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科教育神经系统检查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472635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216 大小:1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科教育神经系统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216页
入科教育神经系统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216页
入科教育神经系统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216页
入科教育神经系统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216页
入科教育神经系统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2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入科教育神经系统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科教育神经系统检查(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郭友华,神 经 系 统 体 格 检 查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神经系统组成,中枢NS: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神经系统组成,周围NS: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神经系统疾病性质,感染性疾病 血管性疾病 外伤 肿瘤 脱髓鞘疾病 变性疾病 遗传性、代谢和营养障碍、中毒 产伤与发育异常 系统疾病伴发神经损害,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上下倒置,左右交叉,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定位诊断 中枢性:大脑、小脑、脑干、脊髓。 周围性:脑、脊、植物神经。 定性诊断 感染、外伤、血管性、肿瘤、脱髓鞘疾病、变性疾病、遗传性、代谢和营养障碍、中毒、产伤与发育异常、

2、系统疾病伴发神经损害。,神经系统检查工具,普通工具:叩诊锤、棉絮、大头针、音叉、两脚规、试管(测温度觉用)、电筒、压舌板、软尺、听诊器、视力表、眼底镜等)。 特殊用具:嗅觉试验瓶(盛有薄荷水、松节油、香水等)、味觉试验瓶(盛有糖、盐、醋酸等)、失语症检查箱(梳子、牙刷、火柴、笔、刀、钥匙、图画本、各种颜色等),神经系统检查内容,一般检查(包括高级神经系统) 脑神经 运动系统 感觉系统 反射系统 植物(自主)神经系统,一 般 检 查,意识状态 精神状态 头部和颈部 躯干和四肢,一、意识状态,嗜睡 昏睡 浅昏迷 中昏迷 深昏迷 谵妄 模糊,意识清楚,意识障碍,意识内容,定义,指大脑的觉醒程度 是机

3、体对来自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的功能 并通过人们的语言、躯体运动和行为等表达出来。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大脑皮层,嗜 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 患者精神萎靡,持续地处于睡眠状态 能被唤醒、正确回答以及配合身体检查,但刺激停止后又进入睡眠状态。,昏 睡,患者意识水平较前者降低 需要较强刺激后方可唤醒 能够简单的回答问题,不能配合检查 刺激停止后立即进入熟睡,浅昏迷,意识丧失,不能唤醒 刺激可有反应,可有较少的无意识的自发动作;一般的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抑制水平达到皮层,中昏迷,对疼痛反应消失 肢体完全瘫痪 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浅反射减弱 呼吸和循环功能尚稳定。 抑制达

4、到皮下,深昏迷,患者眼球固定,瞳孔散大 角膜反射、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消失 呼吸、循环、体温调节功能紊乱 抑制达到脑干,模 糊 状 态,起病缓慢,定向力障碍多不严重,表现淡漠、嗜睡、注意力缺陷; 见于缺血性脑卒中、肝肾功能障碍引起的代谢性脑病、系统性感染以及发热、高龄术后病人。,谵妄状态,患者觉醒水平、注意力、定向力、知觉、智能和情感等发生极大紊乱,多伴有激惹、焦虑、幻觉等。可呈间歇性嗜睡,有时可彻夜不眠。 见于急性弥漫性脑病或脑部中毒性疾病。药物副作用;脑(膜)炎;大面积脑梗塞。,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去皮层综合征:患者能无意识地睁眼闭眼,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无自发言

5、语以及有目的动作,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姿势,可有病理征。 见于缺氧性脑病、大脑皮质广泛损害的脑血管疾病和外伤。,去皮层强直,去脑强直,去脑强直,去脑强直,无动性缄默症,患者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四肢不能活动,也可呈不典型去大脑强直状态 可有无目的的睁眼或眼球活动,睡眠醒觉周期可保留或有改变。 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体温高、心跳或呼吸节律不规则、多汗、尿便潴留或失禁等 肌肉松弛,无病理征。 脑干上部或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以及前额叶边缘系统损害。,闭锁综合征,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双侧受损引起患者几乎全部运动功能丧失(四肢和桥脑及其以下脑神经均瘫痪),患者不能言语、不能吞咽、不能动,但意识清醒并能睁

