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东、中、西部差异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71635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东、中、西部差异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东、中、西部差异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东、中、西部差异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东、中、西部差异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东、中、西部差异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东、中、西部差异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东、中、西部差异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东、中、西部差异(答题时间:30分钟)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据此回答13题。1. 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矿产和能源资源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A. B. C. D. 2. 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自然条件不同 B. 资源配置不同C. 劳动力素质不同 D.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3. 由西向东,分别位于西、中、东部经济地带的城市是()A. 成都、长沙、福州 B. 包头、武汉、南昌C. 包头、太原、苏州 D

2、. 成都、桂林、杭州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4. 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正确说法是()A. 我国区位指数由南向北递减B. 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C. 乙地区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恶劣D. 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5. 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B. 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C. 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D. 中、西部较东部发展速度快今后我国三大地带的

3、发展,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带的优势。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GDP(亿元)的增长,据此完成68题。6. 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大地带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A. B. C. D. 7. 关于三大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B. 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C.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D. 三大地带经济发展速度:8. 有关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交通便利B. 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C. 能源

4、、原材料丰富D. 环境问题严重9. 分析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总量表(某年)。地带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量(%)人均GDP(元)东部61.743.122 000中部25.434.411 000西部12.922.58 800材料二三个经济地带的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变化表(%)。年份2002200320042005比重增减东部59.961.661.461.71.8中部26.625.125.425.41.2西部13.513.313.212.90.6(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的差异,这种差异是_。(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的差异,这

5、种差异是_。(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三个地带GDP的人均差异,比总量差异要_(大、小)一些。材料二告诉我们,各地带GDP所占比重只有_在逐年增加,而_和_都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_的差距进一步拉大。(4)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A. 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B. 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C. 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D. GDP、人均GDP、经济发展速度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指出:中部将朝着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6、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建设目标发展。材料2:某年中部六省经济结构比较表。项目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占GDP%)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工业化率(%)城镇化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5年2009年山西6.356.337.442.825.731.550.342.145.11安徽18.041.340.748.621.430.034.135.540.05江西17.947.334.839.927.232.935.937.041.36河南17.952.130.055.421.423.246.730.736湖北16.643.140.347.720.531.837.143.245.

7、2湖南19.639.940.548.621.529.934.037.142.15中部16.746.836.550.521.128.4东部7.951.640.5全国12.647.539.944.823.831.442.043.045.86注: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工业化率达到20%40%为正在工业化初期;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1)分析材料2,说明中部地区在三次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2)中部崛起首先需要中部城市经济群的崛起。中部地区在“十一五”期间加快了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城镇化建设,分析材料2就工业化率、城市化

8、率说明这样做的理由。长湘株(35)城市圈建设的区位条件是什么?1. D 解析:由表可知矿产和能源资源优势突出,但经济基础最差、发展水平最低、对外开放程度最低,因此为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基础雄厚,发展水平高,经济外向型明显,因此为东部经济地带;各方面都居中,为中部经济地带。2. D 解析:产业结构差异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造成的三次产业比重差异。3. A 解析:结合东、中、西部经济地带的划分范围判断。4. C 解析:新疆、甘肃、青海和西藏等省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科技水平低等原因,区位指数最低。5. C 解析:东部具有区位优势,发展速度快于中、西部;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6.

9、 A 解析: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GDP基本呈上升的趋势,且东部地区增长最快,所占的比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少。由此可推断出代表东部,代表中部,代表西部。7. 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的发展速度最快,西部最慢,这样必将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继续扩大,而不是有所缩小。8. C 解析:是东部经济地带,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基础设施较好,对外开放较早,因此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较高;但由于不注重环境的保护,环境问题严重;东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原材料较缺乏。9.(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最落后(2)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西部相对较慢(

10、3)小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4)A解析:我国最显著的地带性经济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个方面。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速度代表了发展潜力。落后地区只要有较高的速度,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容易缩小的。如果单纯使用各经济地带的GDP来比较经济发展水平,就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综合应用GDP与人均GDP结合表中指标及数据不难发现,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GDP和人均GDP上;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则通过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反映出来。10.(1)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

11、平均水平和东部;第一产业结构比重还不到就业结构比重的一半,说明第一产业生产效率太低。(2)理由: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城市化率高于工业化率,而中部有两个省其二者差距还很大。区位条件:位于洞庭湖平原,地形平坦;都在河湖沿岸,水源充足;都有铁路、公路相通,水路交通便利;多为区域行政、经济中心,且城市间距离近。解析:第(1)题,考查对数据资料的分析能力。生产效率要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比较来看,就业结构比重高,产业结构比重低,说明生产效率低。第(2)题,先分析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数据,然后要有选择地分析影响该地区城市圈建设的区位条件。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以粤商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为主体,南洋华侨集资创办的在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烟草企业。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原在香港经营怡兴泰商号、贩运土洋新货于日本、香港、泰国之间,数年后积余资本3万多元。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