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的铁路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70855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的铁路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的铁路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五单元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的铁路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中国成立后的铁路新中国的铁路事业,是以旧中国铁路的技术设备为物质基础,在人民政权不断接管、修复既有铁路的有利条件下创建起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前,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不断扩大,人民政权接管、修复和管理的铁路越来越多。成立于1949年1月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简称军委铁道部),创建伊始就通过部长滕代远主持召开的铁路工作会议突出地强调,统一铁路的组织和领导以适应战争和生产的需要,统一材料的调配和使用以加快铁路修建的进度,统一铁路管理的主要规章制度和铁路修建的规格标准以实现铁路安全、迅速、成本低的原则,并以“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作为行动口号,号召广大铁路职工大力

2、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在1949年7月1日于北平召开的全国铁路职工临时代表大会上,滕代远部长在目前形势和铁路工作方针、任务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人民铁路的办路方针是“依靠工人阶级,团结一切愿为人民服务的铁路从业人员,恢复与建设人民铁路的铁路网,为最后消灭反动残余力量,加强中国工业化而提出以“建设一个准确、迅速、安全、经济、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人民铁路为奋斗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简称铁道部)继而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上述各项工作。到1949年底,中国大陆原有铁路基本均被铁道部接管,主要干线基本修复并连接成一个整体。1952年民主改革的胜利完成,初步奠定了新中国铁路的基础。 从195

3、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开始,新中国的铁路事业进入了有计划地大规模建设的时期。 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时期,全路广大职工一方面积极推广中长铁路经验和开展“满载、超轴、五百公里”运动,使运输生产“更上一层楼”;一方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指战员一起,积极响应毛泽东关于“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的伟大号召,于先后建成成渝铁路、陇海铁路天兰段和湘桂铁路来睦段之后,又在广大的西南、西北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筑路活动。从1952年建成其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算起,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完成为止,新中国先后建成干支线6100公里,新增的营业里程占全部营业

4、里程的18%以上。新建的宝成、兰新两大干线以及黎湛、蓝烟、鹰厦、萧穿等线加强了西北、西南与全国的联系,改变了一些海防重镇和海运港口不能以铁路与内地沟通的状况;新建的集二铁路和湘桂铁路来睦段,为加强中蒙、中越之间的国际往来创造了有利条件。50年来,全国修建的铁路干线、支线累计里程36000多公里。到1998年年底,全国铁路(包括地方铁路和合资铁路)的营业里程总延长已达66428.5公里,比新中国建国初期增长3倍以上。昔日,2万公里路网中,双线地段不足营业线总长度的4%,电气化铁路是空白;而今,仅双线以上地段就达2万公里,占营业线总长的1/3,电气化铁路1万公里以上,超过营业线总长度的1/5。现在,全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首府,除西藏自治区以外,都有铁路与首都北京相通。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以粤商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为主体,南洋华侨集资创办的在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烟草企业。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原在香港经营怡兴泰商号、贩运土洋新货于日本、香港、泰国之间,数年后积余资本3万多元。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