6、闭眼和眼球上下活动与周围建立联系 多见于脑血管病等引起的桥脑基底部病变,“他的手臂已不能活动,他的嗓子也已不能再发出声音,他的身体失去了活动能力,但那一对有神的眼睛已完全可以代替一切了。他用他的眼睛来发号施令;他用他的眼睛来表示感激之情总之,他用一对活的眼睛表达出一具尸体头脑里的全部感想,在那副大理石般的脸上,有时会射出一道愤怒的火光,有时又会流露出一片喜悦的光泽,看了令人非常吃惊。假如老人表示同意,他就闭一下眼睛,假如表示不同意,就连眨几下,假如他想说什么,他就抬眼向天。假如他要瓦朗蒂娜来,就只闭他的右眼,假如要巴罗斯来,就闭左眼。”,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 ,二、精神状态,有无认知、情感、意志

7、、行为等方面异常,如错觉、幻觉、情绪不稳等。 有无智能障碍,如理解力、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等有无异常。,三、头部和颈部,头颅 面部以及五官 颈部,四、躯干和四肢,脑神经检查,12对颅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挺九舌咽 十迷一副二舌下,嗅神经olfatory nerves 感受器嗅细胞 中枢颞叶,(一)性质:内脏感觉性。,轴突,(二)行径:,嗅丝(嗅神经),筛孔,端脑的嗅球 颞叶中枢,嗅细胞,嗅神经,1、功能:产生嗅觉。 2、检查法 -首先询问患者有无主观嗅觉障碍,-挥发性无刺激性液体 (如香水、松节油、酒等)或牙膏、香皂等。,嗅神经,3、临床意义: 嗅神经和鼻腔本身病变可

8、出现嗅觉减退或消失 = 一侧嗅觉丧失:创伤、蝶鞍附近占位病变。 =双侧嗅觉丧失:蝶鞍附近肿瘤、感冒、萎缩性鼻炎、 结核、 肿瘤。 中枢病变可引起幻嗅 颞叶肿瘤、癫痫先兆期。 癔病:嗅觉过敏。,视神经 感受器视网膜 中枢枕叶,(一)性质:躯体感觉性。,(二)行径:视网膜内节细胞的突起视神经视神经管,颅内视交叉视束间脑,节细胞,视神经,视神经,1.功能:视物 2、检查法 (1)视力:远视力检查、近视力检查。,(2)视野 1)是眼球保持居中位置时平视前方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正常单眼视野范围大约是颞侧90,下方70,鼻侧和上方各60。 2)手试法(对照法)、视野计测试法。,(3)眼底:眼底镜,正常眼底

9、: 视乳头: 圆或椭圆形,直径约1.5mm,淡红色,边界清楚。 黄斑: 视乳头颞侧,暗红色。反光。 视网膜: 鲜橘红色。 血管: 动脉较细,色鲜红,静脉较粗,色暗红,A:V=2:3。,视野成像,由于晶状体关系,视野在视网膜上是颠倒的,视野上部内的物体落在视网膜的下半,而视野右半内侧物体则落在视网膜的左半。,视神经,3、 临床意义 (1)视力和视野 一侧视神经损伤:同侧全盲。见于颅神经本身病变、受压或高颅压引起。 视交叉中部损伤:两颞侧偏盲。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压迫。,视神经,部分视放射及视中枢损伤:双眼对侧同向1/4视野偏盲。见于颞叶后部肿瘤、脑血管病。 一侧视束损伤:双眼对侧同向偏盲。见于颞

10、叶肿瘤向内侧压迫。,视神经,(2)眼底 视乳头水肿: 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脓肿、血肿)、脑出血、SAH、大面积脑梗死、静脉窦血栓等引起颅内高压。,视神经,(2)眼底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球后视神经炎、肿瘤等。,视神经,视网膜动脉硬化:高血压等。,视神经,视网膜出血:高血压、出血性疾病等。,视神经,视网膜渗出:糖尿病、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高血压、肾炎、妊高症等。,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erve,(一)性质与分布:为运动性,内含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动眼神经,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眼球外肌中的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 肌和下斜肌 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在副交感神经节(睫状神经节

11、)内换元之 后,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行径:中脑出脑向前海绵窦眶上裂眶。,(二),滑车神经,展神经,滑车神经 trochlear nerve,(一)性质:躯体运动性。,(二)行径:中脑的下丘下方出脑绕向腹侧海绵窦 眶上裂,(三)分布:支配上斜肌。,滑车神经,眶。,展神经 abducent nerve,(一)性质:躯体运动性。,(二)行径:起自脑桥海绵窦眶上裂眶,(三)分布:支配外直肌。,展神经,滑车神经,动眼神经,动眼、滑车、展神经,1、功能:支配眼球运动。 2、检查法 (1)眼裂和眼睑 (2)眼球 位置 运动 眼震,动眼、滑车、外展神经,(3)瞳孔 大小 形态 对光反射 调节和辐辏反射,

