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梁施工方案课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76070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梁施工方案课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现浇梁施工方案课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现浇梁施工方案课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现浇梁施工方案课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现浇梁施工方案课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浇梁施工方案课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梁施工方案课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科学城火村桥及发祥路工程火村中桥现浇肋板梁施工方案编制单位: 审批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技术负责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一、火村桥肋板梁工程概况:1、火村桥连续肋板梁为(27.32+27.32)m两跨现浇混凝土梁,与河中线交角为72.104,桥面宽43m,现浇梁纵向肋梁高度为1.01.8米,在Z1轴Z2轴梁肋下拱纵向竖曲线半径为42050.1m,Z2轴Z3轴梁肋下拱纵向竖曲线半径为46213米。肋梁宽0.8米,梁肋净间距为2.4米,桥面厚度为20cm,横向悬臂为1.9米。顺桥向设两道后浇带,其宽度为100cm。2、肋板梁的主要工程量见下表:肋板

2、梁主要工程数量材料类型橡胶支座I级钢筋40#砼II级钢筋其他钢材单位个tm3tt数量260.312503772.35二、施工方案及施工流程 肋板梁为一联两孔,采用在桥位处搭设满堂支架,全幅一起施工的现浇施工方案。支架搭设详见现浇肋板梁支架模型图,施工流程见肋板梁施工工艺流程图。1、支架地基处理施工方案:火村桥桥面标高变化比较平缓,平均标高为17.32米,现有地面标高在15.817.5米之间变化,需要对现有的土方挖除,达到门式支架基底设计标高。最高的门式支架为1.93米,门式支架基底标高=17.32-1.8-1.93-0.6=13.0米。河涌改道后,彻底清理河道支架搭设范围内的松土、淤泥,然后在

3、平整压实的基础上抛填片石,(为防止被地下水浸泡),片石抛填厚度为1米,抛填标高为12.0米,片石上铺设1米厚中砂,中砂表层铺设0.1米厚C10砼。河坝与支架基底之间挖好集水坑,配备好抽水机,随时抽水,防止地下水浸泡支架基底。2、支架搭设施工方案:用门式支架组合搭设,根据地面标高和梁底设计标高,梁肋下采用2榀193cm高的门架交错布置,面板下采用一榀193cm和一榀93.4cm高的门架组合布置。3、模板施工方案:现浇肋板梁的底模、侧模均采用竹胶板制作。4、钢筋施工方案:钢筋骨架采用按图在加工房加工,运至施工现场绑扎的方法施工。5、梁砼施工方案:现浇梁砼采用商品砼,进行现浇梁浇注时,在Z1轴、Z3

4、轴分别配备1台汽车泵,浇注时先浇注肋板,从中间向两头浇注(Z2Z1、Z2Z3)梁肋部分分两次浇注,梁肋浇注完毕后再浇注面板。本工地商品砼采用南围建材有限公司萝岗分公司砼,距本工地大约有8KM,搅拌站规模比较大,砼罐车比较多,浇注肋梁砼时计划每台汽车泵配备8台罐车, 6、后浇带施工方案:后浇带的支架及模板与其它面板的支架及模板设置相同,因此可以提前立支架、模板。等现浇梁砼浇注完10天后在浇注后浇带。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整个现浇梁包含后浇带在内的横向钢筋全部连通,因此后浇带的钢筋需要提前绑扎完毕。后浇带的砼收口两侧纵向采用铸铁箅子阻拦砼,具体设置见大样图。三、主要施工步骤: 1、支架搭设: 在经过处

5、理并经验收合格的地基上,根据对肋板梁的自重和其他各种荷载计算,初步拟定顺桥纵向肋板按照0.6米间距布设91排门架。面板及翼板底按照0.9米间距纵向布置61排门架。根据设计计算的门架间矩,按顺桥向铺设525200cm的木垫板或枕木及木垫枋,门架下端用可调底座置在垫板上或木枋上,安装时必须将门架调成水平标高一致。按“一连三”即“三体连结”。用门架体系构件的斜拉杆(又名剪刀撑)安装作基本定位,用48mm的建筑脚手架用钢管和扣件按扫地杆的要求将底层门架的下脚固定,然后用门架连接棒插入连结逐层往上搭设至设计高程。搭设门架时,每接长一榀门架,必须在两侧及时安装剪刀撑,在各层各跨的门架之间,其两侧必须安装剪

6、刀撑加固支撑侧面和平面方向。剪刀撑的各位置上都要求设水平系杆,为了不使水平各杆产生变位,要将其末端顶在坚固附着物(如桥台、墩柱及盖梁)上或与斜撑并作,使支撑结构整体联系得到加强,形成一体化。支架两侧设置拦杆(扶手)作为安全设施防止物件坠落。 使用门式钢支架的尺寸规格:a 高193.0cm 宽121.9cm 斜支撑219.8cmb 高93.4cm 宽121.9cm 斜支撑192.8cm2、满堂门式支架预压方案:门式支架预压的目的主要是消除支架间的非弹性变形量和地基沉降量,通过预压对门式支架的稳定性进行检验,同时通过在预压过程中的沉降观测获得支架间的弹性变形量。弹性变形量是无法消除的,因此在预压结

