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司仪培训学员学习资料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472635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婚庆司仪培训学员学习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婚庆司仪培训学员学习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婚庆司仪培训学员学习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婚庆司仪培训学员学习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婚庆司仪培训学员学习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婚庆司仪培训学员学习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庆司仪培训学员学习资料讲解(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婚俗知识中式婚礼知识什麽是婚姻的语源 :昏因-昏姻-婚姻古人娶妻,婚礼的迎亲是在黄昏时进行,这时太阳将要下山,月亮就要出来,含有阳往阴来的意思,因而得名,后来才加上女字偏旁写作婚礼。什麽是嫁娶之仪式:汉代郑玄说:“婚姻之道,称为嫁娶之礼”。在过去婚礼以黄昏为期,男方必须在黄昏时前往女方家迎娶,女方嫁入男方家,透过嫁娶而形成家庭,历代重视婚礼仪式,除去仪式则不能称为婚姻,因此所谓的婚姻所指的就是嫁娶之仪式。什麽是夫妻双方之称谓:昏为婿,姻为妇-古代婿在昏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故云婿曰昏,妻曰姻。什麽是姻亲之关系由姻亲关系又可分亲家及两家亲属的关系。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互成为

2、婚姻,妇之党为婚兄弟,婿之党为姻兄弟。什么是婚俗属于社会习俗中的一类,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积累起来的有关婚姻的风俗和习惯。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的婚俗,制约着人们在婚礼中的行为和意识。俗随时变是婚俗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婚俗是会变化的。三书六礼“三书”是指“六礼”过程中的来往文书。分别是订婚时交换的“聘书”过大礼【礼物清单】时互换的“礼书”;迎亲时由男方送到女家“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说媒到迎娶、完婚的六道程序。分别是“纳彩”【说媒】“问名”【合八字】“纳吉”【小定指八字合后的告知】“纳徾”(征)【送彩礼】“请期”【选婚期也叫送好】“亲迎”【婚礼之日接亲】。 三媒六证

3、主婚【男方】证婚【女方】红娘【中间媒人】称三媒。大斗【粮食知多少】尺子【布有多少】剪子【衣服好坏】镜子【容貌美丑】算盘【账目清否】秤【东西】祭祖由新郎官的父亲率全家人把孩子结婚的大事告诉列祖列宗。愿列祖列宗保佑以求吉祥美满。跨马鞍这个婚俗原是满族的。因为满族是个游牧民族,善于骑马射箭。跨马鞍意为同跨骏马驰千里平平安安。也意于新娘跨马鞍一生保平安,新娘前脚迈后脚抬起没落时找一上有父母,下有儿女之人把马鞍抽掉,意于烈女不嫁尔夫,好马不配双鞍。新人跨火盆是什么意思?将来子孙兴旺,避开凶神恶煞。铜盆内放一枚铜钱和枯柳枝【柳枝打鬼矮三寸】。吃子孙饺子吃七个,古代以生五男二女为大吉。新人喝交杯【合卺】酒

4、始于周朝。卺是匏(pao)瓜据开后的瓢,因其味苦,倒上酒后酒味也是苦的,俩位新人喝合卺酒是合二而一的意思,表示同甘共苦闹洞房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新人入洞房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新郎前一晚就须睡在洞房,事先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天津人则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夹红毡是什么意思一是喜庆;二是辟邪。为什么新娘要头蒙红盖头红盖头又叫“蒙头红”“蒙头巾”“埋头红”隋唐时,新娘用扇遮面,故同牢合卺后有屋扇的仪俗,即新郎除去新娘的障面物,相同于现在的挑盖头。红盖头是以防路上被邪灵掳去,故以盖头蒙面。花烛在婚礼仪式中使用的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因其上面都有金银龙

5、彩饰故称“花烛”。天地桌多至于院内或做中式婚礼,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秤,统称三媒六证。凤冠霞帔所谓凤冠,就是额头有三只风头,口衔三连珠,冠鬓角有三条喜穗,为什么全是三为数字呢?就是满清时期为三官上将,将、相、帅。就是让自己的后代要奔着在朝为官奋斗。最低也是三品官。所谓霞帔,也称状元服,“赤耳谒陵单打羽,明镜前耀蟒盘身。红装喜衣迎亲贡,白云碧空皆为亲”。这就是状元霞帔的含义。有人说:霞帔是新娘披肩的东西,没错,那么请您分清楚,新娘披肩的叫霞披。这是霞帔。门神中国的四大门神为“秦叔宝、魏淑功”“李逵、钟馗”。但是只有在满清传统中式婚礼的时候,进洞房之前拜门神。花轿,四抬大轿、八抬大

