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3 几个三角恒等式教案 苏教版必修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73811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3 几个三角恒等式教案 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数学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3 几个三角恒等式教案 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数学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3 几个三角恒等式教案 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数学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3 几个三角恒等式教案 苏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数学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3 几个三角恒等式教案 苏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3 几个三角恒等式教案 苏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3 几个三角恒等式教案 苏教版必修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几个三角恒等式教学分析本节主要内容为利用已有的公式进行推导发现本节的编写意图与特色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创造,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三角恒等变换所涉及的问题各种各样,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希望能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技巧,提高对三角变换的理性认识科学发现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深入细致的观察为了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索发现过程,教科书从三角函数运算的角度提出了研究课题这是从数学知识体系的内部发展需要提出问题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提出问题可以更好地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推理论证和逻辑思维在数学发现活动中的作用从运算的角度提出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三角变换也

2、是一种运算,丰富对运算的认识,从而把对三角变换的研究纳入整体的数学体系之中类比对数运算,由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易推出积化和差公式在推导出了公式sinsin2sincos以后,可以让学生推导其余的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本节后面的练习中之所以用证明的形式给出这个问题,只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正确完整的结论和差化积、积化和差、万能代换以及半角公式都不要求记忆和运用,要注意不应该加大三角变换的难度,不要在三角变换中“深挖洞”高考在该部分内容上的难度一降再降几乎不涉及了三维目标1通过类比推导出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及万能公式体会化归、换元、方程、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体会三角恒等变换在数

3、学中的应用2通过和差化积公式和积化和差公式的推导,让学生经历数学探索和发现过程,激发学生数学发现的欲望和信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推导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教学难点:认识三角变换的特点,并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变换过程的设计,不断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变换过程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新课思路1.(复习导入)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计算公式,并运用这些公式解决了一些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以及三角恒等式的证明问题,在我们运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形如sinsin,sinsin,coscos,coscos的形式,那么,我们能否运用角、的有关三角函数值表示它们呢?这就

4、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思路2.(类比导入)我们知道logamloganloga(mn),那么sinsin等于什么呢?推进新课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万能公式的应用在引入对数概念以后,我们还研究了它的运算,并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如logamloganloga(mn)同样,在定义了三角函数以后,我们也应该考虑它的运算,如sinsin?观察和角公式sin()sincoscossin,sin()sincoscossin,容易得到sin()sin()2sincos.由此,有sincossin()sin()的左边已经是两个正弦的和,因此,只要进行简单的变形,就可以回答sinsin?这个问题了令,代入得s

5、insin2sincos,从而有sinsin2sincos.为了更好地发挥本例的训练功能,把两个三角式结构形式上的不同点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公式包含sincos呢?想到sin()sincoscossin.从方程角度看这个等式,sincos,cossin分别看成两个未知数二元方程要求得确定解,必须有两个方程,这就促使学生考虑还有没有其他包含sincos的公式,列出sin()sincoscossin后,解相应地以sincos,cossin为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容易得到所需要的结果得到以和的形式表示的积的形式后,解决它的反问题,即用积的形式表示和的形式,在思路和方法上都与前者没

6、有什么区别只需做个变换,令,则,代入式即得式证明:(1)因为sin()sincoscossin,sin()sincoscossin,将以上两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sin()sin()2sincos,即sincossin()sin()(2)由(1)可得sin()sin()2sincos.设,那么,.把、的值代入,即得sinsin2sincos.类似的还能得到sinsin2cossin,coscos2coscos,coscos2sinsin.以上四个公式我们称其为和差化积公式教师给学生适时引导,指出这两个方程所用到的数学思想,可以总结出在本例的证明过程中,用到了换元的思想,如把看作,看作,从而把

7、包含,的三角函数式变换成,的三角函数式另外,把sincos看作x,cossin看作y,把等式看作x,y的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得x,这就是方程思想的体现利用前面所学的三角函数公式还能推出很多有用的恒等式,我们先来探究一个具体问题设tant.(1)求证:sin,cos,tan;(2)当t2时,利用以上结果求3cos22sinsin2的值(1)证明:由二倍角公式,得sin2sincos,tan.再由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得cos.(2)解:3cos22sinsin22cos212sin2cos2sin2.公式称为万能代换公式,利用万能代换公式,可以用tan的有理式统一表示角的任何三角函数值图1中的直角

