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10例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469294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10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10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10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10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10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10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10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01 银广夏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道德风险专业判断职业谨慎 一、案情简介 l l 银广夏股份公司以“倒推”的方法,根据“成本”计算出“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并据此安排每个月的进料和出货单以及每月、每季度财务数据,同时采取虚开增值税发票(实际交纳税金)、伪造销售合同、采购合同、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手法:l (1) 1999年虚增利润1.7亿元;l (2)2000年虚增利润5.2 亿元。l l 其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并出具无保留意见,被移交司法机关侦察,2003年9月16日银川中级法院作出判决: 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注册会计师刘某某、徐某某有期徒刑年个月、年个月,并各处罚金万元。

2、二、法院审理 (一)公诉人起诉 1.明知YGX及天津GX的财务报告可能虚假,却未实施有效询证、认证及核查程序 ; 1)指派的审计人员在对天津GX进行审计时,严重违反审计规定,委托天津GX董博等人代替审计人员向银行、海关等单位进行询证,致使董博得以伪造询证结果; 2)两位会计师在不辨真伪、不履行三级复核有关要求的情况下,仍先后为银广夏出具了1999年度、2000年度“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银广夏虚假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造成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损失。 2.具备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中介机构人员 2)主观要件:属于主观故意 3)客体要件:中介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 提

3、供虚假证明 (二)会计师答辩 1.起诉书认定的注册会计师明知财务报表“可能虚假” 就存在主观推定; 2.检察机关随意不能以“可能“为理由办案,否则严重当事人合法民权益; 3 .现有审计技术手段难以发现公司系统化造假; 4.会计师行为不具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主观故意要件 1)没有明知行为 2)没有串通舞弊 3)没有证据证明 “明知” (三)法院的判决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三、失败原因 l (一)审计理念与方法缺陷 l 1.审计模式选择错误: 帐目审计制度审计风险审计l l l 2.审计理念偏颇倾向l 1)偏袒熟人与客户的心理失去应有职业谨慎l l l 2)喜新厌旧的思维对高科技产品深信不疑

4、l 3)权利崇拜的媚骨对政治高官的钦定盲从认可l l 3.审计程序不当简化l l l l 1)期末审计未能实施存货盘点程序; 2)外销收入的政府佐证退税凭证l l 3)外销收入的现金来源-境外收入 4)审计疑点的后续审计海关报关单 l l 5)分析性测试程序不当 计划阶段与报告阶段 6)没有利用专家工作高科技产能l l l (二)客观审计障碍l (1)现代化舞弊对独立审计提出挑战;l l l l (2)与国外客户交易给函证带来困难; (3)向海关等政府部门函证尚有法律障碍;l l (4)高科技产品带有诱惑欺骗性; (5)执业环境与社会诚信-尤其是政府诚信缺失l l (6)有现金流量配合有一定蒙

5、蔽性.四、借鉴启示 1.技术创新:审计理念与方法 -观念重于方法l l l 2.组织创新:事务所模式选择制度重于技术l 3.监管创新: 政府行为的理性l ll l 4.协会定位: 权益维护与诉求l l 5.合并教训:责任配置与防范案例02麦科特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政府认定与审计确认之责任一、案情介绍 某公司在1996年1999年上市重组期间:(一)虚增资产9074万 1. 签订虚假融资租赁合同; 2.提高进口设备报关价格9000多万; 3.制作虚假进口设备发票; 4. 海关出证明提前解除设备监管.(二)虚构利润9320万 1.虚开进出口发票,虚增利润 2.伪造承包合同,增加中方利润 3.签订

6、虚假合同,虚构销售收入 4.改变来料加工企业为进料加工(三)虚构股东 1. 倒签时间虚构股权转让,将3家股东变为5家 2. 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转为实收资本达到上市规模 2000年7月21日交易所上市,11月证监会立案调查,01年5月17日移交公安部,某省公安厅01年7月15日立案侦察。会计师事务所法定代表人01年8月15日被监视居住,8月19日刑事拘留,9月14日逮捕,02年6月20日提起公诉并审理,02年8月14日取保候审,02年10月17日一审判决。该法人代表提出上诉不服一审判决。 二、法院审理(一)检察院公诉-虚假证明文件罪 1.99年1月中下旬在华仑酒店会议室举行两次中介机构协调会

