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图式课件2009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70634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27.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图式课件2009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图形图式课件2009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图形图式课件2009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图形图式课件2009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图形图式课件2009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形图式课件20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图式课件2009(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 形 图 式,设计是一个综合体,包含了点、线、面、色、光、质、图、文等各种要素。 我们的思路就是要从这些基本的要素出发,熟悉设计的“词”和“意”,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的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色彩心理学等,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第一章 概 述,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平面构成又是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础。 平面构成,主要研究设计造物的表面形式。,平面构成的研究对象及核心内容,研究对象是指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美学原则 构成形式,核 心,概念的元素 视觉的元素

2、 关系的元素 实用的元素,构成原则 造型要素,平面构成的概念,一、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 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二、平面构成的由来 平面构成教学体系始于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经日本和香港地区传入我国。现已成为我国现代设计教学基础课程之一。,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形象,1.有机形:它能代表日常视觉中经常存在的物体,具有可辨认的形象特征和立体感。,凡是在平面上留有的痕迹都可以称之为平面的形象. 一、形象的分类 形象可以分成有机形、无

3、机形、偶然形,2. 无机形:多为用直线和圆构成的形象。,3. 偶然形:贵在偶然间的妙得,具有无法再复制的唯一性。,形状:形象的内外轮廓的边缘状态和特征。 大小:形象的体量。 色彩:形象的明暗及不同的色相。 肌理:形象内在实质的外在表现, 表现为平均的色块和各种 细碎的纹理。,二形象认知,第二节 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 -点、线、面,点、线、面的定义 点、线、面的显著特点就是相对性。极细小的形象就是点,极狭长的形象就是线,而形成一定量感的点、线就是面。,点,二、点的形状,一、几何学上的定义 点是无面积的,在平面上只能提示形象存在的具体位置。,不同的点给人们的视觉感受不同,三、点的特点,1.单点 单点

4、的位置性很重要,画面中心的比较稳定,边沿的点有逃逸的倾向。,居中,偏下,偏上,偏右上,偏左中,偏左下,2.两点 由于两点间的张力能引导视觉移动,形成视觉流程。,3.多点、大小点,单个点会吸引人并停留视线,产生强调作用;多个点会使视点往返跳跃,分散其力量。,明亮的点或者是暖色的点有处于前面的感觉,黑色的或者冷色的点有后退的感觉。,四、点的情感表达,大点:简洁、单纯、缺少层次。 小点:丰富、光泽感、琐碎、零落。 方点:次序感、滞留感。 圆点:运动感、柔顺、完美。 实点与虚点:实点,真实、肯定。虚点,虚幻、轻飘。,五、点在设计中的应用,线,一、几何学上的定义 线是没有粗细之分的,只有长度与方向。,断

5、 线,点 线,垂 线,自由曲线,二、线的形状 当点带有方向性的运动变化时,具有各种线的性质。,直 线,曲 线,折 线,宽 窄 线,斜 线,1.单线,三、线的特点,2.双线,3.复线,4.曲与折,(1)水平线:平稳,快速、静寂。 (2)垂直线:下落、上升、端庄、肃穆。 (3)折 线:动荡、焦躁不安。 (4)斜 线:飞跃、下滑。,(5)粗线:强劲、笨拙、迟钝、有力。 (6)细线:秀气、敏锐、柔弱、锐利。 (7)虚线:柔弱、神秘。 (8)糙线:神经质、粗糙、古朴。,1直线,四、线的情感表达,(1)几何曲线:规范、典雅、柔软、呆板。具有现代感和准确的节奏感。 (2)自由曲线:自由、轻快、随意、软弱,极

6、富表现力。 (3)封闭的线:给人工整、冷淡之感。 (4)开放的线:给人活泼、亲和之感。 (5)弧线:大的弧线,有力、有弹性。小的弧线,柔弱、杂乱。,2曲线,五、线在设计中的应用,线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视觉形态,无聊或无意识的情况下的随手乱画,往往是性格及当时心理和情绪的反映,线用于分隔空间和区域,给物体以明确的边界。线的视觉传达功能非常明确,在设计中用的很多。,多线和单线不同,多线的视觉效果不仅取决于每条线,更取决于先的组合方式。,线的同方向排列使线的方向感和运动的感觉得到加强。,面,一、几何学上的定义 平面具有位置、长度、宽度而无厚度。,转折体的表面,二、面的形状,1.面的分类 (1) 几何面:

7、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是三种最基本的形; (2) 有机面:自由曲线、直线等构成的平面。,2形与底 实形与虚地,具有相互转换的趣味性。形与地,分割了平面的空间,相互衬托。 3大小面 大小面形组织在一起时,会有空间感、律动感、节奏感。 4虚实面 虚多实少的面,量轻体薄。实多虚少的面量重体厚。,空白负形面,面的情感内涵基本上容纳了点与线的情感特征,三、面的情感表达,正圆形面,扁圆形面,方 形 面,角 形 面,恶 梦,烦 乱,温 柔,愤 怒,自由形面,四、面在设计中的应用,调子、色彩、肌理、外轮廓也是形成面的表情的因素,它们决定了面给人的感受是温和或坚强、秀美或粗糙等等,在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对面进

