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俞利_药学九班_中药材和制剂分析概论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470528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俞利_药学九班_中药材和制剂分析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刘俞利_药学九班_中药材和制剂分析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刘俞利_药学九班_中药材和制剂分析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刘俞利_药学九班_中药材和制剂分析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刘俞利_药学九班_中药材和制剂分析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俞利_药学九班_中药材和制剂分析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俞利_药学九班_中药材和制剂分析概论(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第十九章,第一节 概述,一、中药特色与分析特点 (一)中药及其制剂的生产和使用有中医理论的指导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从中药的药性理论到组方的君臣佐使,无不体现中医整体观和辩证施治的理论原则。,(二)中药及制剂的质量有多环节多因素的影响,中药材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产地分散,加上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加工炮制等因素,造成其所含化学成分及临床疗效的差异,如党参在我国有39种之多。 中药制剂又收到生产工艺,包装运输,储藏等因素的影响,质量控制的环节更为复杂,如板蓝根颗粒有700多产家生产出1200多种药品;复方丹参片600多产家生产出800多种药品。,(三)中药及其

2、制剂有复杂多变的特点,1.单一植(动)物中含有多类不同结构的多种成分 植(动)物由于发生二次代谢过程,通过不同的生物合 成途径产生了多类不同结构的多种成分。,2不同来源的中药中的同一待测成分的含量差异巨大 生长环境、果收季节、生长年限及部位差异等因素造成了不同来源的同种中药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3.中药在煎煮炮制和制剂过程中化学成分有量和质的变化 中药从药材加工到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会对其成分产生量和质的变化。,(四)中药不同工艺和不同制剂中同成分的质量标准有不同的要求 制剂工艺及辅料会对有效成分产生影响。例如不同制剂工艺下的黄再心汤十侵背,其大黄酸葡萄糖苷在常压浓缩减压浓缩和逆漫透喷雾后的含量

3、分别为41.19%.51.69%和98.6%,小檗碱的含量分别为34.5%、37.5%和94.5%。 针对不同的剂型应制定相应合理的质量标准。如口服用灯盏花素中含野黄芩苷等不得低于9苷%,而注射用灯盏花索的野黄芩背不得低于98%。,ChP2015一部正文分为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 传统剂型:丸剂 散剂 膏药 酒剂 搽剂等 现代剂型:口服液 片剂 软胶囊剂 颗粒剂 滴丸剂 气雾剂喷雾剂 注射剂等,二、中药及其制剂的分类与质量分析要点,(一)中药材和饮片 药材是药制剂的生产原料,是中药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的首要环节。 饮片是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的处

4、方药品。 显微鉴定是药材和饮片的特色鉴别方法。,(二)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是指从食物、动物中制得的挥发油、油脂、有效部位和成分。 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大部分用于中药制剂的原料,一般是针对中药中的某一类或单一成分提取而得到。如人参总皂苷、丹参酮等,因此其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都是围绕该类或该成分而建立的,强调方法的专属性。,(三)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 1、丸剂 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蜡丸、微丸等。,2、散剂 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内服和外用散剂。,适宜采用显微鉴别,3、颗粒剂 药材提取物与适宜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

5、的颗粒状制剂,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泡腾性颗粒剂。,含量测定常采用HPLC,4、合剂与口服液 合剂: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 单剂量合剂也可称为“口服液”,5、其他中药制剂 酒剂与酊剂 酒剂: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 体制剂。 酊剂: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 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1.中药材和饮片取样法 (1)外观检查 (2)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样品的原则 (3)取样部位、取样量 (4)四分法取样 (5)最终抽取样品量,三 中药分析用样品制备方法 (一)取样与样品保存:均匀、合理,2.中药制剂取样法 (1)粉状制剂:100g;四分法

