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突破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81139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突破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突破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突破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突破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突破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突破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突破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破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考点归纳典例剖析考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变化,还有以光能、电能等形式释放出来,或者是热能、电能或光能等转化为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被“储存”起来。(2)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中和反应、部分化合反应、金属与酸或碱的反应。(3)常见的吸热反应:多数分解反应、水解反应:CCO22CO;CH2OCOH2;H2I22HI;H2CuOCuH2O;Ba(OH)28H2O2NH4ClBaCl2 2NH310H2O2焓变与键能、物质内能等之间的关系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旧键断裂吸收的能

2、量和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相对大小。图示如下: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E3)新化学键形成吸收能量(E1)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E4)旧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E2)反应热:DH = E1 E2 ,或DH = E4 E3 。即DH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或DH = 生成物的内能反应物的内能。可利用化学键的键能估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例1】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DH1、DH2均为正值):H2(g)Cl2(g)2HCl(g) DH1 H2(g)Br2(g) 2HBr(g) DH2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DH1DH2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生成1 mo

3、l HCl气体时放出DH1/2热量D1 mol 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HBr(l)具有的能量解析:氯比溴活泼,生成的HCl比HBr稳定,则DH1DH2,A项错误。两者均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B不正确。生成1 mol HCl时放出DH1/2的热量,C不正确。物质在气态时具有的能量一般高于液态和固态时,故D项正确。答案:D考点2、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和理解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为: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然后写出该反应的焓变DH,注意DH的“”“”符号、数值、单位(kJ/mol)。2若为同素异形体,除了注明聚集状态,

4、还要注明名称。因为同素异形体虽然构成元素相同,但是是不同物质,其本身具有的能量不同,所以反应中的DH也不同。3 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DH的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等量的同一物质,气态时能量最大,其次为液态,最小的是固态,也就是说,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放出能量,由液态转化为固态放出能量。(见下图)。4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分数,但是不用小数。对相同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反应热DH也不同。如:H2(g)1/2O2(g)H2O(g) DH=2418 kJ/mol;2H2(g)O2(g) 2H2O(g) DH=4836

5、 kJ/mol 。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能是整数。5热化学方程式中,一般不写反应条件、生成物的沉淀符号和气体符号。6相同条件(温度、压强),相同物质的化学反应(互逆反应,不一定是可逆反应),正向进行的反应和逆向进行的反应,其反应热D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如:2H2(g)O2(g)2H2O(l) DH=5716 kJ/mol ;2H2O(l)=2H2(g)O2(g) DH=5716 kJ/mol 。7反应热DH的单位kJ/mol 中的“/mol”是指该化学反应整个体系(即指“每摩化学反应”),而不是指该反应中的某种物质。如2H2(g)O2(g) 2H2O(l) DH=571

6、6 kJ/mol ,指“每摩2H2(g)O2(g)2H2O(l)反应”,放出5716 kJ的能量,而不是指反应中的“H2(g) 、O2(g) 、或H2O(l) ”的物质的量。8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DH 表示反应进行到底(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如:2SO2(g)O2(g)2SO3(g) DH=197 kJ/mol 是指 2 mol SO2(g) 和 1 mol O2(g) 完全转化为 2 mol SO3(g) 时放出的能量。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时,向某容器中加入 2 mol SO2(g)和 1 mol O2(g)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能量为Q ,因反应不能完全转化生成

7、 2 mol SO3(g) ,故Q197 kJ。同时看出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DH与可逆符号及等号无关。【例2】(2010理综全国II,7)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 kPa):C4H10(g)O2(g)4CO2(g)5H2O(l) DH = 2878 kJmol1 C4H10(g)O2(g)4CO2(g)5H2O(g) DH = 2658 kJmol1C4H10(g)O2(g)4CO(g)5H2O(l) DH = 1746 kJmol1C4H10(g)O2(g)4CO(g)5H2O(g) DH = 1526 kJmol1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A2878 kJmo

8、l1 B2658 kJmol1 C1746 kJmol1 D1526 kJmol1 解析:燃烧热是指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CO不是稳定氧化物,排除、;气态水不是稳定的氧化物,排除。只有符合,故选A。答案:A考点三、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比较燃 烧 热中 和 热相同点能量变化放热反应HH0,单位常用kJ/mol不同点反应物类型可燃物、氧气(一般)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物的量1 mol 不限量生成物类型稳定物质,如CO2(g)、H2O(l)、HCl(g)、N2(g)盐和水生成物的量不限量1 mol H2OH反应物不同,燃烧热不同中和热都相同,均约为573 kJ/mol定义在

9、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例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2H2(g)O2(g)=2H2O(g);DH=4836 kJ 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 mol1B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DH =8903 kJmol1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DH=574 kJ mol1,则含200 g NaOH的稀

10、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D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DH = 386 kJmol1解析:A选项中H2的的燃烧热是1 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A错;B项中水应为液态,B错;C选项中1 mol NaOH完全中和放出热量为574 KJ,05 mol 应放出287 KJ热量,C对;可逆反应反应不彻底,放热193 kJ时实际反应的N2小于05 mol,即反应1 mol 的N2时放热应大于386 kJ,D项错。答案:

11、C考点四、反应热的计算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量的求解:先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所体现的物质之间、物质与反应热之间的关系直接求算物质的量或反应热。2依据燃烧热数据,利用公式直接求算反应热Q=燃烧热n(可燃物的物质的量)。3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D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4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计算DH=E(生成物)一E(反应物)。5利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适当加减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得出待求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要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从而得出待求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特别提醒:计算时注意物质的状态、物质的

12、量等物理量与DH的对应性。【例4】(2010重庆理综,12)已知H2(g)Br2(l)2HBr(g);DH =72 kJ/mol,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其他的相关数据如下表:H2(g)Br2(g)HBr(g)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a369则表中a为( )A404 B260 C230 D200解析:由H2(g)Br2(l) = 2HBr(g) DH =72 kJ/mol,Br2(l) = Br2(g) DH =30 kJ/mol,得:H2(g)Br2(g)2HBr(g) DH = 102 kJ/mol。所以有:436a2369

13、= 102,得a = 200,D项正确。答案:D二、易错剖析误区警示【典例】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H=一99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 、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2)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3)图中DH= kJmol1;(4)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DH=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1 mol SO3(g)的DH (写出计算过程)。【常见错误】问题常见错误(1)A和C所表示的意义

14、错答为“反应物”、“生成物”认为E的大小对反应热有影响(2)错误认为对活化能无影响(3)错答成“99”或“198”(4)热化学方程式忘记写各物质状态或写错状态,不配平反应热计算错误【错因分析】(1)出错原因主要是知识掌握不牢固。从图像中明显看出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可得到A和C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热只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有关,与反应过程无关。(2)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无变化,从而错误认为对活化能无影响。E为活化能,与反应热无关,但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3)对图像分析不清,容易造成错答。看错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DH=99 kJmol1,图中表示的是2 mol SO2(g)的反应,因此DH=992 kJmol1。(4)没有理解题干要求“计算由S(s)生成1 mol SO3(g)的DH (写出计算过程)”,容易造成错答。解答本小题必须突出生成1 mol三氧化硫,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