7、议,事务所参与了虚假变更虚增资产和虚增利润指标的预谋; 2.被告法定代表人直接授意审计人员作假: 1)明知报表有虚假内容,会计凭证没有按规定装订而给予审计; 2)明知报关单承运单入库单和银行票据伪造,仍确认进口设备价格1.08亿,虚增9463万元; 3)明知公司是来料加工而故意以进料加工核算进行审计; 4)仅仅凭公司提供的合同和发票而没有去实地盘点和产权确认就认可4800万元的在建工程; 5)没有按照执业规则和工作程序提取相关证明和凭证; 6)在审核工作底稿时明知有虚假内容,仍同意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3.为01年1月20日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提供了虚假的会计数据(二)被告人答辩 公诉人的所有指

8、控都是有罪推定或者是合理想象,其证据都是主观臆断。 1.本所对公司报表虚假并不知情; 2.在执行审计时并没有参与造假; 3.本人没有签署审计报告和主观故意; 4.某没有证券资格的事务所出具证据不能佐证; 5.根据无罪推定和疑罪从无原则应依法宣告其无罪.(三) 法院判决 2002年11月18日法院刑事判决书:欺诈发行股票罪. 1.被告是会计师事务所与公司共同欺诈发行股票的直接主管人员; 2.是以欺诈发行股票为目的;公诉机关指控罪名不当,应予以纠正; 3.公司会计报表作假很容易发现,但仍然予以认可; 4.为法院举证不需要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 三、法理分析 (一)CPA出具审计报告失实能认定为欺诈

9、发行股票罪吗? 1.侵害客体:国家对股票发行的管理制度和股东与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犯罪主体:股票的发行人,包括单位和自然人; 3.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制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数额巨大,后果严重的行为;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而且行为人具有非法募集资金的目的. 刑法第160条规定: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单位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1%至5%以下罚金。单位实行双罚制。(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犯罪主体如何认定? 刑法229条第1款:中介组织及其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行为。量刑幅度为:5年以下并处罚金;索取或非法收受财物的处5年以上1

10、0年以下并处罚金.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 1.犯罪主体可以是个人; 2.犯罪主体可以是单位: 实行双罚制,单位判处罚金,直接人员判处徒刑或拘役. (三)本案存在的法律问题 1.拘押期间严重违反法律规定 2.指控罪名与判决罪名不符 3.指控证据先入为主且不充分 4.犯罪主体认定不清 5.判决罪名严重错误 6.审理期限超过法律规定 7.没收审计费用135万元无法律依据(四)本案需要延伸探讨的普遍性法律问题 1. 确定财务报表舞弊的法定标准是什么? 2. 政府审批责任与公司会计责任如何划分? 3. 政府认定责任与中介机构确认责任如何划分? 4. 疑罪从有还是疑罪从无?有罪推定还是无罪推定? 5. 自由

11、裁量权内的量刑幅度是从重还是从轻? 四、CPA失败原因 (一)主观原因 1)注意义务法律性文件与会计凭证的真实性 2)告知义务-审计报告意见的类型与披露(二)客观原因 1.政府诚信缺失 2.客户道德风险 四、CPA失败原因(一)该公司财务舞弊的特点 1.地方政府官员极力推动和支持 2.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积极实施 3.中介机构受到政府与公司欺骗 (二)该公司财务舞弊被揭露的原因 政治利害关系人检举揭发 1.政治利益集团博弈 2.经济利益集团内讧 (三)CPA主观原因 1)注意义务法律性文件与会计凭证的真实性 2)告知义务-审计报告意见的类型与披露(四)CPA客观原因 1.政府诚信缺失 2.客户道德风险案例03 .琼民源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代理风险与质量控制(一)案情介绍: l 1.评估增值6.5亿l 2.民源大厦项目转让收益3.2亿l l(二)失败原因 1.职业道德方面 1)代理人道德风险 2)专业胜任能力 2.专业判断方面 1)评估增值处理依据 l l l l 2)投资收益确认标志(三)法律后果 1.客户高层刑事责任 2.注册会计师行政责任四、借鉴启示 1.委托代理存在风险 1)利益不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