6、 (2)液体制剂:200ml(摇匀) (3)固体中成药:片剂200片;丸剂10丸;胶囊20个,取内容物100g (4)注射剂:取样2次,样品提取方法 1、超声提取法 2、回流提取法 3、连续回流提取法 4、萃取法 5、水蒸气蒸馏法 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7、高速逆流色谱法 8、冷浸法,(二)样品提取与纯化方法,1、超声提取法,简便、省时、提取率高 适用于固体制剂中待测组分,2、回流提取法 样品置有机溶剂中加热回流提取 回流提取法主要用于固体制剂的提取。 提取溶剂的沸点不宜太高,对热不稳定或具有挥发性的组分不宜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 回流提取法的提取速度快,但操作稍烦琐。,3、连续回流提取法 操作

7、简单,节省溶剂 本法应选用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甲醇等,提取组分对热应稳定。,4、萃取法 (1)萃取溶剂的选择 萃取用溶剂应根据组分的溶解性来选择,测定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要大,而杂质在其中的溶解度要小。溶质在有机相和水相的分配比越大,萃取效率越高。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 正丁醇 用于皂苷类 醋酸乙酯 用于黄酮类 氯仿 用于生物碱类 乙醚、石油醚 用于挥发油,(2)水相pH的选择 酸性成分比其pKa低12个pH单位 碱性成分比其pKa高12个pH单位 (3)酒剂和酊剂先挥去乙醇 (4)防止和消除乳化,5、水蒸气蒸馏法 适用于具挥发性的可随水蒸气蒸出的组分的测定,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是一

8、种处于超临界点之上的流体,是介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一种物相,兼有气体与液体的一些特性。 最常使用的超临界流体是CO2,因为CO2具有较低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同时还具有惰性、无毒纯净、价格低廉等优点。本法适合于中药及其制剂中待测组分的提取分离,目前应用日益广泛。,样品的分离和纯化 目前中药分析大多采用色谱法,因其兼具分离和分析功能,样品经提取后可不经分离直接分析。当有些样品分析前仍需分离纯化和富集时,一般也多采用色谐祛如柱色谱法或固相萃取等方法。固相萃取所用的预处理小柱现已实现商品化。内装的填料除硅胶、氧化铝等吸附剂和大孔吸附树脂外,还有各类化学键合相如C18、氰基、氨基化学键合相等,可适于各种

9、极性化学成分的分离。预处理小柱一般为一次性使用,方便,但价格稍贵。,鉴别对象选取原则: 1、复方制剂,按君臣佐使依次选择; 2、首选君药、臣药、贵重药、毒性药; 3、原粉入药者,应作显微鉴别; 4、选择尽量多的药味,至少超过处方的1/3。,第二节 中药的鉴别,一、性状鉴别法 二、显微鉴别法 三、理化鉴别 法 四、色谱鉴别法 五、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鉴法,一、性状鉴别 外观、形状、感官性质等特征 抓住药材的一般形态规律和形态特异性 参照药典、药品标准和中药鉴定学,二、显微鉴别 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及含药材粉末的中成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化合物的特征。,三、理化鉴别 1、微量升华法:具有升华性成分

10、的药材及制剂的鉴别 2、化学反应法 (1)矿物药的主要成分为无机化合物,可用化学方法鉴别 (2)生物碱的特征鉴别:含有莨菪碱的颠茄草和华山参均利用托烷生物碱类的特征进行鉴别。,色谱鉴别,TLC法应用最多 (Rf、颜色、荧光),GC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HPLC法常与含量测定同时进行,四、色谱鉴别法,薄层板的选择,硅胶G板(可加0.3% 0.5% CMC-Na) 多用,氧化铝板 常用于生物碱类药物,聚酰胺板 常用于黄酮类及酚类药物,纤维素板 常用于氨基酸类药物,五、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鉴别法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常用于中药材及制剂的鉴别,特别是当中药材及制剂缺乏用于鉴别的专属性成分或活

