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贵课堂实录及评析精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69336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玉贵课堂实录及评析精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李玉贵课堂实录及评析精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李玉贵课堂实录及评析精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李玉贵课堂实录及评析精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李玉贵课堂实录及评析精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玉贵课堂实录及评析精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玉贵课堂实录及评析精要(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谁在课堂的中央李玉贵分心虫课堂实录与评析 师:请你们把学习用具都收到桌子下面,一个都不许留在桌子上。注意老师话一说完,你就要把事情做完。注意,老师话一说完,你就要把事情做完,话没说完不许行动。再来一次,请你把文具从桌洞里拿出来摆好。动作要轻,不要发出声音。老师话一说完,就要做完。【评析:课堂这样开始,让人恍惚这不是舞台课,而是一节在教室里的常态课,从训练孩子最基本的听指令做事情开始。听指令做事,我们通常会认为这是一年级教室里才会做的事情。或许正是这种“通常认为”,让我们忽略了许多孩子在这件事上的表现实际上大大打了折扣。上课铃响过两三分钟,课堂准备还没到位的现象在许多中高年级甚至初中教室里都很常

2、见。表面上看是一个细小的习惯问题,而背后则是对时间、对秩序的漠视。】一、明确写作要求,寻找素材并分类。老师放PPT(速度非常快,一闪即过),上面有三层文字。师:谁看到刚才上面有哪三层文字。(无人答理)。继续放片子,一张许多虫子的片子一闪即过,然后是“分心虫”三个字定格。师:谁看到分心虫的样子了?一个学生举手起来描述:分心虫胖胖的,身上有许多小点点。(老师再把片子回到分心虫图片。)老师在教室中移位,提醒学生眼睛跟着老师动。【评析:对听的习惯、专注的习惯的培养贯穿整节课。课堂进行到这里,如果我们还只是把这节课仅仅当作一节作文课来听,一定会错失很多。毕竟,所有的学科教学最终指向的都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3、】师:分心虫专门吃掉课堂上的分心事。PPT放“课堂上的分心事”师:谁看出这个句子的关键词了。学生在位子上说“分心事”师:分心事,其实前面还有一个关键词,对,课堂上。它只吃哪里的分心事?课堂的分心事,好,看一下。放片子,一个坐在板凳上动作幅度特别大的孩子,脚抬得老高。师:你在课堂上是这样分心的吗?是这样吗?不是,你才不是这样分心的,没错。你愿意跟分心虫分享一下分心的事吗?因为你愿意跟它分享一下分心的事,它就可以从地上爬起来,继续有活力、圆滚滚胖嘟嘟。它只吃分心的事,你有没有分心的经验?每个人呆会儿要给我五个你分心的经验。有人跟我说,老师,我不会分心,那我告诉你,那不是人。等下我要看到你的手指在数

4、,回想你的分心事,想到我都没想到的。学生都在想,短暂的冷场。师:很难想吗?不要想着你们老师在这里,班主任在这里,局长在这里。行行好,行行善,分心虫就是吃小朋友的分心事,只能在课堂上。再确认一下关键词,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课堂,一个是分心事。李老师已经逛一圈回来了,再给你一点点机会。【评析:回忆课堂上的分心事,是学生在这节课上指向写作的第一个活动,即寻找素材。在这里,老师先是用富有儿童趣味的任务分享分心事去喂饱分心虫来唤起学生的记忆,同时又注意到学生不愿意当众说糗事的心态,强调是人都会有分心的时候,以此来引导学生回想真实的分心经历。或许是还没完全进入上课的状态,或许是不敢说上课分心这样的坏事情,课

5、堂上沉默了约一分钟。这样的时候,老师除了耐心的等待,又恰切地捕捉到了学生的小心思,消除他们最后的心理“防线”不要担心自己的老师就坐在下面,让分心虫吃掉你的分心事就好了。】有学生举手或是和同位小声交流。师:老师还没有说开始,可以动吗?老师什么时候会说结束呢,李老师站到这里,微微抬抬头,就表示时间要结束了,这样懂了吗?两个人轻声讨论。李老师这样从你们身边走过,能不能听到?不能唉,声音大不行的。只有你们两个人能听清楚,我偷听的话可以听到,但是我走过去不能轻松就听到你们说话的声音。那就太大声了。两个人一起努力去凑五个吧,小声开始。【评析:经过前面的冷场,现在终于有学生蠢蠢欲动,想要发言展示了,按照我们

