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复习题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472372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复习题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复习题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复习题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复习题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复习题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复习题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复习题讲解(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注:每小题中,若选择结果错一个扣1分,全对给2分。1.机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A.稳态误差 B.频率特性 C.稳定性 D.状态方程 E.幅频特性 F.相频特性2.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有( )。A. PI B. DI C. PD D. PID E. P F. PF3.影响机电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的因素有( )。 A.系统稳定性 B.系统稳态性 C.稳系统开环增益 D.系统开环积分环节个数 F.系统的类型4.可用来判别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有( )。A.相位余量和幅值余量 B.相位交界频率和幅值交界频率C.劳斯判据

2、D.开环极点和开环增益5.可用于检测位移的传感器有( )。A.光纤式传感器 B.热电阻式传感器 C.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D.电容式传感器6.可用于检测压力的传感器有( )。A.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B.感应同步器 C.电容式传感器 D.光栅式传感器 7.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是( ) 。A 幅频特性 B 相频特性 C 传递函数 D 频率响应函数8.半导体热敏电阻率随着温度上升,电阻率( B )。A.上升B.迅速下降 C.保持不变D.归零9.热电偶检测温度的工作原理是基于( )。A.热敏效应 B.压电效应 C.热电效应 D.热电势10.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是利用(B、D)的变

3、化。A.线圈的自感将位移转换成感应电势 B.线圈的互感将位移转换成感应电势C.线圈的自感将位移转换成感应电压 D.线圈的互感将位移转换成感应电压11.电液比例溢流阀压力控制回路有( )。A.直动式比例溢流阀调压回路 B.先导式比例溢流阀调压回路C.调速式比例溢流阀调压回路 D.节流式比例溢流阀调压回路12.电液比例速度调节方式有( )。A.比例溢流调速 B.比例换向调速 C.比例节流调速 D.比例容积调速13.机电控制系统响应的瞬态分量就是( )A.强迫运动解 B.自由运动解 C.零输入解 D.控制输入解14.机电控制系统瞬态分量取决于( )A.系统闭环特征根 B.系统的输入信号 C.系统闭环

4、极点 D.系统输出信号15.机电控制系统响应的稳态分量就是( )A.强迫运动解 B.自由运动解 C.零输入解 D.控制输入解16.机电控制系统瞬态分量取决于( )A.系统闭环特征根 B.系统的输入信号 C.系统闭环极点 D.系统控制信号17.改善机电控制系统快速性采用( )A.顺馈校正 B.前馈校正 C. PD校正 D.超前校正18.改善机电控制系统稳态性采用( )A.顺馈校正 B.PI校正 C. PD校正 D.超前校正19.PD校正可以使系统的( )A.稳态误差减小 B.快速性提高 C.超调量减小 D.精度提高20.超前校正可以使系统的( )A.稳态误差减小 B.快速性提高 C.频带宽度增加

5、 D.精度提高21.滞后校正使系统的( )A.稳定性增加 B.快速性提高 C.频带宽度增加 D.频带宽度减小22.滞后校正使系统的( )A.稳定性增加 B.快速性提高 C.频带宽度增加 D.频带宽度减小23.有一线性系统,其输入分别为u1(t)和u2(t)时,输出分别为y1(t)和y2(t)。当输入为a1u1(t)+a2u2(t)时(a1,a2为常数),输出应为( )A.a1y1(t)+y2(t)B.a1y1(t)+a2y2(t) C.a1y1(t)-a2y2(t)D.y1(t)+a2y2(t)24.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K(01),则该装置是( )A.超前校正装置B.滞后校正

6、装置C.滞后超前校正装置D.超前滞后校正装置25.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A.B. C. D.126.设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G(j)=,当=1rad/s时,其频率特性幅值G(1)=( )。A. 1 B. C. D. 27.反馈控制系统又称为( ) A.开环控制系统 B闭环控制系统 C.扰动顺馈补偿系统 D输入顺馈补偿系统 28.如果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减幅振荡(又称阻尼振荡),则其阻尼比( )A0 B=0 C01 D1 29.G(s)= 1/(S+1)(S+2)(S+3)(S+4)环节的对数相频特性的高频渐近线斜率为( )A -20dB B-40dB C-60

