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血相关知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76077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输血相关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安全输血相关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安全输血相关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安全输血相关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安全输血相关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输血相关知识.(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输血相关知识,昌吉州人民医院 韩建红,输血de历史,著名的英国生理学家、妇产科医生布伦达尔1818 年 9 月 26 日完成世界上首例有完整记载的人与人之间的输血 ,但病人两天后死亡。在此之后继续进行的 9 例输血中 , 有 5 例获得成功 ,4 例仍然被死神夺去了生命。,输血de历史,1900 年 , 维也纳大学的血液学专家兰特斯坦纳发现了 ABO 血型,逐渐懂得 A 型血不能输给 B 型血的人 ,B 型血也不能输给 A 型血的人 ,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人 ,AB 型可以接受任何一种类型的血。由于兰特斯坦纳的发现对安全有效地输血具有划时代的杰出贡献 , 因此他获得了1930 年的诺贝尔医学

2、奖 , 并赢得“血型之父”的美称。,输血前de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红蛋白(HGB) 红细胞压积(HCT)+ 血小板(PLT) 白细胞(WBC)等 2、血型(BG) ABO血型、Rh(D)血型 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等 4、输血四项:艾滋病抗体检查(HIV)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梅毒血清学试验(TRUST) 丙型肝炎抗体检查(HCV),什么情况下输血?输什么?,1、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只输液,不输血 2、失血量达血容量的20%50%时,输液和输红细胞 3、失血量达血容量的50%100%,输液加输红细胞和白蛋白 4、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输血小板、血浆

3、和冷沉淀 5、失血量大且有进行性失血的休克病人可输部分全血 6、血容量已被纠正的失血病人输红细胞,输血指南,一、浓缩红细胞:血红蛋白70g/L. 二、血小板:血小板计数 50109/L,有不可控出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者。 三、新鲜冰冻血浆:PT或APTT 正常1.5倍、输入大量库存血(相当于自身血容量)、有先天性或获持性凝血功能障碍、对抗华法令等。 四、全血:急性大量失血休克者或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回输自身全血据患者血容量决定。,输血指南,五、洗涤红细胞:用于避免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份(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

4、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和陈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患者。 六、机器单采白细胞悬液:主要用于中性粒细 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5109/L)、并发细菌感染且抗菌素治疗难以控制者,充分权衡利弊后输注。 七、冷沉淀:用于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缺乏症患者,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因子浓缩剂。,全血并不全,全血:血液中的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只对红细胞有保存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是红细胞,其疗效与红细胞相似,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是短命细胞,很难保存,全血在4保存一天后,粒细胞即丧失功能;血小板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42保存对血小板有害,血小板在全血内保存12小时丧失大部分活性,保存

5、24小时丧失全部活性;凝血因子和不稳定,保存1一3天活性丧失50%,因子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因子保存35天活性也损失50%;比较稳定的是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什么是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它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一直向世界各国呼吁“医疗用血采用无偿献血”的原则。,提倡无偿献血,提倡无偿献血,无偿献血de益处,刺激骨髓提高造血功能; 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 加速新陈代谢,延年益寿

6、; 一人献血,全家收益(无偿献血800ml可终身免费用血,其父母、配偶、子女免费享用献血等量用血); 减少疾病感染机会,达到安全用血目的; 节约资源,造福人民;,提倡成分输血,成分输血的定义: 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供血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成分输血de优点,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各地应积极推广。,血液de种类,1、浓缩红细胞(CRC) 2、少白细胞红细胞 (LPRC) 3、红细胞悬液(CRCs) 11、普通冰冻血浆(FP) 4、洗涤红细胞 (WRC) 12、冷沉淀(Cryo) 5

7、、冰冻红细胞(FTRC) 13、全血 6、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PC1) 7、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PC2) 8、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GRANs) 9、新鲜液体血浆(FLP) 10、新鲜冰冻血浆(FFP),成分输血红细胞(1),成分输血红细胞(2),6年轻红细胞,这种制品是由平均年龄约30天的红细胞和较多的网织红细胞组成。常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这种红细胞输入人体后存活时间比普通红细胞长,携氧能力比一般红细胞强,是需要长期输血患者最为理想的血制品。该制品主要用于长期输血患者,如地中海贫血、严重的再障等,以便延长输血间隔,减少输血次数,延缓继发性血友病的发生。该制品制备后需立刻输注,不宜长期保存。

8、因制备成本较高,目前在我国尚难推广使用。,成分输血血小板,成分输血白细胞,成分输血白细胞,成分输血血浆(1),成分输血血浆(2),成分输血冷沉淀,输 血 程 序,用血程序: 有输血指征告知患者(医患签订输血同意书,保存10年)检查输血四或五项(有输血史、妊娠、多次输血者需进行抗体筛查)执业医师开具输血医嘱护士核对受血者输血资料齐全注册执业护士分别采集血型、血交叉标本送输血科注册执业护士与检验师核对标本及申请单无误双方签字输血科行交叉配血合格 填写交叉配血记录单 通知取血注册执业护士与检验师双人核对无误签字;,输 血 程 序,特殊血输血程序: 对于需要: 小剂量浓缩红细胞 Rh阴性血 机单采浓缩

