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70544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2.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A.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C.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3.柏拉图曾

2、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与此相似的命题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D.世界的本源是人的理念4.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5.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B.对自然界的研究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D.对人性的研究6.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

3、、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捍卫思想自由的原则B.维护公民生存权利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现象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7.“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8.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绪论中说:“希腊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原始的宗教意识和伦理意识便进入分崩离析的过程中:这不仅使有关人的天职和使命问题变得愈来愈

4、有必要作科学的调查研究,而且使有关正当的生活行为的教导成为首要目标,最终成为哲学或科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希腊化时期的哲学便获得了基于科学原则的生活艺术的实践意义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早已为这种涵义开辟了道路。”这里的“这种涵义”是指哲学应关注人的 A.宗教意识和伦理意识B.天职和使命C.生活行为D.自身9.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是( ) A.为虚无主义开辟了道路B.开启了不可知论的探讨C.有利于摆脱神学观念的束缚D.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10.下列有关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属于智者学派B.苏格拉

5、底重视研究自然,而智者学派注重研究人类社会C.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同处于雅典民主政治时期D.智者学派比较重视人的伦理道德11.“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表明苏格拉底( )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B.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灵魂D.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12.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在他70岁的时候,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妥协,他的死既服从了城邦法律的判决,又捍卫了自身的思想和人格尊严。他是( ) A.普罗塔戈拉B.莎士比亚C.苏格拉底D.孔子13.苏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识”。他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

6、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他还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 A.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B.彻底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C.表明他否定希腊的民主制度D.说明了知识是人类生存之本14.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这表明他( ) A.主张不断认识自我B.追求理性的价值C.倡导提高生活质量D.强调生命的意义1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B.无神论思想C.科学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1古希腊主神宙斯像 图2古希腊神话的诸神雕塑材料二 我

7、们断言感觉不是智慧,尽管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但它们不告诉关于任何事物的为什么,例如火为什么热,而只知火热。 亚里士多德材料三 关于神,我无法知道它们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有许多障碍使我们得不到这种知识,一则这个问题暧昧不明,再则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哥拉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希腊人的一种什么自然观? (2)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怎样认识事物? (3)普罗塔哥拉与材料一的意识的区别是什么? (4)材料二、三的观点有什么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

8、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苏格拉底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朝时期的教育状况。这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怎样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与材料一中反映的教育思想有何区别?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

9、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安提丰材料二 (智者学派中的)一些人则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注:这里指“人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们要求废弃约束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普罗塔哥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1)材料一、二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2)依据材料概括该学派的核心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

10、评价。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的思想,“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主要强调了智慧的作用,而不是“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和“否认绝对权威”,故A、C两项错误。苏格拉底注重道德,故B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是关键信息。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实质上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与发展,这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根源。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

11、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材料信息可知,柏拉图强调的是事务在不同人的眼中表现出不同的样子,即判定该事物的标准是依据每个人自己的标准,体现了人是衡量事务的尺度,所以与该命题相似的是“人事万物的尺度”,故选A项。BC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是关键信息。4.【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希腊“智者运动”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人是万物的尺度”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性,以人为本,从而往往会造成人人私欲泛滥,甚至会造成道德败坏,所以,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故D项正确;“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揭示的是经济方面,与题干信息没有直接关联性,故A项排除;“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实际上与“人是万物的尺度”背离,故C项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智者学派思想主张的准确理解与认识。5.【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设问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主张“美德即知识”,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知识,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