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学习高中化学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472334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好学习高中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做好学习高中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做好学习高中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做好学习高中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做好学习高中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好学习高中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好学习高中化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好学习高中化学的准备,一、进行心态调整 适应高中生活 高一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对于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而言,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很关键,适应得好则能为高考打下好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要学会分析环境,正确地评估自己,树立信心,保持一种平和、积极的心态。 1、“强中更有强中手” 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对成绩的要求不同。高中考试平均分一般要求在6570分左右。有些同学和家长不了解这些情况,对初三时的成绩接近满分到高一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到不可思议。其实,按高考成绩来看,总分为750分,理科 75%(551)的考分就能进入重点大学(一本); 65%(494)的考分二本;53

2、%(400)的考分三本;43%(320)的考分高职高专一;32%(235)的考分高职高专二。我们自身的水平并没有下降,只是比较的参考标准不同了,周围的对手比以前更强了。此时,应该积极地肯定自己能在这种环境中得到磨炼,只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就能获得成功! 2、“咬定青山不放松”,由于初三学习比较辛苦,到高一部分同学会有松口气的想法,因为 离高考毕竟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的部分 同学,还指望“重温旧梦”,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初中化学只有二册 书、半年多的学习量;而高中化学要五本书、三年半(包括初中) 的学习量,靠几个月突击根本不可能。因此到了高中,需要学生踏 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3、不能放松。 3、“常把兴趣作良师” 初学化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具有不稳定性。刚开始学习 化学时,出于好奇心,兴趣较浓。但时间一长,一部分同学学习遇 到困难,兴趣便会下降,因此要培养持续稳定的化学学习兴趣。化 合价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掌握 都要靠反复记忆。 二、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质量 高中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不像初中的课程,可以凭借小聪明 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把成绩提上去,对于难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的 高中内容来说,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 的环节,不但这样,还有一些习惯性的做法需要培养,高中生应当 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地跟着课程

4、进度学习。 1、认真预习的习惯。2、专心听课的习惯。3、及时复习的习惯。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5、练后反思的习惯。6、积极应考的习惯。7、总结归纳的习惯.,基本概念和理论,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一)物质的组成,(二)化合价和原子团,(注意:同一元素,在不同的原子团中,可显相同的化合价;如:CrO42 Cr2O72 同一元素,在结构相同的原子团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如:KMnO4 K2MnO4 同一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如:NH4NO3),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首先要记住元素符号) 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带电原

5、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 不为零,代数和为原子团的化合价。一定要记住化合价及表示方法。,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口诀: 一价 钾 钠 银 铵 氢,二价 钙 镁 钡 铅 锌;三五价有 磷 和 氮 ,四价 硅 锰 还有 碳 ;一二 铜 汞 二三 铁,铝 是三价要记得;四六负二 硫 出现,氧是负二经常见。 2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带电原子团:碳酸根离子 CO32、 碳酸氢根离子 HCO3、 硫酸根离子 SO42-、亚硫酸根离子 SO32、高锰酸根离子MnO4、 硝酸根离子 NO3、 磷酸根离子 PO43、 氢氧根离子 OH、铵根离子 NH4+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化钠()氢氧化钡()硫酸钡(

6、)硝酸银( )氧化铁( ) 氨 气( )二氧化碳( )氮 气( )碳酸氢钙( )氯化亚铁( ) 硝酸( )硫酸( )一氧化碳( )硝酸钾( )硝酸铵()硫酸铁( )石灰石( ) 烧碱( )纯碱( ) 胆矾( ) (三)物质的分类,元素存在状态:游离态、化合态, 氧化物,1定义 (1)组成元素的种数:两种 (2)组成物质的类别:化合物 2氧化物的分类 (1)按组成元素分类 金属氧化物(如:Na2O、CaO、MgO、ZnO、MnO2、CuO、Fe2O3、Al2O3) 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CO、SO3、P2O5) (2)按化学性质分类 不成盐氧化物(如:H2O、CO、NO、MnO2)成

7、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CO2、Mn2O7) 、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如:CaO、MgO、CuO、Fe2O3) 、两性氧化物(如:Al2O3、ZnO),(3)按常温下的状态分类 固态氧化物(如:Fe2O3、CuO) 液态氧化物(如:H2O) 气态氧化物(如:CO2) 3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1)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都能跟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跟水化合生成酸(SiO2除外) CO2 + H2O = H2CO3 大多数酸性氧化物都可由非金属与O2化合生成C + O2

8、CO2 (2)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都能跟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aO + 2HCl = CaCl2 + H2O 极少数碱性氧化物能跟水化合生成碱(Na2O、BaO、CaO等) 大多数碱性氧化物都可由金属与O2化合生成 判断正误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酸(电离时生成阳离子全部是H+ ) 1酸的分类(1)按组成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2)按电离出的H+ 个数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 (3)按酸性的强弱分为:强酸、弱酸 (4)按酸的沸点高低可分为:高沸点酸、低沸点酸_,2酸的命名