9、血小板 洗涤红细胞 冷沉淀 全血 必须先提前通知检验科备血;,填写真实、完整、无空项; 字迹清晰、不得涂改; 明确输血目的; 住院医师与主治医及以上医师双签名,科主任审核签名;,输血申请de填写要求,血标本采集与送检de注意事项,注册护士采集标本:血型、血交叉分别采集,双人核对;(两种以上方法核对病人身份) 询问输血史、有无输血反应史等; 严禁在静脉输液通路上采集血标本; 采血量为:2ml/管; 血标本、输血申请单由注册执业护士送达输血科与执业检验员核对无误后登记签字;,取血时de注意事项,一、配血合格后,由注册执业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二、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查取血单与交叉配血单患者

10、信息与血袋上的血液信息,包括:床号、姓名、年龄、性别、科别、住院号、血型、供血者血袋编码、血型、血液成分、采血日期、有效期、配血试验结果、血液外观和内容物等,信息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后发出。 三、取血时必须使用取血专用保存箱。,三、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发不取: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血袋有破损、漏血;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四、血液发出后不得返回。,取血de注意事项,输血时de注意事项,1.血液制剂转运时应使

11、用专用取血箱,置于室温下不能超过30分钟,从发血至输血结束每袋血最长不超过4小时,且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2.血小板与冷沉淀取回要立即输入,滴速以患者最大耐受程度为宜 . 3.输血前将血袋轻混匀,勿震荡(血小板除外)、勿加温或冰冻,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4.每袋血输入前后用生理盐水冲输血管道,必要时更换输血器。 5.输血先慢后快,输血初15分钟要缓慢滴入,20d/min,密切观察无反应后按医嘱调节速度,注意观察输血全过程,一旦发生不良反应立即启动“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血袋送至输血科,并详细记录。 6.输血结束后血袋在输血科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核对 。,输血其它注

12、意事项,血液制剂加温时注意温度不可过高32即可,最好使用血液专用加温器;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最好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 凡输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凡遇有下列情况必须作抗体筛选试验: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输血后de评诂,输血完毕后,临床医生要对患者进行一次输血后的评诂; 方法是输完血制品后的数小时

13、进行检测血液成分的含量测定; 对于未达到预期疗效的应查找原因;,输血不良报告单de填写,血制品输入时,如遇患者出现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注; 通知输血科人员对其血制品和交叉配血试验进行重复检查; 将处理过程及结果写入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血制品及输血装置妥善保留备查;,输血反应及处理,发热输血反应:最常见,属即发反应。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发生,体温升高1以上,表现为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出汗、皮肤潮红(多无寻麻疹等,与过敏反应鉴别)、多无血压下降(与溶血性输血反应鉴别点)。主要由于异体血浆内含有抗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或血液、输血用具被污染所致。处理予解热止痛药,抗组胺药,减少或停止输

14、血。,输血反应及处理,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严重的并发症,有即发性和延迟性2种。表现为发热、发冷、,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降低、贫血、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下降、血浆呈红色、尿隐血试验阳性、手术区渗血、黄疸、胸背痛(与细菌性污染反应,过敏反应的主要鉴别要点)。见于输入ABO血型不符或RhD血型不符或含有不规则抗体等血液或输血时同时输入低渗液体等。处理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抗休克,防治ARF和DIC,必要时考虑换血治疗,血液透析等,再输血时严格交叉配血。,输血反应及处理,过敏反应: 主要表现为寻麻疹(与溶血性输血反应,细菌性污染反应鉴别点),也可以出现发热、发冷、严重时也可以出

15、现出汗、皮肤潮红、血压下降、休克等。主要由于输入血液,血浆蛋白和血液成分制品含有IgA抗体或受血者体内已存在相应的IgE抗体。处理予立即停止输血,抗休克、使用抗组胺药,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必要时插管,气管切开等抢救处理。,输血反应及处理,细菌性污染反应: 大多数发生在输血期间(与一般的感染相鉴别),也有发生在输血后,如输完血小板后1-3小时内。主要表现为发热、发冷、恶心、呕吐、腹泻、血压下降、休克(症状类似感染性休克)、DIC、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原因主要由于各环节细菌污染了血液,献血者处于菌血症状态,血液制品保存不当等。处理抗感染,可用糖皮质激素,抗休克治疗,对症处理。,结束语,安全输血是输血工作永恒的主题,质量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医务人员须牢记,我们在安全输血的路上肩上扛着生命的蓝天!,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