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沥青搅拌站防雷工程方案2016年5月3日(精)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72993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5.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自沥青搅拌站防雷工程方案2016年5月3日(精)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蒙自沥青搅拌站防雷工程方案2016年5月3日(精)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蒙自沥青搅拌站防雷工程方案2016年5月3日(精)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蒙自沥青搅拌站防雷工程方案2016年5月3日(精)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蒙自沥青搅拌站防雷工程方案2016年5月3日(精)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自沥青搅拌站防雷工程方案2016年5月3日(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自沥青搅拌站防雷工程方案2016年5月3日(精)(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自沥青搅拌站防雷工程方案 NO:GC2016-20蒙自沥青搅拌站防雷工程方案云南天马防雷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04月28日地址:昆明市茭菱路鑫苑别墅40幢 电话:0871-64185348 13700660919 传真:0871-65300097目 录一、实施防雷工程的法律、法规3二、云南省的雷电灾害3三、雷电的形成及雷电的危害形式4四、雷电入侵建筑物电源系统、信息系统及使用设备的各种途径7五、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原理12六、项目概述13七、需要整改的雷击隐患13八、设计引用的相关技术标准13九、防雷整改措施13十、防雷整改工程预算16十一、防雷工程设计图17十二、防雷产品资料18十三、云南天马

2、防雷工程有限公司简介27十四、售后服务承诺28十五、公司相关资质证书30 蒙自沥青搅拌站防雷工程方案一、实施防雷工程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2、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5、国家防雷减灾管理办法;6、云南省气象条例。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的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都必须安装防雷装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包括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石油、燃气等易燃易爆物资及其他

3、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输送、销售等场所和实施,学校、医院、交通运输、通信、广播电视、金融证劵、银行、文化体育、商业、旅游、文物等公共场所和设施,酒店、大型娱乐、游乐场所和实施,以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应当安装的场所和设施。以上建筑物、场所或实施的防雷装置,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按规定,该安不安、该检不检或者安装、使用不合格的防雷装置,以及擅自移动、改变或损坏防雷装置等都将被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将给予警告,并可处3万元以下罚款;如因此造成损失,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还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防雷工程竣工后,须由防雷检测机构依法进行检测验收,未经检测验收的防雷设施、装置不得投入

4、使用。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经检测后不合格的将被责令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由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其限期整改。二、云南省的雷电灾害1、云南省的雷电灾害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素有红土高原之称,天气变化异常,云南十八怪之一的东边下雨西边晒就是最好的反映。同时云南处于雷震多发地带,气候变化无常是“雷击、地震”的温床。云南是我国的雷暴高发区之一,雷暴活动十分频繁,全省大部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都在60至80天左右,滇西南可达80天以上。西双版纳州是云南省雷暴最多的地方,也是全国的雷暴中心之一,年均雷暴日在110天以上,其所辖的勐腊县年平均雷暴日数达138天,最高可达157 天

5、。而我国次多雷暴日的东南沿海地区,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大多数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一般在90天左右,因此西双版纳是全国闻名的“雷都”之一。 云南省雷暴活动的季节性变化十分明显,冬季少、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多。据统计,云南省雷暴发生频率最高在6、7、8三月,平均雷暴日数分别达到11.2天、12.7天和14.9天,3个月出现的雷暴日数占全年的52%。全年63.7%的雷暴活动和大约90%的雷击灾害都发生在5至9月。 云南省每年发生雷电灾害事件300起以上,2004年全省雷击灾害是近十年来最强的年份,全省因雷击造成126人死亡、88人受伤;2006年全省因雷击造成84人死亡、60人受伤;雷电灾害是导致云南省人

6、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今年以来,云南省已发生重大雷击灾害事故427起,造成34人死亡、27人受伤。据统计,昆明市有30%-50%的建筑物防雷设施不完善,每年有20%左右的防雷设施未按有关规定和规范进行年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云南省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表地 名雷暴日数(d/a)地 名雷暴日数(d/a)昆明市63.4东川市52.4个旧市50.2开远市83普洱市101丽江75.8河口108西双版纳州110楚雄市60保山市58文山州62.5玉溪市80曲靖市69昭通市56大理州70景洪市120.8备注: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0天及以下地区;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0天,不超过40天的

7、地区;高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天,不超过60天的地区;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60天的地区。三、雷电的形成及雷电的危害形式1、雷电的形成雷电是一种极为宏伟壮观的自然现象,是一门古老而富有神秘色彩的科学。雷电孕育了地球的生命,又促成了地球上的文明,功莫大焉!但是,雷电的巨大破坏力,又给人类社会带来惨重的灾难。而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从未停息过,与雷电的斗争是卓有成效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雷电防护技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展。雷电是天气现象之一。在雷云的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有正电菏,另些云团带有负电荷。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产生异性电荷。当这些云团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的云团之间

8、或云团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就可击穿空气(一般为千伏厘米)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这种游离放电为“先导放电”,云团对大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团向地面跳跃(梯级)式逐渐发展的,当它到达地面时(高出地面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随之发生强烈放电闪光,这就是闪电;强大的电流把闪电通道内的空气急剧加热到一万度以上,使空气骤然膨胀而发出巨大响声,这就是雷,这就形成了雷电。2、雷电的危害形式闪电可分为云内闪、云际闪和云地闪。前者对飞行器危害大,后者对建(构)筑物、电子电气设备和人、畜危害甚大。地球上每