12、瞳孔大小、形态,调节和辐辏反射,动眼、滑车、外展神经,3、临床意义 动眼神经麻痹 上脸下垂,外斜视、复视,向上、下、内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聚合反射消失。 见于颅底肿瘤、结核性脑膜炎、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疝。,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滑车神经麻痹: 眼球向下及外展运动减弱。,动眼、滑车、外展神经,展神经麻痹: 内斜视、复视。,动眼、滑车、外展神经,Horner综合征: 患侧上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面部少汗或无汗。,三叉神经 trieminal nerve,(一)性质与分布:混合性,含有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两种纤维。,躯体感觉纤维管理头面部的痛觉、温度觉和触觉。,躯体运动纤维随

13、下颌神经分布于咀嚼肌群。,(二)分支、分布及其行径:三叉神经节(感觉节)的周围突发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三大分支,其中枢突进入脑桥。,颅底内面观,眶上裂,圆孔,卵圆孔,1.眼神经 ophthalmic nerve,眼神经,海绵窦外侧壁,眶上裂,眶,泪腺神经:,泪腺、上睑,额神经:,额顶部皮肤,鼻睫神经:,鼻腔.筛窦.泪囊.眼球.眼眶.结膜.眼睑.鼻背,三叉神经节,眼神经,2.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上颌N,海绵窦外侧壁,圆孔,翼腭窝,眶下神经,上牙槽后支,下睑、鼻翼、上唇,上牙槽前中支,上颌、牙、齿龈,上颌神经,眶下神经,上牙槽后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

14、神经,展神经,3.下颌神经 mandibular nerve,下颌神经经 卵圆孔 出颅,有以下分支:,1.咀嚼肌神经: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的运动,2.颊神经:,颊部皮肤、粘膜的感觉,颊神经,3.耳颞神经:,颞部皮肤、腮腺的感觉,耳颞神经,4.下牙槽神经:,下颌牙,牙龈,颏部及下唇的皮肤、粘膜的感觉,下牙槽神经,下颌舌骨肌神经,颏神经,5.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舌下腺,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舌前2/3粘膜一般感觉,三叉神经,1、功能:感觉神经司面部、口腔及头顶部感觉;运动神经支配咀嚼肌运动。 (1)感觉支 眼支:额顶部、上眼脸、角膜、鼻背部。 上颌支:上颌牙齿、上唇、下眼脸、口腔和

15、鼻腔粘膜、颊部。 下颌支:下颌牙及牙龈、下唇。 (2)运动支 支配咀嚼肌群。,三叉神经,2、检查法 感觉:痛、触、温度觉。,洋葱皮样感觉障碍: 三叉神经脊束核上部 受损即出现口鼻周围痛温觉障碍 三叉神经脊束核下部 损害时出现面部周边区及耳廓区域痛温觉障碍,三叉神经,2、检查法 运动:咀嚼肌群(颞肌、咬肌、翼内肌和翼外肌)、下颌有无偏斜。,翼内肌,翼外肌,颞肌,咬肌,三叉神经,2、检查 反射:角膜反射、下颌反射。,三叉神经,3、临床意义 感觉支病变:面部感觉减退、丧失或疼痛。 一侧运动支病变:下颌偏斜患侧,病侧咀嚼肌萎缩,肌力减弱。,三叉神经,两侧运动支病变:张口困难,不能咀嚼。 刺激性病变:眶

16、上孔、上颌孔、颏孔压痛(三叉神经痛)。 病因:牙根脓肿、龋齿、鼻窦炎、下颌关节病变、颅底损伤、肿瘤,面神经facial nerve,(一)性质与分布:混合性,内含三种纤维。,躯体运动纤维由茎乳孔出颅后穿过腮腺分布于面肌(有颞支、,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自面神经管内分出,其节后纤维分布于,内脏感觉纤维自面神经管内分出,由面神经感觉节(膝状神经节)的周围突,组成,与副交感纤维伴行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泪腺、口鼻腔粘膜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二)行径:起自脑桥内耳门内耳道面神经管茎乳孔穿腺面部,(2)岩大神经 为内脏运动纤维,在副交感节(翼腭神经节)换元之后,分布 于泪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