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类及答题技巧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474693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类及答题技巧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类及答题技巧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类及答题技巧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类及答题技巧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类及答题技巧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类及答题技巧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类及答题技巧讲解(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类及答题技法综述来源:三人行中学语文论坛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应对方略从文章的体裁看,都是有文化内涵、有较高文学品位的散文;从考点的设置看,始终紧扣对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贴近生活,富有人文性。答题的总体要求是对(准确切题)、全(全面完整)、好(语句通顺)。高考卷出现的三类题型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是什么”或说“写什么”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三是审美鉴赏性试题。这类题型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风格,进而进

2、行富有个性的鉴赏。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进行赏析。一、品鉴字词题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基本思路围绕主旨,结合语境;指代性词语,明确化;修辞性词语,本义化;概括性词语,具体化;抽象性词语,直白化;经典例题(1):05年高考一日的春光 14.“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答案】“吞咽”的含义:尽情地享受。(释词)这里用通感(或移就)的手法(手法)表达了在冬末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效果或情感)思路导引:释词含义+手法(修辞)语句要表述的意思(

3、有时含感情)(表达效果“为什么好”)(一)理解句中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二)题目中词语(文章标题)的含义提问方式:经典例题(1): 21( 一朵午荷21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4分) 答:4分)答: 明指“我”欣赏池荷的时间; 暗寓荷的生命状态,虽已由“喧哗”走向“寥落”,“将谢而未谢” ,但它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唱,在“我”心中永远是“盛开的”。经典例题(2):请结合文本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答: 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实写铁铃铛虚写爸爸, 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 铁铃铛寄寓了勉儿与爸爸之间的深厚情感。思路导引:首先思考该词明写什么,暗寓什么,实写什么,虚写什

4、么;其次思考词语的象征义把握该词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结合现代文阅读十题型命题类型一)(三)理解题目为什么要以此为题或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提问方式2:本文原题为“”你认为原来的题目和现在的题目哪一个更好一些?请说明理由经典例题:叶倾城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22本文原题为“马在走路”你认为原来的题目和现在的题目哪一个更好一些?请说明理由。答:现在的题目更好一些。答题要点:意思更明白,更能彰显文章主旨;语意双关,更有韵味;更有情感性,更具冲击力。(每点2分)答题(要点) 文眼,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人物或主题的象征作用结构上线索作用 修辞作用(比喻、拟人、引用、仿辞等) 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或象征义。文

5、章标题的理解或赏析一般来说重点也是对词语的理解,即使是短语,也要从理解词语着手。同时要掌握标题的意义和作用: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有的标题有比喻作用;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理解或鉴赏标题时,一是要分析词语,二是要注意修辞,三是要注意虚实,四是要联系全文内容和结构,五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做到了这几点,也就不难了。设问方式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含义或作用。小说题目的作用熟悉小说标题的作用:A是小说的线索(如药项链);B表现人物(变色龙);C概括事件(陈涣生上城);D突出主题(有钱

6、无钱)特别要留意一语双关的标题,注意它隐藏的意思,分析它是怎样表现主题的。经典题例:大道145号这个标题的作用。(5分)参考答案:设置悬念。这个地名激发了科比及其妹妹对那里的美好想象,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引人入胜。是小说的线索。幸福大道145号贯穿全文,文中有八处提到此名。推动情节发展。情节的发展都与幸福大道145号相关。科比获知并记下这个地名给那里的父亲写信想象那里的美好暗自去寻找那地方发现那里是监狱,获知父亲是罪犯隐瞒真想,迎回服刑的父亲成才后请求改监狱名为幸福大道145号。突出人物。此题此名维护了一个囚犯父亲在孩子们心中的美好形象,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突出科比坚强善解人意的性格。突出主

7、题。此题突出了主旨,亲人间的爱是锁不住,它可以扩展到所有人。(四)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含义题型说明:此类词语多为名词、代词等词语,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把握其内涵。经典例题:自然15标题“自然”与第四段中加点“自然”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 答:标题“自然”是指万事万物构成的物质世界,在作者看来,自然与人有一种精神上的相通性,总是会染上精神的颜色。而第四段中加点的“自然”是指作者对“荒野”世界的感受:不事雕琢,与人的本性具有同样的美丽。(导学案第四题15小题)。(结合现代文阅读十题型命题类型一)品鉴字词题小结1.在语境中解词,这是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2.准确