8、行变化和处理。,有机面、几何形的组合,面的质感对比,质感可以丰富我们的视觉感受,质感的对比从视觉上使我们产生触觉的对比的通感.,多种手法为我们激发创意的灵感,在实际的构成和设计中,有些情况是把一些原本不是面的视觉元素作为面来处理和安排的.比如:成片的文字、淡化的底纹、插图等。,自然界中的点、线、面组合构成,点、线、面组合构成,点、线、面组合构成,素材拼贴点、线、面构成,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一、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 在基本要素与基本要素相遇时,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关系供设计者选择,创造出更多的形象。,二、基本型的构成方法 基本形是由基本元素点线面、基本形态圆方角,经过各种组合方法而形成的。基

9、本形的产生方法有: 1.加 法,2.减 法,3.分 割 法,等形分割,等量分割,渐变分割,相似形的分割,自由分割,自由分割,4.重 叠 法 5.透 叠 法,7.分 离 法,6.联 合 法,三、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1.骨格与基本形 平面构成中,骨格是支撑构成形象的最基本的组合形式,使形象有秩序地经过人为的构想,排列出各种宽窄不同的框架空间,把基本形输入到设定的骨格中以各种不同的编排来构成设计。骨格起到编排形象和管辖形象的空间作用。,骨格的分类 骨格分为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骨格。,2. 重复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 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

10、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1) 重复的类型:,基本形,骨格的重复,形状的重复、色彩重复,方向的重复,基本型重复,(2)重复构成以及在设计中的应用,实例1-重复构成,3.渐变构成,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或骨骼逐渐的、有规律的循序变动。它会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1)渐变构成的形式 渐变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形象的大小、疏密、粗细、位置、方向、层次等,色彩的深浅、明暗,声音的强弱都可以达到渐变的效果。,形状渐变,大小渐变,方向渐变,位置渐变,色彩渐变,骨骼的渐变: 即骨骼线的位置依据数列关系逐渐的有规律的循序变动。,单元渐变,双元渐变,等级渐变,折线渐变,联合渐变,阴阳渐变,4.发射 发射具有方向

11、的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所有的形象均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有时可造成光学动感,会产生爆炸的感觉,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1)发射的分类:,中心点的发射,同心式发射,螺旋式的发射,(2)发射构成的形式,实例2-点线面自由渐变和发散,5.特异 特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次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次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 特异的分类:,形状的特异,大小的特异,色彩的特异,方向的特异,6.肌理 (1)肌理指物质内在质地构造的外在反映,也是形象的表面质感。,(2)肌理的分类 一般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部分。,(3)视觉肌理构成,(4)肌理的情感特征 不同的肌理就表现出不同的

12、物质,而每一种物质都给人以不同的心理特征。,(5)肌理构成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四、图与底 在构成设计里,一般我们把具有形象感的实体称为“图”,而把形象周围的空间称为“地”。 1.一般容易被识别为图形的是: 居于画面的中央,或处于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形,易于成为“图”; 被封闭的图形,在画面中容易显现出来,也容易被人们认为是“图”; 小的形状,较之过大的形状,成为图的条件更为有利; 集中的形态比散乱的形态易于识别出图形。,2.图与底的“各向异性” 黑白两图形的关系,相互转移,背景成为图形,或者图形退成背景,图与地的这种性能,在视觉艺术中称为图地的“各向异性”。, 互嵌图形有双向性,即反正皆可成立。

13、图形递变从某种图形逐渐变化成另一种图形。,互嵌图形,图形递变,第五节 形式美法则,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论,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在设计构图的实践上,更具有它的重要性。,一、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构成图案形式美的最基本的法则,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一条普遍原则或规律。 1.变化 图案设计讲究变化,在造型上讲究形体的大小、方圆、高低、宽窄的变化;在色彩上讲究冷暖、明暗、深浅、浓淡、鲜灰的变化;在线条上讲究粗细、曲直、长短、刚柔的排列变化。,2.统一 统一有两层意思,一是通过整齐的图形,有序的排列,统一的表现技法,合谐的色彩

14、,使画面出现一种美感叫做自身的统一 。将各种元素通过一些规则,合谐的统一于画面之中做相对的统一 。,二、对称与均衡,1.对称 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典雅、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1) 对称的种类,(2)对称的特性 优点:基本形体构成秩序井然的图形,有很好的安定感,能得到具有统一感的平衡,适合于产生精止的、传统的效果。 缺点:保守性强,有拘谨、死板的感觉,缺少变化。,2.均衡 均衡是通过各种元素的摆放、组合,使画面通过我们的眼睛,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种物理的平衡(比如空间、重心、力量等)。,三、对比与调和 1.对比 对比就是由于平面构成的各元素在形态

15、、颜色、材质的不同形成了视觉性的差异。 大-小 远-近 动-静 垂直-水平 上-下 疏-密 轻-重 高-低 强-弱,对比与调和是取得变化与统一的重要手段。,点、线、面的对比,2.调和 调和与对比相反,是由视觉上的近似要素构成的。,四、节奏与韵律 1.节奏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2.韵律 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称为韵律。,平面设计的韵律与节奏也建立在重复的基础之上。,五、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

16、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恰当的比例则有一种谐调的美感,成为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内容。美的比例是平面构图中一切视觉单位的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案 例,第三章 构 图,3.1 如何看图? 眼睛有一种停留在一幅画面左上角的倾向。 眼睛总是顺时针看一张图,人有一种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观察物体的习惯。,3.2 视线流动的规律 由于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因而在视察视觉物象时,容易先注意水平方向的物象,然后才注意垂直方向的物象。 人的眼睛对于画面左上方的观察力优于右上方,对右下方的观察力又优于左下方。,3.3 如何突出图面重点,3.3.1利用对比手法突出主体 (1)大小对比,(2)明暗对比 (3)形状对比,3.3.2 运用黄金分割突出主体,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理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