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472678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 第二章一大气层作用: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就象一件外衣保护着地球,使生命得以生存。1. 大气的分层方法有很多,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物质的组成,以及大气的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分为5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中间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暖层和外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其中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是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2.层序高度温度分布特点与人类关系对流层012千米递减天气复杂平流层1255千米递增(臭氧)有利于飞行中间层5585千米递减暖层85500千米递增(电离)反射无线电波外层500千米递增卫星3对流层的特点、形成的条件及过

2、程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几乎全部水汽和固体杂质都分布在此层,近地面水汽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所以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此层。)形成条件:上冷下暖空气不稳定有利于对流的形成4大气压随高度、时间和区域的变化而变化。高气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干燥;低气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5对流形成的原因是:液体(气体)温度升高、密度变小而上升,周围温度低的地方液体(气体)密度大而下沉。 M!_k+e sBwgl9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Jln dypE 天气跟气压密切相关,一般地说,地面上气压较高的

3、地区通常是晴朗天气,而地面上气压较低的地区则通常是阴雨天气。这里所说的气压较高或气压较低并非指大气压的绝对值,而是某地区与周围地区相比较而言的。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区。 f+5G43/| e.x,pPs6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 ;rJmF, 7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反映了空气的冷热程度。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气温度量的单位是摄氏度()。 x;Q2/YZ# 81个标准大气压(1.01105帕)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PdZSXP4;k 9气体(液体)的流

4、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XQA2uR410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外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11液体的沸点(气体的液化温度)与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气体的液化温度)会升高;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气体的液化温度)会降低。 ;1nd0o 12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13天气预报的内容通常包括天空的总云量、降水、温度变化等。14天气形势常用天气图表示,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高压、低压、暖锋、冷锋、台风。 15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风是空气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形成的。 *)|ZE6jI 16风向和风速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气象观测中的工具分

5、别是风向标和风速仪。 H;6V 17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Xqj% 18水汽凝结的条件: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相对湿度达到100以上;空气中有微小的尘粒。 QS_uB 19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凝结(凝华)现象在地面和大气中均能产生,大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一定的条件,即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也即相对湿度为100或者超过100;此外还需要有凝结核。凝结核是指空气中含有的少量尘埃和烟粒等吸湿性物质。19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降水是空气中的水珠和冰晶由于温度降低和水气的增多逐渐增大而形成的。 &Ru6Yt0W LILJz S

6、%4 K-I 18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Y9WH% 19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海洋和陆地的性质(海陆分布)、地形(地貌)、季风。 oDC3AK& 20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海陆分布、季风的形成本质上都是由于海水的比热比陆地上砂石和泥土的比热大的缘故。 it.l;L_nW 21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 &(K* TB|Om 22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寒潮、台风、洪水、干旱等。 d; M&X!Y 23温室效应和热岛现象都是人类活动

7、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aAX 8m 24.气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一天当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到午后一二点钟达到当日最高温度,一天中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并不出现在正午和午夜。 =g+3 O; 25.252 比热。比热是1千克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它的单位是焦/(千克)。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增温和降温较慢,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大陆的比热小,增温和降温迅速,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8#N:SY 二、天气及其基本要素概念: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天气要素的综合状况。基本要素: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等1. 气温:指大气的温度,表示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是

8、222.气压:气体对处于其中的物体向各个方向产生的压强。气压与密度的关系?(密度越大,气压越大)如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马得堡半球实验等)气压如何影响液体的沸点?(气压越高,沸点越高;例如高压锅)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真空保存袋、吸尘器、拔火罐、飞机等)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高压区晴朗干燥,低压区阴雨多云)1个标准大气压1.01105帕760毫米汞柱10.3米水柱1个标准大气压是指在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值3.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空气的流动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单位为米/秒、千米/时。风级是指根据风速把风分为012级。4.降水:是云

9、滴不断增大,最终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包括雨、雪、冰雹等各种形式。降水的必要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有凝结核(空气中的灰尘等固体杂质);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5.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在一定的温度下,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饱和时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之比)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6.空气中水汽的多少与温度有关,温度越大,空气所能容纳的水汽越多。7.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图中的气象信息预测天气。天气图:表示不同地区在相同时刻气象信息的地图。等压线:气压相等地方的连线。气压系统:高气压区晴朗干燥;低气压区阴雨多云锋面系统:冷锋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降温、大风天气暖锋向冷空气

10、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三、气候1.概念: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气温、降水)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天气气候概念短时间内近地面各天气要素的综合状况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时间短时间较长时间变化多变变化不大2.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温度高。我国纬度跨度大,南北气候差异大,最南端(曾母暗沙)气温高、长夏无冬,最北端(漠河)气温低、夏季短、冬季漫长 寒冷。海陆因素:在海陆比热差异大的影响下,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夏天凉爽、冬天温暖、气温年较差小;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夏天炎热、冬天寒冷、气温年较差大。比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1或降低1时所吸

11、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比热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比热小,升温快,降温也快。近纬度的吐鲁番与北京:吐鲁番深居内陆,气候受大陆影响大,气温冬低夏高,年较差大;北京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较差小。地形因素:由于地形阻挡气流并使之被迫抬升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季风因素:夏季风温暖湿润、带来高温多雨;冬季风寒冷干燥、带来低温少雨。3 我国气候的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4 根据资料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以东以南为季风区。特点: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全年降水较丰富(相对非季风区)季风区南北比较

12、: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明显比北方高,1月均温在0以上,气温年较差更小,降水更多。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较低,1月均温在0以下5 我国西部干旱气候:以400毫米降水线为界;以东400毫米为湿润区、半湿润区,以西400毫米为干旱区、半干旱区。西部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全年降水量稀少,日照充沛,适合种植瓜果、棉花等农作物。原因: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受内陆比热影响大,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四、寒潮、台风、洪水等气象灾害1 寒潮: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成因:受强烈冬季风的影响源地: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危害:降温、霜冻、大风、暴雪、扬沙2台风:形成于北太平洋西部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危害:狂风、特大暴雨益处:缓解旱情3 洪水: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成因:自然因素(持续性暴雨、台风)、人为因素(乱砍乱伐、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无序发展)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利用自然规律改良局部地区气候: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农业灌溉违背自然规律导致气候恶化:毁坏森林、排放大量有害物质等。1 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全球气温有变暖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