃疾是南宋词人而苏轼为北宋词人。C 项认为所有的词都必须有题目,不妥,例如柳永的望海潮就只有词牌名。D 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豪放词的代表作。)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点绛唇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7、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9 “雨恨云愁”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首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云雨本无恨愁,诗人却用主观感受描写景物,从自然景物的伤情中表现自己的哀痛。10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后人常用这句话表达什么感情?_【答案】诗人用张季鹰的典故,表现自己壮志未酬,身不由己,虽思念家乡,却不用心 爱心 专心 4能像骄鹰般的自由回去。后人常用这三句来表示渴望盼返归故乡和对故园风物亲友的思念。11意象“阑”在两首诗中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_【答案】是相同的,都表达了登高凭阑倍感

8、壮志难酬的思想。王词“谁会凭阑意”以反问的语气表明没有人能够了解自己登临的意图,含蓄地流露出作者客居异乡、抑郁愁闷壮志难酬的心情。辛词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宝剑,拍遍栏杆的典型动作,生动表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心情。12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辛词作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词均为登高怀古之作,且均借古伤今,忧愁国势,感叹身世。只是水抒发了作者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抑郁心情;永借咏史而言现实,表现了作者重要的战略思想。B两词均运用了不少典故,且用意颇有相同之处。 水词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永词以“凭谁问:廉

9、颇老矣,尚能饭否?”表明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能为国出力。C两词均苍凉沉郁而又雄奇豪放,均属典型的豪放词风。D两首词均由景及情,均是上阕以写景起兴,下阕以抒情作结。【答案】B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 ,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 。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

10、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 ,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13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_用心 爱心 专心 5_【答案】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写鹧鸪与杜鹃啼鸣,巧妙的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14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_【答案】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陆词写“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

11、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阅读下面一首金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牧牛图 田锡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 行似水流。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注】这是一首题画诗。挽粟车,送军粮的牛车。15第二句诗中的“似水流”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_【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突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表达了对现实战乱的厌恶之情。16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_【答案】描述了一幅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的闲适平和的美好画面。与“干戈扰扰”的社会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四、高考热点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其中的三处错误并加以改正。孔子认为,只有不断反省、循礼而行,就能达到“仁”的境界。从治学的角度看,他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的学习态度,提倡“温故而知新”(为政)的学习规律,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孔子的喜怒哀乐都溢于言表。他会生气地斥责大白天睡觉的学生“朽木不可雕也”(公冶长);也会对他欣赏的学生如颜回连连称赞(雍也);对用心 爱心 专心 6他不以为然的举动,他会“莞尔而笑” 。改正:第 1 处:_第 2 处:_第 3 处:_【答案】第 1 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