6、轿并不是四组轿子或者八组轿子。而是四个人抬或者是八个人抬。花轿顶戴为一品官员顶戴花翎。四角分别为福、禄、寿、喜。前门帘子刺绣龙凤。轿杆为枣木或者秋木。帘为红帘穗为黄穗。轿内左右有窗,同样为左龙右凤刺绣。秤杆和玉如意秤杆16颗星,北斗7颗星,南斗6颗星,中间福,禄,寿3颗星,大头富,小头贵,中间为吉祥。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玉如意乃官宦之家小姐出嫁手拿之物也是做挑盖头之用。米袋新娘从花轿里出来,又有传席之仪。所谓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米袋或毡。这种习俗在唐朝就普遍存在了,寓意着传宗接代,五谷丰登。上头就是将新人的发式改为成人发式,古称“冠弃之礼”。上头物品龙凤烛一对,几把龙

7、凤,莲花,百合图案的梳子和篦子,红线在上头时使用。供奉食品莲子,红枣,汤丸三碗,每碗六粒或九粒,烧肉,鸡,水果等食品以作供奉。四色礼当日迎新向女方所送之物,让一小孩或未婚的男子掂礼报信。老四色礼:离娘肉,对半葱【生的小孩聪明】,一包粉丝【连绵不断】一包点心【甜甜蜜蜜】新四色礼:两条烟【香火不断】两瓶酒【天长地久】六个苹果【平平安安】六个香蕉【如胶似漆】铺床请全福之人【上有父母下有儿女夫妻和睦之人】为新人铺床缝被和套被。喜被一头敞开不缝留作钻小孩,被子四角放艾叶发栗子,花生,大枣之物取意早生贵子。合单新人合的结婚当天吉利方向【上下车及上头方向】位置及忌讳属相相冲之人。疙瘩汤【红枣莲子汤】喝汤意于

8、让新人早生贵子,香火旺盛。端水,男方弟妹或直系未婚人士为新娘端水认亲。西式婚礼知识为什么以钻石戒指订婚这个传统始于15世纪,当时奥地利大公麦西米伦以钻戒向未婚妻玛丽许下海誓山盟。他的亲信大臣呈文:“殿下,在订婚时。您必须送一枚嵌有钻石的戒指。”麦西米伦欣然同意。这个仪式便从此流传。为什么订婚戒指要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 中古世纪的新郎订婚时,把婚戒先在新娘左手的3只手指上轮流戴,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就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接通往心脏,以此表示一对新人心心相印,血脉相连为什么钻石被视为爱情的最高象征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是人类目前所知硬度最高、性质特

9、别稳定的物质。在古代,天然的钻石非常珍贵和难得,因此,人们就用钻石象征永恒不渝的爱情。为什么新娘要戴面纱早年,基督教徒的新娘或戴着白色面纱,以表示清纯和欢庆;或戴着蓝色面纱,以表示如圣女玛丽亚般纯洁。据说,当年玛莎-华盛顿的孙女妮莉-华乐斯在结婚前,妮莉的未婚夫见她站在真丝窗帘后,惊为天女,赞叹不已。这给了妮莉在婚礼时戴白面纱的灵感。婚礼当天妮莉别出心裁地戴着白色的面纱,充满了美丽和神秘,从此,掀起一阵风尚,这也就是今天新娘戴白面纱的习俗的由来。为什么新娘要戴手套中古世纪时,准新郎提出要向心上人赠送象征爱情的信物,以稳定心上人的心,但是很多绅士都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答应求婚的要求,

10、就要在星期日上教堂的时候戴着那副手套。因此,新娘在婚礼开始的时候戴上手套,是表示她已经答应了爱人的求婚。为什么新娘要穿白色婚纱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着欢庆,这就如同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一样。在1850年到1900年间,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征。到了二十世纪初,白色代表纯洁的意义就远超过其他。所以白色通常都是礼服的首选颜色,更是象征着新娘的美丽和圣洁。为什么新娘拿捧花和胸花早年的绅士们向意中人求婚时常常采摘花朵束成花束送给女孩。从求婚者送的花束中,摘下一朵别在对方胸前代表婚姻的肯定与承诺这一朵摘下的花便是新郎胸花的由来,因此新郎胸花一定要使用新娘捧花的花材。为什么西式结婚典礼中新娘要站在新郎的左边

11、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不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己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佩剑,击退敌人。为什么要特别订制结婚蛋糕自罗马时代开始,蛋糕就是节庆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时代,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制造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的能力。而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宾客们无不争着捡拾。依照中古时代的传统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后来,想像力丰富的烘焙师傅在蛋糕上饰以糖衣,也就成了今天的美味可口的结婚蛋糕。为什么新郎要抱着新娘跨过门槛几百年以前,古罗马的新娘都不愿意离开自己长大的家庭,为了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必须由

