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瞬变电磁报告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480616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下瞬变电磁报告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井下瞬变电磁报告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井下瞬变电磁报告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井下瞬变电磁报告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井下瞬变电磁报告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井下瞬变电磁报告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瞬变电磁报告讲解(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探测任务11.1探测任务及目的12.探测方法原理12.1 探测方法原理12.2 矿井瞬变电磁的特点33.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43.1使用仪器及参数43.2工作方法63.3技术措施83.4本次工作情况及质量措施84.资料处理及解释85.结论116.存在问题及建议11同富新煤业有限公司10101辅助运输顺槽开口向里21m处井下物探探测报告山西煤业运销集团同富新煤业有限公司为安全生产,按照“有掘必探、有采必探”的原则,委托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以下简称山西物化院)对该矿10101辅助运输顺槽开口向里21m处前方100米半圆范围地层赋水情况进行井下瞬变电磁探测工作,山西物化院于2013年1

2、0月14日进行了井下现场资料采集工作,经认真处理分析,提交本次井下瞬变电磁探测报告。1.探测任务1.1探测任务及目的1) 超前探基本测线4条,每条测线11个物理点,2) 探测10101辅助运输顺槽开口向里21m处顶板,顺层及底板的前方100米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3) 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2.探测方法原理2.1 探测方法原理瞬变电磁法属时间域电磁感应方法。其探测原理是:在发送回线上供一个电流脉冲方波,在方波后沿下降的瞬间,产生一个向发射回线法线方向传播的一次磁场,在一次磁场的激励下,地质体将产生涡流(见图2-1),其大小取决于地质体的导电程度,在一次场消失后,该涡流不会立即消失,它将

3、有一个过渡(衰减)过程(见图2-2)。该过渡过程又产生一个衰减的二次磁场向地质体内传播,由接收回线接收二次磁场,该二次磁场的变化将反映地质体的电性分布情况。如按不同的延迟时间测量二次感生电动势V(t),就得到了二次磁场随时间衰减的特性曲线。如果没有良导体存在时,将观测到快速衰减的过渡过程(见图2-3);当存在良导体时,由于电源切断的一瞬间,在导体内部将产生涡流以维持一次场的切断,所观测到的过渡过程衰变速度将变慢,从而发现导体的存在。图2-1 TEM探测原理 图2-2 TEM衰减曲线(探测的根据)图2-3 半空间中的等效电流环瞬变电磁场在大地中主要以扩散形式传播,在这一过程中,电磁能量直接在导电

4、介质由于传播而消耗,由于趋肤效应,高频部分主要集中在地表附近,且其分布范围是源下面的局部,较低频部分传播到深处,且分布范围逐渐扩大。传播深度: (1)传播速度: (2)为传播时间,为介质电导率 为真空中的磁导率。瞬变电磁的探测度与发送磁矩覆盖层电阻率及最小可分辨电压有关。 由(2)式得: (3)时间与表层电阻率,发送磁矩之间的关系为: (4)为发送磁矩,为表层电阻率,为最小可分辨电压,它的大小与目标层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还有和观测时间段有关。联立(3)(4)式,可得: (5)上式为野外工程中常用来计算最大探测深度公式。瞬变电磁的探测度与发送磁矩,覆盖层电阻率及最小可分辨电压有关。采用晚期公式计

5、算视电阻率: (6)式中 (7)2.2 矿井瞬变电磁的特点矿井瞬变电磁和地面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的一样的,理论上也完全可以使用地面电磁法的一切装置及采集参数,但受井下环境的影响,矿井瞬变电磁法与地面的TEM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相比又有很大的区别。由于矿井轨道、高压环境及小规模线框装置的影响,在井下的探测深度很受限制,一般可以有效解释100m左右。另外地面瞬变法为半空间瞬变响应,这种瞬变响应来自与地表以下半空间层,而矿井瞬变电磁法为全空间瞬变响应,这种响应来自回线平面上下(或两侧)地层,这对确定异常体的位置带来很大的困难。实际资料解释中,必须结合具体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综合分析。具体来说矿井瞬变电磁法

6、具有以下特点:1)受矿井巷道的影响矿井瞬变电磁法只能采用边长小于2m的多匝回线装置,这与地面瞬变电磁法相比数据采集劳动强度小,测量设备轻便,工作效率高,成本低。2)采用小规模回线装置系统,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降低体积效应的影响、提高勘探分辨率,特别是横向分辨率,在布设测点时一定要控制点距,在考虑工作强度的情况尽可能的使测点密集。3)井下测量装置距离异常体更近,大大的提高测量信号的信噪比,经经验表明,井下测量的信号强度比地面同样装置及参数设置的信号强10-100倍。井下的干扰信号相对于有用信号近似等于零,而地面测量信号在衰减到一定时间段接被干扰信号覆盖,无法识别有用的异常信号。4)地面瞬变电

7、磁法勘探一般只能将线框平置于地面测量,而井下瞬变电磁法可以将线圈放置于巷道底板测量,探测底板一定深度内含水性异常体垂向和横向发育规律,也可以将线圈直立于巷道内,当线框面平行巷道掘进前方,可进行超前探测;当线圈平行于巷道侧面煤层,可探测工作面内和顶底板一定范围内含水低阻异常体的发育规律。另外矿井瞬变电磁法对高阻层的穿透能力强,对低阻层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在高阻地区由于高阻屏蔽作用,如果用直流电法勘探要达到较大的探测深度,须有较大的极距,故其体积效应就大,而在高阻地区用较小的回线可达到较大的探测深度,故在同样的条件下TEM较直流电法的体积效应小得多。3.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3.1使用仪器及参数 本次探