7、dB D -80dB 30.某自控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 1/(S+1)(S+2) ,则此系统为( ) A稳定系统 B不稳定系统 C稳定边界系统 D条件稳定系统 31.下列性能指标中的( )为系统的稳态指标。 A.Mp B.ts C.N D.ess 32.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是( )。 A.幅频特性 B.相频特性 C.传递函数 D.频率响应函数33.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相角可趋近( )A90 B45 C45D9034.一般来说,系统增加积分环节,系统的稳定性将( )。A变好 B.变坏 C.不变 D.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35.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L()中频段主要参数的

8、大小对系统的( )性能无影响。A.动态 B. 稳态 C. 相对稳定性 D. 响应的快速性36.反馈控制系统又称为( ) A开环控制系统 B闭环控制系统 C扰动顺馈补偿系统 D输入顺馈补偿系统37.PI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形式是( )A5+3sB5+3C5+3s+3D5+38.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1)(s+2)(s+3)=s+4,则此系统的稳定性为( )A稳定B临界稳定C不稳定D无法判断39.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k,该校正装置为( )A滞后校正装置B超前校正装置C滞后超前校正装置D超前滞后校正装置40.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G(j,则其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中频段斜率为( )A-

9、60dB/decB-40dB/decC-20dB/dec D0dB/d41.将电阻R 和电容 C 串联后再并联到继电器或电源开关两端所构成的 RC吸收电路,其作用是( D ) A抑制共模噪声 B抑制差模噪声 C克服串扰 D消除电火花干扰 42.若模/数转换器输出二进制数的位数为10,最大输入信号为2.5V,则该转换器能分辨出的最小输入电压信号为( ) A1.22mV B2.44mV C3.66mV D4.88mV 43.常用于测量大位移的传感器有( A ) A.感应同步器B.应变电阻式 C.霍尔式D.涡流式44.将电阻应变片贴在( )上,就可以分别做成测力、位移、加速度等参数的传感器。 A.质

10、量块B.导体 C.弹性元件D.机器组件45.半导体热敏电阻率随着温度上升,电阻率( ) A.上升B.迅速下降 C.保持不变D.归零46.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输出的电压波形,处于连续和断续的临界状态时,为 ( )度。A,0度, B,60度, C,30度, D,120度,47.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阻性负载电路中,控制角的最大移相范围是( )A、0-90 B、0-120 C、0-150 D、0-18048.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阻性负载电路,如果三个晶闸管采用同一相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 )。 A、0-60; B、0-90; C、0-120; D、0-150;49.若系统欲将一个D/A转换器

11、输出的模拟量参数分配至几个执行机构,需要接入( )器件完成控制量的切换工作。A锁存器锁存 B多路开关 CA/D转换器转换 D反多路开关50.步进电机常被用于准确定位系统,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步进电机可以直接接受数字量 B步进电机可以直接接受模拟量 C步进电机可实现转角和直线定位 D步进电机可实现顺时针、逆时针转动 51.小功率直流电机控制控制系统中,正确的作法是( ) A改变定子上的通电极性,以便改变电机的转向B改变转子上的通电极性,以便改变电机的转向C在定子上通以交流电,电机可周期性变换转向D在转子上通以交流电,电机可周期性变换转向52.关于ADC0809中EOC信号的描述,不正确的说法是( )。A. EOC呈高电平,说明转换已经结束 B. EOC呈高电平,可以向CPU申请中断C. EOC呈高电平,表明数据输出锁存器已被选通 D. EOC呈低电平,处于转换过程中53.PLC的工作方式是( )。A、等待工作方式; B、中断工作方式; C、扫描工作方式; D、循环扫描工作方式;54.在输出扫描阶段,将( )寄存器中的内容复制到输出接线端子上。A、输入映象; B、输出映象; C、变量存储器; D、内部存储器;55.双字整数的加减法指令的操作数都采用( )寻址方式。A、字; B、双字; C、字节; D、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