6、一般的心理期待,这些想要发言的学生不正好救了冷寂的场子吗?应该赶快让他们起来说啊。可是,李老师却又一转,让学生先两人一组互相说。佐滕学说过,一间润泽的教室里,老师和学生总是在围绕伟大事物知识,进行了着相互传接球的活动。我们见惯的课堂上,这种传接球活动始终是固定的线路老师把球抛出,一个学生接住,再传回给老师。之后再换另一个学生重复一样的路线。学生与学生之间几乎没有关联。于是,“老师”自然地、又习以为常地成为课堂的中心。此时的课堂,李老师不接学生举手要抛来的球,而是让他们与同学互传,这是不是在向学生暗示,学习不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肯定,而是为了学习本身呢?当然,这样做,也就让每个孩子都有了表达的机会。

7、】学生两人一组回想分心事。老师发现最后有一个人单着,就走过去告诉他们当然是三个人一起了。师:时间到,一秒都不能让我等,上课时间就是这么少这么珍贵。今天是11月几号?生:30号。师:30号起立。老师径直走向第三排一个学生:我知道是你,不用起立了。【评析:整堂课上,老师自始至终都不急着让那些争先恐后举手的孩子说话,而是把更多的机会给不举手的学生。我们心里都很清楚一件事,把手举得老高急着说话的孩子大都是学习相对优秀的,如果他们先说,无疑是对另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思考机会的剥夺。还会让教师从他们的优秀表现中获得一种错觉,认为全班学生都已经学会了。而那些不举手的孩子,可能是害怕,可能是还没太思考清楚

8、。同样是教室里的个体,这些孩子才真正是需要帮助的。教学的根本意义也正在于能让这部分学生感受到教室环境的安全,能够由模糊走向清晰,从而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和意义感,还有尊严感。】生:付老师,数学付老师在讲那个射线的时候,我就想到外星人飞碟底下那个光。师:来写,自己写,李老师不会帮你写。老师一回头发现学生没有到黑板前:哎,我说来写,人怎么没来。转过身来没人。师在黑板上板书“想”:你想什么,我不知道,自己写。老师边说边在“想”字下面画条横线,让刚才发言的同学写上说的事情。师:11号在哪里?没人应。师:要赶快举手让老师知道你在哪里。11号在哪里,你们班没有11号?学生说没有。师:那你来好了。生:就是那个

9、,就是我上体育课跑步的时候,我就是在那里想中午要吃什么。师:你也来写。请问一下,我上面贴了一个标签是想,这位同学是不是也写在这一类?是。哦,不对,我是看到老师点头,不是看到小孩子点头。请问他的也是想,是不是和他写同一类。学生说是。让发言的学生去写。继续请其余学生分享分心事。师:太慢了,碰到谁就是谁,我就喜欢不举手的。来,我一点到他之后,你要把手放下,眼睛看谁?【评析:已经有孩子被老师点到发言了,为什么还有很多学生把手举得老高?学生这些习惯性地表现,难道不是教师一直在课堂上追求“虚假的繁荣”的后果吗?学生急于发言更多地是想着展示自己。展示自己没有错,但不习惯去倾听别人的观点则不利于学习真正发生,

10、更不利于课堂生态的形成。】全班学生:他。师:他是谁?我已经点他了,他叫什么名字?学生报名字。老师没听清:去掉姓怎么叫他?晨曦。生:就是,就是有一次,就是师:有没有感受到全班同学都面向你了,所以你要转过来面向全班同学说话。生:就是有一次李老师上课的时候,我在底下吃东西。师:这是一个勇敢的课堂。真是高难度哎,上课要吃东西,来,写下来。很难的事,而且吃的时候,老师还没有发现。恭喜你,不对,不能这样说话。我特爱不举手的人。老师板书“吃”,并画上横线。学生过去写。【评析:除了让学生回忆分心的事情,还在帮助学生把这些事情进行分类。这是本节课上,指向写作的第二个活动。为什么要对这些事情进行分类呢?因为不同类

