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474926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 摘要:从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两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模型,以第一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2013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1个城市的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进行评价,基于综合评价得分将各个城市分为四类,并对每类城市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若干发展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 竞争力 因子分析 一、引言 物流是电子商务交易达成的重要保障,也是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撑,科学评价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状况,对摸清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的竞争优势与不足,加强区域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有重要意义。 对于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

2、力评价研究,目前国内还处于初步阶段,但针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较多。王圣云选取了物流区位、硬环境、软环境和经济条件四大类要素,对省级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李虹从物流环境、物流供给、物流发展以及物流竞争潜力四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金芳芳等从物流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两个维度对长三角主要城市的物流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从实力和潜力两个维度,构建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第一批21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 二、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内涵 电子商务主要分为B2B和B2C两种模式,对

3、于 B2B电子商务物流主要依托传统的物流体系进行,B2C即网络零售是目前电子商务物流研究的重点。由于物流配送主要是针对网络零售,因此,本文的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特指B2C电子商务物流。作为区域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电子商务物流是针对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特别是网络零售市场而提供物流活动体系。在物流竞争力评价上,区域电子商务物流侧重于物流对电子商务活动支撑与保障能力。 (二)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遵循数据的可获得性、可比性、综合性的基础上,本文从物流实力和潜力两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实力指标 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实力是

4、指区域现实所拥有的电子商务物流资源和能力,与该区域的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率密切相关。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保障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质量和提升效率的前提,仓储、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是电子商务物流的三大核心环节,因此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仓储、干线运输和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基于数据可得性,选取境内仓储设施面积和境内公路通车里程作代表。 产业规模。从B2C物流配送情况来看,快递业务量及快递业务收入是衡量B2C物流产业规模的核心指标。 产业效率。从快递业务收入占 GDP 比重、人均收发快递数量来衡量区域物流业效率,分别反映快递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该地区快递业服务需求满足能力。 2

5、.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潜力指标 不同区域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后劲存在差异,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潜力就是反映该区域未来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可持续性,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发展水平、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以及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速度密切相关。 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需求也会越大,本文选取区域人均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经济发展水平。 互联网发展水平。电子商务物流特别是物流信息化离不开互联网的有力支撑,本文以电信业务总量和宽带用户数两个指标为区域互联网发展水平的代表指标。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电子商务物流业规模大小受到电子商务整体发展水平的影响,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6、越高,对物流会有更多的需求,因此,本文选择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和网络零售额两个指标来衡量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速度。除了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影响外,区域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对该区域电子商务物流业的未来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本文选择快递业务量增长率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速度。 三、实证分析 (一)指标获取及标准化处理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是我国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缩影,其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具有代表性,本文选取第一批21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及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等获取2013年的相关指标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二)进行因

7、子分析 1.因子分析适应性检验 首先对上述变量运用SPSS进行KMO 测试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统计量观测值为355.266,由于概率P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相关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性差异,同时,KMO 值为0.720,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提取公共因子 根据相关系数矩阵,通过计算特征和方差贡献率,显示提取三个因子累计方差率就达到了84.8%,已将原始数据中的绝大部分信息提取出来了,所有指标综合成F1、F2和F3。旋转后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显示:第1主因子在宽带用户数、电子商务交易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递业务量、人均快递业务收入、

8、电信业务总量、人均GDP等变量上具有较高载荷,该因子反映该区域电子商务物流实力,以及经济发展和电子商务发展对未来物流市场的需求规模;第2主因子在快递业务收入占GDP比重、快递业务收入、网络零售额等指标上具有较高载荷,前两个指标反映了产业效率,第三个指标反映了网络零售发展水平;第3主因子在快递业务增长率指标上具有较高载荷,主要反映了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速度。 3.计算因子得分并排序 采取回归分析法估算3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并根据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提取公共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将各公共因子得分进行加权汇总,按总得分的多少进行排序,以反映各城市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的差异,得分及排名如表2所

9、示。 (三)聚类分析 从21个城市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综合得分来看,不同城市之间呈现较大差别,可依据综合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利用 SPSS 的K-均值聚类法,将21个市的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竞争力强的城市广州和上海。广州市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广州市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给电子商务物流业提供强大的支撑,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实力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另外,上海市的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综合得分为1.28138,排名第二,虽然比广州低,但比其他城市仍然高出较多,其电子商务物流产业效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第二类是竞争力较强的城市北京、成都、杭州、苏州

10、、武汉、天津、重庆、南京、福州、青岛、宁波、南宁、哈尔滨、昆明、郑州等 15个城市。这类城市数量占研究对象的绝大部分,在第1主因子得分上差距不明显,但从整体看,这类城市的信息化程度和物流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未来物流需求较强。 第三类是竞争力一般的城市长春、银川,这类城市的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实力与未来潜力一般,都需要尽快增强物流实力和挖掘发展新潜力。 第四类是物流竞争力较弱的城市厦门、汕头。受制于区域的经济总量和电子商务总量的规模偏小,未来电子商务物流市场的需求潜力有限,导致对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的支持较弱。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两个维度,结合电子商务物流特点,构建

11、了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首批21个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各城市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由于电子商务的跨区域(城市)交易特点,只有各区域(城市)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力的整体提升,才能更好的服务本地区和全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为此,提出各类城市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建议: 第一类城市广州和上海市是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实力和潜力强。在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过程中,承担两方面功能,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物流支撑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的铁路、航空、海运等方面优势,打造海、陆、空一体化的电子商务物流枢纽;另一方面,应从整个长三角和珠三角

12、区域的视野,支持区域内专业化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区域电子商务物流协同,提高区域电子商务物流效率。 第二类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关支撑产业发展较好。这类城市可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尽快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例如郑州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首批五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E 贸易试点业务、郑欧班列、航空港建设等已跃居全国领先水平,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轮廓已基本形成,应重点完善陆空国际物流支撑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国际物流、区域分拨等物流业态,建立起跨境电子商务包裹集货运输体系。 第三类城市其电子商务物流竞争实力和潜力相对

13、较弱,可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利用块状经济比较发达的特点,重点发展专业性的电子商务物流节点。如长春打造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节点,银川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节点等。 第四类城市厦门和汕头,本地经济总量和电子商务发展规模较小,对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的支持较弱。该类城市应充分整合与利用社会化物流资源开展电子商务物流服务,鼓励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 金芳芳,黄祖庆,虎陈霞.长三角城市群物流竞争力评价及聚类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9):183- 187. 2 王圣云,沈玉芳.我国省级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及特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 ( 10):104- 110. 3 金凤花,李金喜,孙磐石.基于场论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及聚类分析J.经济地理,2010 ( 7):1138- 1143. 4 高秀丽,王爱虎.区域物流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15 ( 4):41- 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