12、人拖着越过新居的门槛。此外,民间还传说门槛上有邪灵环绕着,因此为了保护新娘,就必须把新娘抱起来,跨过去,用以表示可以保护她。为什么有蜜月之旅在古欧洲,新婚夫妇在婚后的30天内,或直到月底时,每天都要喝由蜂蜜发酵制成的饮料,以增进性生活的和谐。古时候,蜂蜜是生命、健康和生育能力的象征;蜜月,是新婚夫妇单独相处的甜蜜时光,故称之为“蜜月。为什么要倒香槟塔中西式的婚礼都能用香槟塔烘托气氛,香槟塔预示婚后甜蜜的生活节节高,香槟不但拥有柔顺,清新,易于亲近的好味道,如串珠般不停冒升涌起的气泡,更随时令欢欣时刻幸福心情与婚礼气氛一起HIGH到最高点,香槟的最佳饮用温度在710度之间,在饮用前将香槟瓶放入装

13、有冰块的冰桶中冰镇约2030分钟即可达到适饮的温度。香槟口味分为五个等级,BRUT不甜,EXTRA DOUX的甜度最高,一般而言,多以不甜或较不甜的香槟佐餐。 现如今随着青年人超前意识,香槟酒也从以往的酒演变成发光的荧光液,关灯后在婚礼现场营造出另外一种色彩会更觉得美妙,但这种发光液是不能饮用的,效果是很好。也预着今后的生活会多姿多彩,闪闪发光。为什么婚礼上撒彩色纸屑结婚典礼上,人们欢笑着把五彩六色的纸屑撒向天空、撒向新郎、新娘,也撒向前来道贺的客人们。撒彩纸屑给婚礼增添了喜庆的色彩,是一个深受人们欢迎的风俗。这种风俗起源于意大利。中古时代,意大利有这样的风俗“凡参加婚礼的人,要向新人撒一把五

14、彩缤纷而细小的糖果,祝福新人过着甜蜜的生活。”到了19世纪,人们把撒糖果改为撒彩色纸屑,但名称却未改。回民婚礼流程婚礼,是回族人民一生中的一个大礼。回族老人常常把给儿子举行婚礼、完婚叫“卸担儿”,认为这是“终身大事”,是老人的责任。回族对婚礼特别重视和讲究,但由于回民分布在全国各地,回族婚礼形式多种多样。据史书记载,回族的婚姻习俗大都是按照教规来办的。如娶妻,要经过请媒人提亲,送礼,写婚书,择吉日成婚等程序。据固原州志说,过去固原地区议婚,“先请媒妁通姓,惟不辟同姓,议妥纳茶果”等,之后还要“择日送衣料”等。婚期到了以后,“婚妁至女家接婚,送羊、麦、清油等”。新婚之夜,还要请阿訇念古兰经,第二

15、天早晨,新婚夫妇要洗大净。绥远归绥县志载:“回俗须媒妁三人,掌教一人,方能议婚,男女主婚人如同意,握手为信,不立婚约,不亲迎,无鼓乐。新妇下轿,由其兄弟抱人洞房。不见亲友,待阿訇来为之诵经赞圣。及夕,新郎询问新妇以八句原根,能答,始行成礼。”黑龙江志还载:“新妇人洞房,坐炕上面墙,谓之坐福,傍晚,男女集新房,陪新夫妇食长寿面。翌晨,仍宴亲友,新妇依次拜谒,亲友尊长,皆有赐予,钱物不一”。临夏的回民一是请媒,二是定茶,三是纳聘礼,四是迎娶。无论是从史书记载,还是从现实的调查看,回族的婚礼习俗,各地大同小异,概括起来经过以下几道主要程序:请媒人提亲,看人看家道,说色俩目(也叫定茶),插花(也叫定亲

16、),迎娶,念尼卡哈,撒喜,闹洞房,摆针线,回门等。提亲回族当中有句俗话:“一家女儿百家奔。”当回族姑娘长到十六七时,就有人上门提亲。提亲一般都是男方家通过各种途径看准女方家的姑娘后,请媒人去提亲。回民请媒人一般要两个以上,一个代表男方家的媒人,一个代表女方家的媒人。男方家的媒人提亲时,要带上茶、糖等四色礼,并通报男方家的姓名、家庭经济状况和教派等情况,有的还详细介绍男方家小伙子的相貌、性格、文化程度、手艺等,女方家长听后觉得大体合适,便给男方家媒人给话。女方家也请媒人到男方家看家道,并由男女双方媒人安排姑娘、小伙子在集市或亲戚朋友家见面,看男女双方相互能否看上相貌人品。见面后如无反对意见,男方家父母或其他人带上四色礼,小伙子还要带上见面钱,在媒人的陪同安排下正式见面。姑娘一般由姑妈或嫂嫂领着当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