8、测使用的仪器为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图3-1)。这套矿用瞬变电磁仪对低阻充水破碎带反映特别灵敏、体积效应小、纵横向分辨率高,且施工快捷、效率高等优点,既可以用于煤矿掘进头前方,也可以用于巷道侧帮、煤层顶、底板等探测,为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水患和导水构造的超前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手段。同时这套瞬变电磁仪系统可以通过加大发射功率的方法增强二次场,提高信噪比,从而加深勘探深度;通过多次脉冲激发场的重复测量叠加和空间域多次覆盖技术的应用提高信噪比,应用于工作复杂、噪声干扰大的煤矿井下水害超前预报使用,有效勘探深度能达到100米。图3-1 YCS200矿井瞬变电磁仪实

9、物图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技术指标 参 数 发送电流强度 4A 电流脉冲宽度 10 ms、20 ms、40 ms 电流发射频率 200 Hz 、25 Hz、12.5 Hz、6.25 Hz、1.5625H z、0.25 H z 发射线圈规格 1.5 m1.5 m 发射电压 9.6V 叠加次数 19999(可选) 关断时间 0.5300s(随供电电流大小以及发送线圈不同而各异) 发射波形 双极性矩形波 主控机 军用级工控机 A/D转换器 16 bit 最小采样间隔 4S 动态范围 140 dB 本底噪声 600nV 内存 256 MB 数据存储 4 GB电子硬盘(可扩展) 端口 1个U

10、SB2.0(仅在地面使用) 显示屏 7TFT彩色液晶显示屏 操作界面 Windows xp 电源 内置电池 连续工作时间 7小时以上 尺 寸 335281216(长宽高) 重 量 4Kg 工作温度 0+40 图3-2 YCS200矿井瞬变电磁仪技术参数3.2工作方法根据矿方要求,本次施工是在10101辅助运输顺槽开口向里21m处进行探测。依次探测方向与水平夹角分别为45、30、0、-30共4个角度,每个角度由左侧帮到右侧帮顺时针布设11个测点。(如图3-3、3-4所示)。本掘进头有效探测距离为100m,留设30m安全距离,本次探测的前方30m为本次探测盲区,掘进到距离本掘进头70m处进行下一次

11、探测。 图3-3 井下瞬变电磁纵向施工示意图 图3-4 井下瞬变电磁横向施工示意图3.3技术措施本次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为16匝,接收线圈匝数为40匝。供电电流档为2A,供电脉宽10ms。每个测点采用30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确保了原始数据的可靠性。3.4本次工作情况及质量措施3.4.1本次工作情况本次主斜井井下物探共完成超前探基本测线4条,每条测线11个物理点。探测环境简述:本次探测10101辅助运输顺槽开口向里21m处,顶板为铁锚杆支护,铁丝网护顶护壁,巷道内有大型综掘机一台,位于迎头后方1.5m处。以上干扰源对采集数据造成一定

12、的干扰,影响解释精度。3.4.2质量保证措施井下数据采集采取以下质量保证措施:1、数据采集前,仪器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标定;对参与此项工程的人员加强质量意识的教育与管理;严格按照ISO:9001及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进行施工,加强自检与互检。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资料,查明原因,凡属主观因素造成的立即返工。2、根据地质任务合理确定采样延时、叠加次数、发射电流等仪器的参数设置;施工过程中时刻检查仪器和导线的漏电情况,保证绝缘,避免观测曲线发生畸变,造成解释的错误。3、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测线方位与点距的偏差。受巷道条件等的影响,及时调整点线距和测网密度,并及时重测,以便最大限度地消除偶然误差而获

13、得可靠、丰富的地质信息。4.资料处理及解释矿井瞬变电磁法资料的基本处理过程是:数据整理、数据预处理、数据转换与计算、视电阻率换算、时深转换、绘制成果图、异常确认、根据地质及水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资料解释结合已知的地质、钻探和水文等资料。在具体解释中还做到了:1、人工解释与计算机解释相结合;2、垂直断面与水平切面解释相结合;3、电性解释与综合地质分析相结合。图4-1 瞬变电磁数据处理及解释流程图对现场施工的数据进行分组,可得到45、30、0、-30四个层次的探测成果。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得到以下瞬变探测视电阻率分布成果图。在下图中,坐标(0,0)点表示探测体端点位于10101辅助运输顺槽开口向里2

14、1m处的位置,图左表示探测体左侧及左前方,右侧表示探测体右侧及右前方。图中显示了探测体从北向开始,按照顺时针不同方位角和倾角的空间位置的视电阻率分布图。在每幅图中,依次用红、黄、绿、蓝代表不同的视电阻率值,颜色越接近红色,表示视电阻率越高表示岩层相对含水性越弱,反之,颜色越接近蓝色,表示视电阻率越低,该位置相对含水性越强。在图中红色虚线区域为低阻异常。由于瞬变电磁法探测具有低阻屏蔽的特性,真实的低阻区域可能小于图中显示的低阻范围,所以由此得出的低阻范围只能是相对值。瞬变电磁法只能探测低阻区域的最近距离,而不能确定低阻区域的最远边界,所以实际工作中只能圈定低阻范围的最近距离。从图4-2顶板45超前探测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中可以看出,在有效探测深度为100m范围之内,未发现明显的相对低阻异常。图4-2 顶板45超前探测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从图4-3顶板30超前探测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中可以看出,在有效探测深度为100m范围之内,未发现明显的相对低阻异常。 图4-3 顶板30超前探测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从图4-4顺层0超前探测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中可以看出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