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课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81306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课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课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课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课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课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课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课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选题1. 19世纪3040年代发生在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 A.资产阶级成了统治阶级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D.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你的答案:B参考答案:B2. 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的是 A.美洲大陆的发现 B.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资本原始积累你的答案:C参考答案:C3. 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开始发展、激化的突出表现是 A.工业革命 B.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C.大量农民变为产业工人 D.周期性经济危机你的答案:D参考答案:D4.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

2、展和完善了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你的答案:C参考答案:C5.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你的答案:C参考答案:C多选题6.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E.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你的答案:B,C,D参考答案:B,C,D7.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第 E.贝克莱你的答案:A,B参考

3、答案:A,B8.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E.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合理思想你的答案:A,B,C参考答案:A,B,C9.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发现了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E.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你的答案:C,D参考答案:C,D10. 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E.托马斯闵采尔你的答案:A,B,C参考答案:A,B,C单选题1. 哲学是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世界观和方法论 D.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你的答案:A参考答案:A2. 哲学的两大派系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你的答案:B参考答案:B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关键在于它 A.是“科学之科学” B.绝对真理 C.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第一次全面阐述了辩证法思想你的答案:C参考答案:C4.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有限和无限的观点你的答案:C参考答案:C5. 否认运动,把静

5、止绝对化,就会走向 A.形而上学不变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唯心论 D.庸俗进化论你的答案:A参考答案:A6.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你的答案:D参考答案:D7.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你的答案:B参考答案:B多选题8. 在意识问题上,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E.意识是劳动

6、的产物你的答案:A,B,C,D,E参考答案:A,B,C,D,E9.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对立性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你的答案:D,E参考答案:D,E10. 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B.万物皆在我心中 C.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D.理在事先 E.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你的答案:A,C,D,E参考答案:A,C,D,E单选题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A.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B.经验论 C.先验论 D.不可

7、知论你的答案:A参考答案:A2. 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 A.反映论 B.不可知论 C.经验论 D.先验论你的答案:A参考答案:A3.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A.纯精神的活动 B.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 C.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活动 D.个人应付环境的活动你的答案:C参考答案:C4. 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你的答案:B参考答案:B5. “学而不思则罔”是指 A.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

8、识 B.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D.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你的答案:A参考答案:A6. 认识运动是一个无限反复、无限发展过程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你的答案:C参考答案:C7.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客观世界 B.感觉 C.思维 D.实践你的答案:D参考答案:D多选题8.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A.理论可以接受实践的检验 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E.理论高于实践你的答案:A

9、,C,D参考答案:A,C,D9.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E.感性认识是错误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的你的答案:B,C,D参考答案:B,C,D10. 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知道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

10、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你的答案:A,B,D参考答案:A,B,D单选题1.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你的答案:D参考答案:D2.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你的答案:D参考答案:D3.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

11、作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你的答案:C参考答案:C4. 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 A.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B.意识形态具有历史性 C.意识形态具有能动性 D.意识形态具有逻辑性你的答案:A参考答案:A5.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的优劣 C.人口密度的大小 D.社会风气的好坏你的答案:A参考答案:A6. 生产方式指的就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你的答案:D参考答案:D多选题7.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

12、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你的答案:A,B,C,D参考答案:A,B,C,D8. 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你的答案:A,B,D参考答案:A,B,D9. 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有 A.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私有制的生产关系 E.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你的答案:A,D参考答

13、案:A,D10.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 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C.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 D.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E.经济体制及其设施你的答案:B,C,D参考答案:B,C,D单选题1.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你的答案:D参考答案:D2.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特点是,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费 A.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全部丧失 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 C.只会创造出新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D.会创造新价值,并且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你的答案:D参考答案:D3. 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 A.它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B.它是用来馈赠他人的劳动产品 C.它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D.它是为生产者自己消费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你的答案:C参考答案:C4. 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你的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