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板损伤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477725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7.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板损伤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半板损伤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半板损伤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半板损伤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半板损伤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板损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板损伤(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月板损伤,智 猛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骨一科,半月板实用解剖 损伤原因及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 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 预后,实用解剖,分内、外侧两个半月板 内侧半月板前后间距较大,呈“C”型,边缘与关节囊及内侧副韧带深层相连-活动度小易损伤 外侧半月板呈“O” 形,中后1/3处有腘肌腱将半月板和关节囊隔开,形成一个间隙,将外侧半月板与外侧副韧带分开-活动度大,上面光滑凹陷-加深胫骨平台深度 外侧边缘呈圆柱状-增加与韧带、滑膜附着面积 下面平坦-栖于胫骨平台 横断面呈外高内低三角形-楔形稳定机制,仅表面覆盖纤维软骨 内部混有大量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 环周纤维的约束作用(桶箍作用) 纤维排列

2、方式-抗压而不耐折曲,边缘与关节囊相连处、前后角附着处,深入10-30% 中央2/3无血供,营养来自关节液,距外缘3mm以内血运丰富 3-5mm次之 5mm以外仅靠关节液营养,不同区域愈合能力,生理功能,使股骨髁及胫骨髁更为相适合 传递、吸收负荷 稳定关节 润滑关节 调节关节内压,半月板与韧带,前叉韧带:内侧半月板前角-股骨外髁内侧面 后叉韧带:外侧半月板后角-股骨内髁外侧面 形成“8”字导绳结构,随膝关节屈伸作旋转运动 为关节面提供及时保护并避免半月板嵌顿于股骨、胫骨髁之间,半月板运动模式,在膝关节屈伸运动时,半月板固定于胫骨上,并随其一同在股骨上运动,伸直时向前移动,屈曲时向后移动; 在膝

3、关节旋转运动时,半月板固定于股骨上,并随其一同在胫骨上运动, 一侧向前移动,一侧向后移动。,阴影部分为胫骨平台,白色为半月板,半月板在膝关节屈伸旋转运动中与胫骨平台位置关系,半月板损伤机制,研磨力量是产生半月板破裂的主要原因,产生半月板损伤必须有三个因素: 膝半屈-半月板移位 重力挤压 内收或外展、和旋转力量,非接触性暴力:运动中加速或减速时变换运动方向时、跳跃落地时 接触性暴力:外翻、内翻、过伸位加上旋转 过劳伤 特点:内侧多于外侧,青壮年居多,男女比例1.15:1,半月板损伤机制,临床表现,症状 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膝关节交锁-弹响 膝关节失稳感-打软腿,体征 关节间隙压痛 股四头肌萎缩

4、 浮髌试验、McMurray征、膝研磨试验、Turner征(内侧半月板损伤出现内侧皮肤感觉异常),肿胀-积液,麦氏征:疼痛,突出,弹响,膝研磨试验或Apley试验,辅助检查,X-Ray 造影 高频超声,辅助检查,MRI分级 0级 正常半月板,均信号,形态规则 I级 不与半月板关节面接触的灶性信号增高影 II级 半月板内线性高信号,可延伸至外缘,但未达到关节面 III级 高信号到达关节面 IV级 半月板碎裂成多块向关节腔内移位,辅助检查,关节镜-诊断、治疗同时进行(金标准),斜裂 纵裂 层裂 桶柄样裂 横裂,损伤分类,半月板桶柄样损伤,正确分类指导半月板损伤治疗方案和预后 水平撕裂容易形成半月板

5、囊肿 纵向的垂直撕裂易演化成桶柄样损伤 斜线撕裂可局部形成活瓣,易发生嵌顿,损伤分类,注意联合损伤鉴别,损伤暴力大时往往合并以下损伤: 韧带断裂:侧副韧带、交叉韧带等 髌骨脱位 关节软骨损伤,鉴别诊断,交叉韧带损伤 侧副韧带损伤 关节游离体 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慢性滑膜炎 半月板囊肿,保守治疗指征,红区纵裂 10mm的稳定半月板撕裂 50%垂直厚度的不完全撕裂 深度3mm的横形撕裂 无交叉韧带等损伤 无症状的退变撕裂,保守治疗,急性期抽出关节积液,棉垫加压包扎2-3周,石膏或支具制动,指征: 膝关节伸直受限,交锁,肿痛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切除 面积减少50%,应力增加3倍

6、以上,加速退变,切除后可有纤维软骨增生替代 只切除不稳定引起症状部分、尽量保留,手术治疗,缝合修整手术-成功率56%-100% 红白区/红红区 运动损伤 年轻患者(1cm 纵型撕裂,损伤,修整,康复,移植 失败率50% 开展时间短 受尺寸、储备、手术技术、康复等制约,手术治疗,半月板修补术后的康复,关节镜手术后,并不意味着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只标志着功能恢复的开始,没有严格的康复锻炼,手术效果难以体现,需严格按计划进行训练。,早期-炎症反应期(0-1周)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负重;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中期(2周-1月)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

7、能力及稳定性;开始恢复日常活动 中后期(1月-2月)目的:加强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 后期:(2月-3月)目的:全面恢复日常活动,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逐渐恢复运动。 恢复运动期:(3月后)目的: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半月板修补术后的康复,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逐渐负重,踝泵练习,中医治疗,中药外敷 大黄、三七、乳香、没药、白芷、血竭、三棱、莪术等,中医治疗,练功疗法,古称“导引” “按跷”,主被动运动相结合 股四头肌主动收缩提供稳定;推按髌骨预防粘连,中医治疗,刺法、灸法、温针灸 膝阳关、犊鼻、血海、阳陵泉、阴陵泉、曲泉、梁丘、足三里、阿是穴等,中医治疗,中药薰药 TDP+止痛散,半月板损伤预后,损伤部位 破损情况 治疗方式 合并损伤 患者年龄,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