9、天约发生万次云地闪电,平均每秒次。雷电流总是选择距离最近,最易导电的路径向大地泄放,凡是空气中导电微粒较多、地面上高耸物体、地面与地下的电阻率较小的地段容易落雷。 雷电侵入地面的建(构)筑物、设备、人、畜等会造成灾害,其形式主要有:直接雷击(包括直击雷、侧击雷)在雷电活动区内,雷电直接通过人体、建(构)筑物、设备等对地放电产生的电击现象为直接雷击。 间接雷击雷电流通过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电磁脉冲辐射、雷电过电压入侵、雷电反击等(统称感应雷)形式侵入建(构)筑物内,使建(构)筑物、设备部件损坏或人身伤亡。雷电灾害的严重性表现在它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上,其特点是雷电放电电压高,闪电电流幅值大,变化快,

10、放电时间短,闪电电流波形陡度大。雷电的破坏作用在于强大的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电磁场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人员伤亡、巨大破坏、起火爆炸、严重损失。雷电灾害波及面广,人类社会活动、农业、林业、牧业、建筑、电力、通信、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石油化工、金融证券等各行各业,几乎无所不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雷电灾害显得越来越严重。据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透露,1997年至2008年10余年间,中国因雷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以上的安全事故就有390多起,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雷电灾害已经成为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中国社会公共

11、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了巨大威胁。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16月,云南省发生了78起雷击灾害,其中31人因雷击死亡、27人被雷击伤。”据省气象局雷电中心介绍,这些雷击事故多发生在农村,而且实际发生次数和伤亡人员远比这个数字要大。云南省雷电活动分析月报显示:雷电活动集中出现在昆明中南部、曲靖南部、文山大部、红河东部及丽江与楚雄的交界地区。其中,曲靖、文山、红河、昆明等地的雷电活动共造成了28起雷电灾害事故,其中9起造成12人死亡、1人受伤。2009年8月16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发生一起雷击引爆修路炸药事故致8人死亡、一人失踪。2009年10月27日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一位货车司机遭雷击身亡。

12、最新统计资料表明,雷电造成的损失已经上升到自然灾害的第三位。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以及雷击负效应造成的人员伤亡30004000人,财产损失在50亿元到100亿元人民币。雷电灾害所涉及的范围几乎遍布各行各业。现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的负效应之一就是其抗雷击浪涌能力的降低。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组件的测量、监控、保护、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电子设备广泛运用于电力、航空、国防、通信、广电、金融、银行、交通、石化、医疗以及其它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大型CMOS集成元件组成的这些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着对暂态过电压、过电流耐受能力较弱的缺点,暂态过电压不

13、仅会造成电子设备产生误操作,也会造成更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近年来因过电压造成电子设备大量损坏的事时有发生,国家气象局,北京无线电维修中心都曾成为雷击的对象,损失巨大。据国外对电子设备和系统损坏事件的统计表明,约30%的损坏事故是由电网中的过电压所造成,成为电子设备和系统损坏的原因之一。 3、雷电造成的危害示意图在图中,直击雷是造成建筑物损坏的直接原因。而雷电电磁脉冲是造成电器设备损坏的直接原因。四、雷电入侵建筑物电源系统、信息系统及使用设备的各种途径 1、由电源线侵入 遇雷害发生时,雷电首先击在电力线上,雷电流顺着电源线通过各种设备从保护地线入地释放,一般电子设备线与外壳的耐压

14、为每分1500V(VAC),火线与零线耐压为Vdc550650V,这么低的耐压一旦遭受雷击,必将击坏设备。 雷电击中建筑物避雷装置,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避雷针引下线由于线路电感的作用,IEC1312定义最多只能将50的电流引入大地,余下的电流将通过电力线屏蔽槽、水管、暖气管、金属门窗等与地面有连接的金属物质联合泄放雷电流,但也只引下少部分雷电流,余下总电流的25在大楼流窜至UPS输入输出负载的电源线、局域网线等,击穿小型机局域网端,最终由逻辑地线处入地。为此,必须对小型机、服务器及其它重要终端进行等电位保护,对网口进行保护,只有堵死一切雷电导入的端口,才能有效的保护设

15、备免受雷电的侵害。 2. 感应雷害 雷电击在建筑物避雷针上,由避雷针通过引下线,将雷电流泄放大地,引下线自上而下产生一个变化旋转快速运动磁场,建筑物内的电源线、网络线等相对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高压并沿线路传输击毁设备。由此可知由雷电产生的感应电压无孔不入,它可以危及机房内所有的用电器。2000年在上海一家银行一次雷击,4台服务器遭受雷击,80多条广域网络线端口及4台网络交换机的RJ45端口全部损坏,直接经济损失十余万元,网络瘫痪近48小时,间接经济损失无法估计。2003年*县电业局遭受雷击,20多台服务器、网卡和网络端口损坏,造成网络瘫痪,直接经济损失十余万元,间接经济损失无法估计。 感应雷的能量虽小,但电压较高。所以,对感应雷害的防护应该是全面的。 3、雷电作用下的二次效应,雷电高压反击雷 雷电袭击建筑物避雷针,由引下线将雷电流引入大地,由于大地电阻的存在,雷电电荷不能快速全部的与大地负电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