8、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这是基础。3.分析词语的修辞义,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这是重点。具体来说要做到四关注:1.关注内部信息2.关注外部信息3.关注修辞(有时是词语的特殊用法)4.关注情感二、文中重要句子题设题模式总述1、 句意理解型.理解下面几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结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作用剖析型 :”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3、艺术赏鉴析型:赏析“”这句话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请以第几段为例,从加以赏析。4、情感态度解读型:“”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说“”,结合全文评价作者的观点。(一)句意理解型应试策略要求理解的句子往往是富有特色的句子要么富有哲理、耐

9、人寻味;要么句式复杂、不够直白;要么运用辞格、表意含蓄。要么兼而有之。这就要求我们用直观、直白、不施文采的语句结合语境将其对译。富有哲理1.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不够直白2.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动用修辞3.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 一切都不似从前。表达还原原则:敛去浮华,回归本质。1.形式还原:在句子的理解中,我们的解释必须朴素平实,绝对不用含蓄解释含蓄,不用修辞解释修辞,不用描写解释描写。比喻寻找本体,明确含意;比拟找准比拟双方的共同

10、点;双关探寻双关义;夸张回归现实性表达2.内容还原:通过对句子意思的审定,找到需要还原的词语的真实含意。(一)句意理解型提问方式:1.理解下面几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解释句子在文中的含意。3.结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经典例题1: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9.“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答:表面写仰望鸟不住旧巢,不辞辛劳另筑新巢;实则表达了对鸟这一行为的敬仰。敬仰之情尽管是在那天才突然萌生,但这一深重的感情好像贯穿了整个春天。经典例题2:针挑土第二题“解释句子在文中的含意。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P178页金考案答:一语双关

11、,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苦。答题模式:注意是否有修辞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一般要注意:着眼上文,确定指代词的指代内容联系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注意修辞方法,正确解释词义结合写作背景,确定词语的内涵注意词语搭配,准确辨析词义鉴赏所用词语,则应结合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准确性、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等方面着手赏析其妙处。(二)作用剖析型这类句子往往是总领句、总结句、重要的过渡句或各个层次的中心句。这类题高考出现的不多,规律也较为容易把握,主要掌握特殊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提问方式:“”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经典例题:自然13文章开篇“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它

12、既适合喜剧,也同样适合悲剧”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 (结构)总起全文,引出下文。 (内容)下文分别从作为“喜剧”的“舞台布景”和作为“悲剧”的“舞台布景”两方面展开, (情感)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认识。 答题模式:结构内容 (偶尔情感)特殊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开头句子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开门见山,呼应标题;开门不见山,荡开一笔,设置悬念;故设疑问,引发思索;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中间句子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领下文;呼应开头,为结尾做铺垫;呼应标题,深化主旨; 结尾句子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

13、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特殊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特殊句子 作用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传承信息的作用。结尾句或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强烈地抒发感情。中心句记叙文中提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议论文中往往对论点的提示有着重要作用;说明文中往往与提示事物的本质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转承句承上启下,转换话题。哲理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说理深刻,具有辩证气息;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矛盾句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深刻的用意.有两方面的意思,但却侧重一面。抒情句明显地表达作者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的句子,往往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突破口

14、,有时也是文章的主旨。变式句这样的句子往往有强调的意味,强调的点就在位置改变的那一部分上。修辞句合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三)艺术(表现手法)赏鉴析型提问方式:1.赏析“”这句话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2.文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请做简要赏析。3.请分析画线句子的妙处。答题模式:修辞手法句子内涵修辞手法效果(表情达意)【经典试题示例】12.请指出“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07福建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参考答案:这里用了比喻(修辞),这个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效果)凸现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内涵)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情感)“赏析一句话”(三)艺术赏析型应试策略思考角度: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句子内涵;作者情感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赏析。(6分)09湖北卷书房的窗子参考答案: 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