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沉郁与飘逸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474836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沉郁与飘逸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十二沉郁与飘逸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十二沉郁与飘逸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十二沉郁与飘逸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十二沉郁与飘逸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二沉郁与飘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沉郁与飘逸(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学原理 第十二章 沉郁与飘逸,中国文化史上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 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 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中国文化史上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沉郁的文化内涵:儒之“仁”,对人世沧桑深刻的体验和对人生疾苦的深厚的同情,审美意象大风格的代表: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

2、犹哭声。 (新安吏)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新婚别),沉郁的文化内涵,儒家哲学:以“仁”为核心的情感哲学 蒙培元:“仁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同情、人间关怀之情,是一种人类之爱,即孔子所说的泛爱众、爱人 。” 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沉郁的文化内涵,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唐五代词,不可及处正在沉郁。” “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 “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

3、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之一)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哓莺。 玉钩褰翠幙。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之三),陈廷焯评:“如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无限伤心,溢于言表。又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凄凉哀怨,真有欲言难言之苦。”,周邦彦:菩萨蛮,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望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陈廷焯评:“上半阕云:何处望归舟,夕阳江上楼。思慕之极,故哀怨之深。下半阕云: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哀怨之深,亦忠爱之至。”,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鶗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

4、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伴我,醉明月?,陈廷焯评:“沉郁苍凉,跳跃动荡,古今无此笔力。”,沉郁的审美特征,沉郁的审美意象,有两个特点。 1,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 2,人生的悲凉感,历史的苍茫感。,沉郁的审美特征: 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 由对人和天地万物的同情、关切、爱所引起,升华成为温厚和平的醇美的意象。,李纲:“子美之诗凡千四百四十余篇,其忠义气节,羁旅艰难,悲愤无聊,一寓于此。” 江

5、盈科:“兵戈乱离,饥寒老病,皆其实历,而所阅苦楚,都于诗中写出。” 韩愈题杜子美坟:“怨声千古寄西风,寒骨一夜沉秋水”,哀怨郁愤的意象和风格源于“风”(诗经)、“骚”(楚辞) 陈廷焯:“不根柢风骚,乌能沉郁?十三国变风,二十五篇楚词,忠厚之至,亦沉郁之至,词之源也。”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沉郁的审美特征: 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屈原: 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九章惜诵)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曾嘘唏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离骚)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九

6、章哀郢)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九章悲回风),沉郁的审美特征: 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朱熹评:“愤懑而极悲哀”,“读之使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已”,古诗十九首: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涕裳衣。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沉郁的审美特征: 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钟嵘评:“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魂,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温厚和平,“哀而不伤”的“醇美”: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

7、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落花,蜻蜓飞上玉搔头。(刘禹锡,春词),沉郁的审美特征: 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沉郁的审美特征: 人生的悲凉感,历史的苍茫感,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纪昀评:“前四句疏疏洒洒,后四句忽变沉郁,魄力极大。”,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

8、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无名氏,菩萨蛮)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无名氏,忆秦娥),沉郁的审美特征: 人生的悲凉感,历史的苍茫感,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鲁迅,孔乙己),沉郁的审美特征: 人生的悲凉感,历史的苍茫感,飘逸的文化内涵:道之“游”,“游”的涵义: 1,人的精神从一切实用利害和逻辑因果关系的束缚中超脱出来 2,

9、人与大自然的生命融为一体 庄子:“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宗大本,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游”(精神境界) “逸”(生活形态) “逸民”,“以天下为沉浊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庄子天下) 魏晋名士:“嗤笑徇务之志,崇盛忘机之谈”,追求“逸”的人生(“清逸”、“超逸”、“高逸”、“飘逸”),飘逸的文化内涵:道之“游”,审美意象大风格的代表:李白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10、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更复还?,评:“太白诗飘逸绝尘”(苏轼),“白之歌诗,豪放飘逸”(王安石),飘逸的审美特点,庄子之“天乐” 雄浑阔大 意气风发 清新自然,飘逸的审美特点:雄浑阔大,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陵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而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庄子齐物论) 荒荒

11、油云,寥寥长风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天风浪浪,海水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2、,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飘逸的审美特点:雄浑阔大,飘逸的审美特点:意气风发,李白: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

13、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飘逸的审美特点:清新自然,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王右军)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任华评:“俊逸” 杜甫评:“白也诗

14、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叶毓中:美人捲珠簾,叶毓中:夜来风雨声,书画里的飘逸,书法艺术 代表人:张旭(“张颠”)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饮中八仙歌)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李欣,赠张旭) 阆风游云千万朵,惊龙蹴踏飞欲堕。更睹邓林花落朝,狂风乱搅何飘飘。有时凝然笔空握,情在寥天独飞鹤。有时取势气更高,忆得春江千里涛。(皎然,张伯高草书歌),“初、盛唐的飞天,是青春和健美的化身。她们面容饱满而气度洒脱,形貌昳丽而气势流走,婉转的舞姿纯熟优美,让人仿佛觉得他们轻柔健康的躯体内奔流着血液的潜流,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充满活力,风度不凡。”(杜道明:盛世风韵),The End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