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70633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1917年,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指出,俄国当时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实现了第二阶段目标的重大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2、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A. B. C. D.3、下图为苏俄(苏联)1913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4、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A. B. C. D.5、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显示了“斯大林模式”(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C有

3、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B.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的新秩序C.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促进了世界和平稳定D.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7、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A. B. C.D.8、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其“纠缠不清”主

4、要是因为( )A.加剧了西方国家与苏俄的矛盾 B.便利了列强共同侵略掠夺中国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没有根本上消除列强间的矛盾9、这是一位同学做的一道课后“自我测评”,A B C D 四项中有一项填错了,这一项是( )A.中国对外“门户开放” B.德国放弃海外殖民地C.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 D.法国收回失地10、“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根据乔治泰勒的这一“裙边理论”,美国最有可能流行长裙的时期是( )A.20世纪初 B.经济大危机时期 C.20世纪50、60年代 D.20

5、世纪90年代11、1933年罗斯福在演讲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体现了这时期的美国( )A经济危机造成失业人数很多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大C必须实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措施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12、某同学对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表格复习,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错误的一项是( )A.实施背景30年代大危机的沉重打击B.核心和基础全国工业复兴法C.新政特点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D.新政作用使美国从此消除了经济危机13、“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 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

6、响经济”。大国崛起这段解说词评论的是( )A“科技立国”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斯大林模式 D.改革开放14、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A延缓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B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15、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家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的共同点是( )A会议都被英、法、美操纵B促进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形成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D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16、名画格尔尼卡展出时,现场一位德国将领问画家:“这

7、是您的杰作吗?”画家回答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这位画家是( )A达芬奇 B凡高 C毕加索 D德莱塞17、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一生中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他在昨日的世界中写道: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了拯救和平,准备第三次去德国同希特勒谈判。那天,他正在国会演讲,德国回电了,声称: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同意与张伯伦在慕尼黑举行一次会议。“英国国会在那一瞬间失去了控制议员们高兴地跳起来,喊叫着,拍着手,大厅里响彻了欢笑声。”这个历史细节说明( )A英国与德国、意大利都是法西斯政权 B英国在二战全面爆发前奉行绥靖政策C英国与德国在历史上从来都是好盟友 D英国在张伯伦领导下赢得了二战胜利18、请阅读下面材

8、料,最先遭遇到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所说的“同样的命运”的其他人是( )A.法国 B.波兰 C.苏联 D.美国19、保罗肯尼迪在谈到国家的发展时说过这样一种观点:“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 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所抵消。”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不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A.17991814年的法国 B.19331945年的德国C.19361945年的日本 D.19411945年的苏联20、贺州市某中学九年级(8)班同学开展了一场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班级辩论会。下列同学们的辩论观点不符合史

9、实的一项是( )A.莫斯科保卫战终止了德军进攻苏联的计划 B.美、英等联军发起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C.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绥靖政策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D.二战改变了世界面貌并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21、当苏德两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断壁残垣中博杀时,纽约时报称之为“红色凡尔登”,德军称其为“伏尔加河畔的凡尔登”。这反映出两场战役的共同点是( )A.残酷性 B.正义性 C.决定性 D.突然性2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斗争的结果。二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标志是( )A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B苏联人民开始卫国战争C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D联合国

10、家宣言的签署2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国突袭波兰 诺曼底登陆 攻克柏林战役A. B. C. D.24、下列四幅照片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其中与美国有关的是( )A. B. C. D.25、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C.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

11、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历史期中答题卡班级 姓名 成绩一、单选题(共25道,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26、在20世纪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成功的改革调整: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的美国,还有一次是中国的改革开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下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1)从上图可以看出,l921年后俄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1年前后其经济政策有何变化?(4分)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

12、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的思路好在何处?(2分) 材料三: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3)造成美国出现“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罗斯福是如何应对这一局面的?(2分) 材料四: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4)如何正确理解材料中的“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4分)27、国家关系,利益

13、至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请仔细观察两幅漫画,特别是其中的文字。(1)材料一中图A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恶果?(2分)结合图B分析英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二: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也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我们会尽力援助苏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材料二表明,英国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三:1943年11月底,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举行会议,12月1日,三国发表开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