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72348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海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海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海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海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实行方国联盟 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 C受宗法血缘影响D实行分封制2、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3、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2、是国家稳定的基础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5、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6、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对这两场革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A都属于资产阶级

3、民主革命的范畴 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C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都因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失败7、“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该歌词描述了A北伐战争的情景 B红军长征的历程 C抗日战争的史实D解放战争的胜利8、毛泽东曾指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是团结的破坏者,是抗日失败的负责者。是内战的祸胎,必须立即废止,及由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组成联合政府,发布一个民主的施政纲领,然后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这段讲话的背景是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C国共重庆会谈期间 D人民解放战争结束9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

4、在于( )A、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C、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10、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下列各项为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A推翻国民党政权 B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提前完成“一五”计划11恩格斯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12、柳亚子

5、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箕”是指(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13、“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4、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

6、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15、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质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16、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最初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但罗马法更重要的是成文法。要研究罗马习惯法首选的历史文献是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17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

7、权利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 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18、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19、穿越时空隧道,假如让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萨科奇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A掌握国家的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C是国家的元首 D由民选产生,对议会负责20马克思主义诞生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

8、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C马克思 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马克思 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阶级密切联系2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以推选方式和英国广播公司(BBC)在网络上以投票方式先后进行了“千年第一思想家”评选活动,结果都是马克思位居第一。马克思位居第一是因为A马克思学说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B马克思支持工人运动 C马克思学说继承了人类历史的一切文明成果 D马克思学说指出了各国现代化的唯一道路22周恩来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发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

9、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你认为这次会议应该是( )A.第26届联大 B.中苏建交谈判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2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治还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24、某教科书以“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为题,叙述美国建国时期的制度创新。在人类政治文明长河中,美国1787年宪法的创新之处首推( )A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 B全体官员由选举产生 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D白人享有全部选举权

10、2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材料二: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

11、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两种观点进行简要评价?(6分)(2)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的观点?(6分)(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26、材料一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材料三19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结构示意图(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央机构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8分)(2)据材料一、二,说明两种政治制度在形式上有何共性?在本质上有何不同?(6分) (3)据材料三,比较英、美两

12、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英两国国家元首最大的不同点。(6分)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历史评价方面的“盖棺论定”,而且还将决定辛亥革命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走向。然而,辛亥革命的面目仍然笼罩着重重迷雾。我们将怎样聊以纪念?回顾、检讨对辛亥革命性质的研究以求改进,进而揭开辛亥革命的“庐山真面目”。吕明灼学者认为,不能因为当时孙中山主张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主张由分权制向集权制、多党制向一党制、地方自治向中央集权转变,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否定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把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点也没有贬低其伟大意义的意思,相反,这是很

13、崇高、伟大、光彩的。扬天石学者则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的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评析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高二历史期中考试选择题答案1C2A3B4B5A6A7C8B9D10C11B12D13D14D15D16A17B18A19D20A21A22C23C24C高二历史期中考试材料题答案25、(权开梅)(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两种观点进行简要评价?(6分)2)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