7、束调整底模标高时应在设计高程的基础上加上弹性变形量,从而达到控制梁体底面高程的目的。门式支架预压拟采用堆载砂袋的方法进行,预压重量按梁体的1.2倍进行堆载,预压前先将底模标高调整到梁底设计标高位置,在底模上按左、右幅断面设置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设置完即进行堆载预压此时高程为H1,在堆载的过程中,每天堆载施工前和当天堆载结束后进行二次沉降观测,其间如沉降量出现异常波动时应停止堆载,当波动趋于稳定时才可以进行。当堆载重量达到梁体的1.2倍时,每天进行一次沉降观测直至前后两天的沉降趋近于零时,堆载预压才算完成。此时的高程H2于预压前的高程H1的差值为非弹性变形和弹性变形量之和,当预压在底模上的重量

8、卸载后,底模标高会出现升高的现象,此时高程H3与卸载前的高程H2的差值为弹性变形量。通过1.2倍的梁重的堆载预压,检验了门式支架的稳定性,获得了满堂支架的弹性变形量达到预压的目的。3、支架上木托梁、木格栅和底模安装: 用1010200cm、的木枋横向布置于门式支架可调顶托上,作为首层木承梁。 肋板上用1010200cm的木枋格栅作为次层木承梁纵向布置于托梁上。肋板上格栅间距按30cm间距设置,面板上格栅间距按照60cm间距设置。支架搭设完毕,在木枋格栅上铺设胶合板,然后在模板上铺垫砂袋,进行满堂支架静载预压,砂袋重量按梁体重量的1.2倍控制, 静载预压时间以支架日沉降量趋于零时为准,静载预压期

9、间每日应进行沉降观测。在支架上浇筑肋板梁,在施工时和卸架后,上部构造要发生一定的下沉和产生一定的挠度, 为使上部构造在卸载后能满意地获得设计规定的外形,因此支架立模高程应计入预拱度和落地支架弹性变形的影响,以确保肋板梁的设计标高。根据支架预压得出的弹性变形量,在支架立模完工后进行水准抄平时,将弹性变形量加入设计标高内作为沉降预留值。由于肋板底面为变截面,为保证肋板梁的外观线条圆顺,根据梁高按在半径为42050.1m、46213米的圆曲线变化的特征,在立模水准抄平时,每5m设一断面,严格控制梁底模标高。4、底模、侧模板安装: 底模构造采用横、纵木枋托模板的结构,支架在木工加工房预制,运往施工现场

10、拼装的方法施工。侧模横枋按100cm的间距排列,1.8cm厚的酚醛树脂胶合板用铁钉钉于横枋上,侧模横向每1米的间距设上下两道拉杆。5、满堂支架受力计算及地基受力计算;以全幅一起施工进行计算。式支架受力计算:箱梁恒重量125026KN/m3=32500KN底模重量(底模重量8.0KN/m3)54.64430.0188.0KN/m3=338KN侧模重量(侧模重量8.0KN/m3)(1.0+1.8)54.64130.0188.0 KN/m3=286.5KN 侧模方木重量(方木重量8.0KN/m3)侧模方木间距为0.4米54.641 (1.0+1.8)21320.018.0 KN/m3=159KN 模

11、板底支承方木重量(方木重量8.0KN/m3)肋板下支撑方木(54.646+54.640.62)130.018=530KN面板下支撑方木(54.644+54.640.92)140.018=381KN方木重量=530+381=911KN人和运输工具在模板上行走时的荷载54.64430.15KN/m2=352.4KN振动砼产生的荷载a、计算支架承载力时取1.0KN/m254.64431.0KN/m2=2350KNb、计算模板下支承方木承载力时取2.5KN/m254.64432.5KN/m2=5873.8KN倾倒砼时产生作用于模板的水平荷载时取4.0KN/m254.64434.0KN/m2=9398K

12、N支架重量计算:a、 肋板下门架重量0. 1429113=331.2KN面板下门架重量(0.141+0.11)1468=228KNb、支架重量 331.2+228=559.2KN门式支架承载力验算:荷载组合1+2+3+4+5+6+7+8P=32500+338+286.5+159+578+352.4+2350+9398+394=46294.9KN最底层支架承载力(门式支架容许承载力Q容=50KN)Q支架=46294.9KN/(91213+6114)=14.4KNQ支架=14.4KNQ容=50KN支架满足承载力要求。横向木枋、纵向木枋受力计算(肋板),地基受力计算:木材弹性模量E=910Mpa=1

13、2Mpa=1.9Mpaf/1=1/100EI2=910106 0.10.1/12=75KN/m荷载分析:a肋板砼荷载重:(1.8+1)254.640.826/(54.640.8)=36.4KN/m2b模板荷载: 0.55 KN/m2c施工荷载: 1.50 KN/m2d震动荷载: (2.50+4.0)KN/m2荷载组合:强度荷载验算组合a+b+c+d=45KN/m2纵向木枋验算:木枋采用1010200cm的方木,纵向木枋间距30cm,横向木枋间距为60cm。q1=450.3=13.5KN/m 内力计算: M1=0.1q1L12=0.113.50.32=0.121KN.m强度验算W=1/6a3=1

14、/6100=166000mm31=M1/W1=0.121106/(16.6104)=0.73Mpa=12Mpa Q1=0.607q1L1=0.60713.50.3=2.45KN1=1.5Q1/A=1.52.4510310000=0.4Mpa=1.9Mpa挠度验算f1=0.644q1L4/(100EI2)=0.64413.50.64/(10075)=0.2mmf= 1.5mm 横向木枋验算:横向木枋采用1010200cm的方木,间距60cm。荷载计算q2=450.6=27KN/m 内力计算: M2=0.1q1L12=0.1270.62=0.972KN.m强度验算W=1/6a3=1/6100=166000mm32=M1/W1=0.97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