8、三角形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万能代换公式图1思路1例1已知sinxcosx,求sin3xcos3x的值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立方差公式进行对公式变换化简,然后再求解由于(ab)3a33a2b3ab2b3a3b33ab(ab),a3b3(ab)33ab(ab)解完此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深挖本例的思想方法,由于sinxcosx与sinxcosx之间的转化,提升学生的运算、化简能力及整体代换思想本题也可直接应用上述公式求解,即sin3xcos3x(sinxcosx)33sinxcosx(sinxcosx).此方法往往适用于sin3xcos3x的化简问题解:由sinxcosx,得(sinxcosx)2,即

9、12sinxcosx,sinxcosx.sin3xcos3x(sinxcosx)(sin2xsinxcosxcos2x)(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公式的变形、化简、求值,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和化简的方法.变式训练已知sincos,且,则cos2的值是_答案:例2已知1,求证:1.活动:此题可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由于所给的条件等式与所要证明的等式形式一致,只是将A、B的位置互换了,因此应从所给的条件等式入手,而条件等式中含有A、B角的正、余弦,可利用平方关系来减少函数的种类从结构上看,已知条件是a2b21的形式,可利用三角代换证法一:1,cos4Asin2Bsin4Acos2Bsin2Bcos2B

10、.cos4A(1cos2B)sin4Acos2B(1cos2B)cos2B,即cos4Acos2B(cos4Asin4A)cos2Bcos4B.cos4A2cos2Acos2Bcos4B0.(cos2Acos2B)20.cos2Acos2B.sin2Asin2B.cos2Bsin2B1.证法二:令cos,sin,则cos2AcosBcos,sin2AsinBsin.两式相加得1cosBcossinBsin,即cos(B)1.B2k(kZ),即B2k(kZ)coscosB,sinsinB.cos2AcosBcoscos2B,sin2AsinBsinsin2B.cos2Bsin2B1.点评:要善于

11、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问题,本例从角与函数的种类两方面观察,利用平方关系进行了合理消元思路2 例题 证明tan()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可从三个角度进行推导:左边右边;右边左边;左边中间条件右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试着多角度的化简推导注意式子左边包含的角为x,三角函数的种类为正弦,余弦,右边是半角,三角函数的种类为正切证法一:从右边入手,切化弦,得tan(),由左右两边的角之间的关系,想到分子分母同乘以cossin,得.证法二:从左边入手,分子分母运用二倍角公式的变形,降倍升幂,得.由两边三角函数的种类差异,想到弦化切,即分子分母同除以cos,得tan()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半角

12、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恒等式的证明所要注意的步骤与方法.变式训练求证:.分析: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发现原式等价于,此式右边就是tan2.证明:原等式等价于tan2.而上式左边tan2右边上式成立,即原等式得证.1若sin,在第二象限,则tan的值为()A5 B5C. D2设56,cosa,则sin等于()A. B.C D3已知sin,3,则tan_.答案:1A2.D3.31先让学生自己回顾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和、差、倍角的正弦、余弦公式的应用,半角公式、代数式变换与三角变换的区别与联系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及其推导,三角恒等式与条件等式的证明2教师画龙点睛:本节学习的数学方法:公式的使用,换

13、元法,方程思想,等价转化,三角恒等变形的基本手段课本复习题9、10.1本节主要学习了怎样推导半角公式,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在解题过程中,应注意对三角式的结构进行分析,根据结构特点选择合适公式,进行公式变形还要思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并体会其中的一些数学思想,如换元、方程思想,“1”的代换,逆用公式等2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对三角变换的考查仍以基本公式的应用为主,突出对求值的考查特别是对平方关系及和角公式的考查应引起重视,其中遇到对符号的判断是经常出问题的地方,同时要注意结合诱导公式的应用一、1.一道给值求角类问题错解点击解决给值求角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根据问题给出的三角函数值及角的范围,选择适当的三角函数,确定所求角的恰当范围,利用函数值在此范围内的单调性求出所求角解答此类问题一定要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制约关系,常见的错误为不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角的范围而盲目求值,造成增解例题:若sin,sin,、均为锐角,求的值错解:为锐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