11、别的事情在写的时候,所涉及的写作知识与技术是不一样的。在后面的课堂上,李老师就针对“想、做、与别人一起做”等不同类别的事情的写法分别进行了指导。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也会带着学生去回顾生活,寻找素材,也会让学生先来说说这些素材,但不会对材料进行分类。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想的事、单独做的事、与别人一起做事”等,在表达上有哪些不同的侧重。教师写作知识的缺失是导致作文课困难的根源之一。】师边走动边说:我已经走到这里了,你眼睛要看谁?不是看老师,是看老师点谁。你知道了我要点谁,你的手要赶快放下。说话的人,大家都在看着你,你要看着同学。生:就是上语文课的时候,我要喝水,因为太渴了。师:太渴了,

12、要救命。现在有了上课在想什么,上课在吃什么。不谁讲吃不准讲想,还有吗?有别类的吗?老师走到一个孩子面前:他很棒,他没有说有,所以我只能选他。师面向这个学生:你很棒,你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你已经知道我要点谁的,就要练习把手放下,然后把你的能量传给他,所以他就能够放心地看着大家说话。【评析:整堂课上,李老师诸如此类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提示非常多,所有这些,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老师带着学生在努力打造一节互相关注、互相尊重、互相倾听、互相帮助、安静而又温暖的课堂。不得不再次确认,如果仅仅把这当作一节作文课来听,真的会错失很多。】生:就是早读课的时候,我不想读书,就夹着一本搁那儿看。老师让该生继续到黑板上写下来。

13、不会的字写拼音。师: 他是在做别的事。还有别类吗?真的吗,你从教室走出去就回家了?还有别类?还有别类。老师走到一生面前:你为什么把手又放下,你在烦恼什么?生: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在睡觉。全班大笑。师:请问一下你有没有睡着?生:太困了。师:太困了,好,他为什么困我们还不知道。睡觉属于哪一类,你们告诉我。学生说做事。师:原来睡觉是做一种事,我今天才知道。我在问还有没有别类。如果睡觉算做事,又不是新的类别,还有别类吗?有生举手。师:真的还有别类,不能为了编类,然后乱编一通给我。生:就是上英语课的时候,我简直不能看到“dog”这个词,你知道吗?因为”dog”这个词,我就想起我家狗。师:所以它是哪一类?【评

14、析:这部分活动,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师的评价语。当学生说到这些分心事时,他们所考虑的不是如何把这件事情表达好,而是事情本身曾经给自己留下的那些或搞笑或紧张的感性印象。在写作中,这些感性印象很重要,但只有感性印象还不足以支持完成一篇文章,还需要对这些感性印象进行理性的加工。李老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有意把谈话的重点指向这一阶段的学习目标给事情分类。给事情分类是本次写作必经的环节,把它突显在课堂的中央,老师和学生一起围绕着它辨析,让学生对自己模糊的感知作有意识地观照。】生说想。师:它是想那一类,你去写在想那一类下面。还是没有突破新的类,我要结束喽。没有时间呢。还有没有新的类别?一名学生一直默默举手。师

15、:他真的一点声音都没发出,我真的很敬佩他。生说: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坐第四组的时候,靠着窗户,我就向窗户外面看。师:它归哪类。生:想。师:还有吗?已经过了十五分钟,没有别类我要放弃喽。生:就是英语老师上课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她在说啥,哎哇哇然后我就想我的游戏怎么升级呢。师:没有新的类吗?所以接下来我要扣分哪。因为你们举手都没有突破新的类,我很有耐心地等了三次,三次都没有突破新的类,请坐。还有一名学生举手老师走过去:你确定?然后转向全班:她胆子很大,我说我要扣分,她还敢举手。生:上数学课,老师讲那个角的时候,我就跟我同位在下面说话。有生说这还是做事一类。师:但是她的做是另外一类,她是跟别人。这是跟别人,害别人一起分心。你写一下。手放下来。思考的时候你要练习分类,因为我们今天要写作。老师已经说明举手的时间过了,不然要上到晚上九点,你们要留下来吗?【评析:到这时候为止,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才对自己所说的事情有了大致的类的概念。只有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于取材才会多一些自觉意识,才会知道取之的原因所在,然后才会在自觉中形成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筛选素材的技能。】大家都摇头师:时间是有限的。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段时间像刚刚这样,脑袋在取材。我刚才已经说举手的时间已经停止了,脑袋要分类。最分心的事情已经分了好多类,你决定你要选哪一类,想好了吗?我不知道,打开你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