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11472272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 5,生态工程,考纲导读,考点一,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考点梳理 1.概念:人类应用_等学科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生态 环境进行_、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 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学和系统学,修复,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续表),循环经济,生产原料,废弃物的资源化,生态工程,3.生态经济 (1)原则:“_”。 (2)结果: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 另一个系统的_。 (3)目的:实现_。 (4)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_。,基础测评 1.我国南方桑基

2、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 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 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B.整体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案:A,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时,生 态工程应运而生 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C.生态工程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 调统一 答案:C,考点二 生态工程实例, 考点梳理 ,

3、水土流失,(续表),土地沙,退耕还,漠化,林还草,(续表),(1)在六类生态工程实例中除“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 程”外,其余五大生态工程均涉及“整体性”原理。 (2)除“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及“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外,均涉及“协调与平衡”原理。,(3)只有“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涉及“物质循环再,生”原理。,(4)只有“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及“大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涉及“物种多样性”原理。,(5)只有“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及“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涉及“工程学”原理。,基础测评,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能量的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废物资源化,

4、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 B. D.,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 效益三结合 A. C. 答案:C,),2.下列措施不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是( A.机械法整平压实土地 B.人工制造表土,植树种草 C.排石整地,改良优化土壤 D.开发农田,广种农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答案:D,考向 1,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典例 1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 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活动。 材料一:据计算,维持一个 6 口人的牧民家庭生活所需食 物,需饲养 3540 头牛,其中一半必须是母牛,以提供牛奶和 繁殖小牛,其余为 23 头公牛,1518 头小母牛和几头小公

5、 牛。这一畜群所需的牧场面积取决于降雨量(因降雨量影响产草 量),在降雨量为 250 mm 地区,约需 400 公顷放牧地。,材料二:“退耕还林工程”包括 25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共 1897 个县(含市、区、旗)。到 2010 年,完成 退耕地造林 1467 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1733 万公顷,陡 坡耕地基本退耕还林,严重沙化耕地基本得到治理,工程区林 草覆盖率增加 4.5 个百分点,工程治理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较 大改善。,(1)在生态工程中,人类应用了_等学科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2) 在 西 部 地 区 “ 退 耕 还 林

6、还 草 ” 的 目 的 是 _,从而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这个过程遵循的原理是_。 (3)根据_原理可知,西部地区的 草场,要注意合理放牧,需要考虑_,因为若 超过其限度,就会引起_。,(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目标除了治理环境污染之外,主 要是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开矿后的废弃地以及湿地等进 行_。,解析(1)在生态工程中人类应用了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其遵循的 是物种多样性原理。(3)西部地区的草场,要注意合理放牧,需 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因为若超过其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

7、衡 和破坏,需遵循的是协调与平衡原理。(4)生态工程的目标除了 治理环境污染之外,主要是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开矿后 的废弃地以及湿地等进行生态恢复。,答案(1)生态学和系统学,(2)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原理,(3)协调与平衡 环境承载力 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4)生态恢复,考向预测,1.镉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有关研究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某河流受镉污染后很多生物死亡,其稳定性遭到破坏。从 生态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_ _。若将其改造为湿地公园,则群落的演替 方式为_。改造时,要适当增加生物种类,这符合 生态工程的_原理。,解析:很多生物死亡导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

8、网遭到 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适当增加生物种类 符合物种多样性以及协调与平衡原理。,次生演替,物,答案:营养结构变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种多样性(或协调与平衡),2.某地建设了以沼气池为核心的生产自净农业生态系统, 图 1 是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 2 是沼气池的结构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图 1,图 2,(1) 该 生 态 系 统 是 根 据 生 态 系 统 中 _ 和 _原理来设计的。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 该生态系统(生态农业)突出的优点是_(写 出两个)。,(2)图 1 中的“基石”_,蘑菇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3)据图 2 分析,沼气池中的产

9、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为_。,(4)独立的沼气池_(填“能”或“不能”)看作一个 生态系统,理由是_。,解析:(1)图 1 为以沼气池为核心的生产自净农业生态系统, 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强;图中有 3 条食物链: 水稻、大豆鸡,水稻、大豆猪,水稻、大豆人。图 2 为 沼气池,沼气池上面有密封盖,因此沼气池中微生物主要进行 无氧呼吸,沼气池中缺少生产者和消费者成分。该自净农业生 态系统的设计主要根据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该生态 系统为生态农业的例子,最大的优点是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 使得能量能多级利用。(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故该生态 系统的“基石

10、”是水稻和大豆。蘑菇能利用沼气池中的沼渣,,因此属于分解者。(3)据图 2 分析可知,沼气池上面有密封盖, 说明沼气池中微生物主要进行无氧呼吸,因此沼气池中的产甲 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4)独 立的沼气池只含有分解者这一个生物,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缺少生产者和消费者。,答案:(1) 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提高能量转化,效率(能量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2)水稻、大豆,分解者,(3)无氧呼吸,(4)不能,没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考向 2,生态工程实例的综合考查,典例 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 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

11、展。依据下 列生态工程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1)如图一中“秸秆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_原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减轻了 燃烧秸秆造成的_效应。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 是一类少消耗、_、_的工程体系。 (2)建立图二这一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_。,(3)蚕粪、桑叶进入鱼塘经过_的作用又被桑基所 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形成_, 被植物利用。,(4)图二系统的设计使能量、物质、信息的转换和流通实现 了总体大于部分之和,体现了_(填生态工程 原理)。,解析(1)“秸秆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物质能在生态系统 中循环往复,实现多

12、级利用,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 原理,减轻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温室效应。与传统的工程相比, 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2)建立 生态农业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使生产者固 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桑基鱼塘生态系 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蚕粪、桑叶进入鱼塘经过分解者 的作用又被桑基所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最 终形成硝酸盐,被植物利用。(4)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使能量、物 质、信息的转换和流通实现了总体大于部分之和,体现了系统 工程学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温室 多效益,可持续,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 (2)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3、 (3)分解者 硝酸盐,(4)系统工程学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考向预测,3.某地以前是个农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劣的地方,现 在已经改造成如下的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农业生态村, 据相关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 该生态工程建设遵循了_ 、_ 等原 理,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实现了 _效益和_效益的同步发展。,(2)与单一作物的农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_(填“强”或“弱”)。,(3)桑园设计成立体农业,树上养蚕,地面养鸡,这是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4)池塘内营养级最高的生物为_,其中鱼和虾的,种间关系是_。,解析:(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

14、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 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 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题中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 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种多样性 原理等(答出两项即可)。(2)该农业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 的多级利用,其自我调节能力比单一的农业生态系统强。(3)将 桑园设计成立体农业,树上养蚕,地面养鸡,体现了群落的垂 直结构。(4)根据图中食物网分析,鱼和虾处于最高营养级,它 们都可以以微藻为食,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且鱼还以 虾的幼体为食,说明两者之间还存在捕食关系。,协调与平衡,经济,生态,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 (2)强 (3)垂直 (4)虾、鱼 捕食和竞争,4.2015 年 3 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全国人 民对雾霾的关注和讨论。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再次被推上舆论 的焦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 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 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生态经济: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 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生物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