9、无氧酸一般命名为“氢某酸”_,含氧酸一般命名为“某酸”_。 3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酸变红,酚酞遇酸不变色。) (2)酸 + 活泼金属盐 + 氢气 H2SO4 + Zn = ZnSO4 + H2 (3)酸 + 碱性氧化物盐 + 水 6HCl + Fe2O3 = 2FeCl3 + 3H2O (4)酸 + 碱盐 + 水 H2SO4 + Cu(OH)2 = CuSO4 + H2O (5)酸 + 盐新盐 + 新酸 2HCl + CaCO3 = CaCl2 + CO2+ H2O 碱(电离时生成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的分类 (1)按溶解性分为:可溶性碱、微溶性碱、难溶性碱 (2

10、)按碱性强弱分为:强碱、弱碱 2碱的命名:氢氧化某(特殊地) 3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碱变蓝,酚酞遇碱变红) (2)碱 + 酸性氧化物盐 + 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碱 + 酸盐 + 水 Ba(OH)2 + H2SO4 = BaSO4 + 2H2O (4)碱(可溶)+ 盐(可溶)新盐 + 新碱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另:不溶性的碱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 Cu(OH)2 CuO + H2O,=, 盐(电离时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生成) 1盐的分类和命名 正盐(无氧酸盐叫做“某

11、化某”;含氧酸盐叫做“某酸某”) 酸式盐(NaHCO3碳酸氢钠、KHSO4硫酸氢钾、KHS硫氢化钾) 碱式盐(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化学上,对于含有相同酸根离或相同金属离子的盐,常给他们一个统称。(如:硫酸盐、钾盐等) 2盐的性质 (1)盐 + 活泼金属新盐 + 新金属 CuSO4 + Fe = FeSO4 + Cu (2)盐 + 酸新盐 + 新酸 BaCl2 + H2SO4 = BaSO4+ 2HCl (3)盐(可溶)+ 碱(可溶)新盐 + 新碱 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4)盐(可溶)+ 盐(可溶)新盐 + 新盐 NaCl + AgNO3

12、 = NaNO3 + AgCl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一)物理变化、化学反应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反应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化学反应有新物质产生。当然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但化学反应的同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二)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的原因: 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微观(实质): (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四种) 1化合反应:概念:A + B AB 反应的规律和条件 a、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b、非金属+非金属c、 酸性氧化物+水 d、碱性氧化物+水 e、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f、氨气+酸 g

13、、结晶水合物的生成 化合反应中反应物不一定为两种,也有三种或四种反应物生成一种产物的反应,请举例说明。 2、分解反应 概念:AB A + B 反应的规律和条件 a、某些盐的分解 b、不溶性碱的分解 c、电解水 d、含氧酸的分解 e、某些氧化物的分解,3、置换反应 概念:A + BC B + AC 反应的规律和条件 a、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选择条件:金属: 酸: b、金属 + 盐 = 新盐 + 新金属 条件:盐要可溶, 单质金属一定要比盐中的金属活泼 (古代湿法炼铜)Fe + CuSO4 思考:K、Ca、Na等最活泼的金属是否能将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 H2

14、 + CuO d、木炭还原金属氧化物 C + CuO 思考:CO还原Fe2O3的反应是否是置换反应? 为什么? 4、复分解反应 (1)概念:AB + CD AD + CB (2)反应条件:生成物中应有沉淀、气体、水等至少一种 (3)反应规律 酸 + 碱 = 盐 + 水 酸为强酸时,碱为任意碱 HCl + KOH HCl + Cu(OH)2 HCl + NH3H2O,碱为强碱时,酸为任意酸 NaOH + H2SO4 NaOH + H2SiO3 弱酸与弱碱一般难发生反应,但NH3H2O(可溶性弱碱)能够和可溶性弱酸反应 NH3H2O + CH3COOH 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此类情况比较

15、复杂,初中阶段只要求掌握3种类型 CaCO3 + HCl ( 强酸制弱酸) AgNO3 + HCl BaCl2 + H2SO4 思考: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碱 + 盐 = 新盐 + 新碱 反应条件:反应物均能溶于水,产物应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NaOH + CuSO4 NaOH + NH4Cl 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反应条件:反应物均能溶于水,产物至少有一种沉淀 AgNO3 + NaCl BaCl2 + CuSO4, 请从锌、氧气、二氧化碳、水、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钙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生成酸的化合反应_ (2)生成两种氧化物的分解反应_ (3)生成气体的置换反应_ (4)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_,例:用七种方法制取MgCl2 .Mg + Cl2 = MgCl2 .MgO + HCl = MgCl2 + H2O .Mg(OH)2 +2HCl = MgCl2 +2H2O .MgC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