11、性成分不清楚时,可通过表征其化学成分轮廓的指纹图谱鉴定该中药材或制剂。除可用对照成分外,还可用来源确定的对照药材作标准,达到鉴别的目的。 常用技术有HPLC和TLC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技术。在ChP2015中有丹参总酚酸提取物、丹参酮提取物莪术油、颠茄流浸膏等“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和银黄片等成方制剂的约80多个标准中建立了特征图谱。 典型示例应用见本章第四节(二、中药质量的整体控制和中药指纹图谱)。,(一)水分测定 (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三)重金属检查 (四)砷盐检查 (五)农药残留量测定,第三节 中药的检查项目与内容 一、杂质检查,一、水分测定法 烘干法(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 甲苯

12、法 (含挥发性成分) 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贵重药) GC法(通用),二、膨胀度测定法 膨胀度是药品膨胀性质的指标系指每1g药品在水或其他规定的溶剂中,在一定的时间与温度条件下膨胀后所占有的体积(ml)。主要用于含黏液质、胶质和半纤维索类的天然药品的检查。,三、杂质检查法 药材和饮片中混存的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质称为杂质。包括下列各类物质: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 1. 杂质检查方法(ChP2015通则2301) 取适量的供试品,摊开,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5-10倍)观察,将杂质拣出;如其中有可以筛分的杂质,则通过适当的筛将杂

13、质分出。将各类杂质分别称重.计算其在供试品中的含量(%)。 2.注意事项药材或饮片中混存的杂质如与正品相似,难以从外观上鉴别时,可称取适量,进行显微、化学或物理鉴别试验,证明其为杂质后,计人杂质重量中;个体大的药材或饮片必要时可破开,检查有无虫蛀霉烂或变质的情况;杂质检查所用的供试品量,除另有规定外,按药材和饮片取样法称取。,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总灰分的测定,四、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五、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定法 重金属铅、汞、锅、铜等对人体均有严重的毒害。药材由于环境污染和使用农药等原因,容易引人重金属杂质,所以中药制剂中重金属的限量同样需要控制,特别是新研制的中药制剂和出口产品。根据我

14、国现行标准要求,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限度为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一,我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六、农药残留量测定 测定对象: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总有机氯、总有机磷 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 七、有关毒性物质的检查,八、黄曲霉素测定法 ChP2015通则2351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药材、饮片及制剂中的黄曲霉素(以黄曲等市素B1、 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G2的总量计) 九、酸败度测定法 成收是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和饮片在贮藏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低分子醛类、酮类等产物,出

15、现特异性臭味,影响药材和饮片的感观和质量。 酸败度测定法(ChP2015通则2303)通过测定酸值羰基值和过氧化值,以检在药材和饮片中油脂的酸败度。,一、中药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一)含量测定项目选定原则: 1、首选君药及贵重药、剧毒药; 2、其次考虑臣药及其他味药; 3、有效成分明确的,可选有效成分; 4、成分类别清楚的,可测某一类总成分的含量,第四节 中药及其制剂含量测定 和质量整体控制,5、检测成分应归属某单一药味; 6、检测成分应与中医用药的功能主治相近; 7、确无法含量测定的,可测定总固体量。,(二)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及其制剂含量测定首选方法 (1)色谱条件

16、选择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测定方法的选择,(1)色谱条件选择 固定相:ODS 流动相:甲醇-水;乙腈-水 黄酮类、酚酸类:乙腈-水-酸 生物碱类:乙腈-水-三乙胺 洗脱方式: 等度洗脱:组分较少、性质差异不大的样品 梯度洗脱:组分较多、性质差异较大的样品 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可变波长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预处理 避免糖对色谱柱的污染:使用高浓度的醇或其他有机溶剂提取测定组分,避免使用水为溶剂,(3)测定方法的选择 外标法 含量波动范围较大者,采用标准曲线定量 组成简单者,可使用内标法定量,2.气相色谱法 a. 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组分测定 冰片、桉叶素、樟脑、厚朴酚、丁香酚、龙脑等。 b.含水量、含醇量测定,气相色谱法分析中药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内标法、外标法,归一化法等。 内标法是中药及其制剂含最测定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样品的所有组分不能全部流出色请柱,或检测器不能对每个组分都产生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