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法库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9276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法库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省法库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辽宁省法库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辽宁省法库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辽宁省法库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法库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法库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分类内容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为文言诗文单元,包括三篇文言散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以及包含李白行路难、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以及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的诗词三首。四篇诗文,既有亭台楼阁、湖光山色的美景描绘,又感受到作者个人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家国情怀,以及拳拳亲情,在使人感受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的同时,也感受到自然之美。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情感和忧乐情怀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时所要关注到的。人文主题寄情山水语文要素熟读成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忧乐情怀。单元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体会者、也、而、之等虚词的使

2、用。 3.反复诵读,把握诗文的丰富内涵,感受舒缓自如的风格。4. 阅读古代诗文名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其智慧,体会古人的伟大境界。单元课时安排(13课时)课型课时内容教学重点单元导读课1课时赏一方胜境,感一段人生把握双线、初读感知单元梳理课3课时知人世晓文意,汇文言读美感字词、文常、梳理文意主题阅读课3课时心系苍生感疾苦,忧乐天下诉衷肠(岳阳楼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课时佳景芳留千古,真情盛传万代(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1课时荆棘处乐观长啸(行路难将进酒)1课时寓情于景写法,加过情怀理解叙事、写景、抒情的作用体会作者情感群文阅读课5课时观岳阳一楼,品人生百味(岳阳楼记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登岳阳

3、楼登岳阳楼)痴狂总一人(湖心亭看雪金山夜戏)豪放豁达品苏轼,旷世奇才写人生(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豪气抒真情,傲岸度一生(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乌衣巷再游玄都观绝句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意人生(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各1课时】体会不同情感精神境界朗读、体会、情感、背诵作者的情感、经历作者情感、诗歌内容以读促写课1课时言之有据,论之有理(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说疑)论点新颖,论据可靠、典型、新鲜第三单元 山水清晖 赏一方胜境,感一段人生课型:单元导读课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内容: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

4、雪诗词三首学习目标: 1把握单元双线,确定单元学习基调与目标;2勾画重点句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3体会排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及者、也、而、之等虚词的使用,感受舒缓自如的风格。学习过程: 活动一:师生读、解析单元提示,理解单元双线,把握本单元学习的基调与目标; 活动二:自读,勾画疑难字。对疑难处组内交流、组间交流、老师答疑;并且各小组练习朗读,勾画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活动三:各小组朗读展示,分享阅读收获; 活动四:测试字音、节奏、重点句子 作业:熟读成诵 知人世晓文意,汇文言读美感课型:单元梳理课课时安排:3课时学习内容: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诗词三首学习目标 1了

5、解作者,掌握文章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抒发的情感;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文意;3积累常用的文言词。学习过程: 活动一:交流作者及背景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组补充并且老师辅助补充。 活动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以小组为单位,梳理汇报,各组共同解决疑难句,老师引导补充。 活动三:美读课文, 岳阳楼记中体会排比、对偶等修辞效果; 醉翁亭记中体会“者、也、而、之”等虚词的使用,感受舒缓自如的风格。 作业:1熟记文言词语 2流利翻译课文 三节课任务分解建议:第一课时:岳阳楼记第二课时:醉翁亭记第三课时:湖心亭看雪诗词三首心系苍生感疾苦,忧乐天下诉衷肠课型:主题阅读课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内容:岳阳

6、楼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1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2体会作者优乐天下、心系苍生的高尚情怀 学习过程:活动一:美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思考:1作者身处怎样的环境? 2作者却发出怎样的心声?作者拥有怎样的情怀? 活动二:美读岳阳楼记 思考:1文中“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结合第3、4段,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蕴含着什么样的心境? 2“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 3作者倾向于哪一种人?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活动三:对比阅读两文最后一段思考:两人同是抒写家国情怀,同是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然而两位作者的性格及形象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杜甫:

7、心系苍生感疾苦 范仲淹:忧乐天下诉衷肠 作业:背诵课文 观岳阳一楼,品人生百味课型:群文阅读课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内容:岳阳楼记、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陈与义登岳阳楼。 学习目标: 体会几位作者不同的情感。 学习过程: 活动一:初读组诗 思考:勾画描写岳阳楼景色的句子,试概括有何特点? 活动二:再读组诗 思考:每一幅岳阳楼胜景下,作者有何感想? 活动三:美读组诗 思考:为何岳阳楼带给文人骚客无数的感慨? 小结:观岳阳一楼,品百味人生 作业:背诵课文佳景芳留千古,真情盛传万代课型:主题阅读课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内容: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理解叙事、写景、抒情的作用 学习过程

8、: 活动一:感知文意 思考:1第1段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位置的?这样写有何效果? 2第2、3、4段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至于、已而、若夫”有何作用? 活动二:体会“乐”情 思考:1文中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活动三:理解技法 思考:阅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想一想课文中的写景、抒情、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小结:佳景芳留千古,真情盛传万代 背诵课文 痴狂总一人课型:群文阅读课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内容:教材湖心亭看雪、丛书金山夜戏 学习目标:梳理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精神境界。 学习过程: 活动一:狂

9、人话景思考:1金山夜戏一文中哪些语句描写夜戏画面?有何特点? 2湖心亭看雪中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 3文中有“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老师引导分析白描手法) 活动二:狂人痴话 思考: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 2“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一句如何理解? 3你读到了怎样的张岱? 小结:痴狂总一人 作业:背诵课文 荆棘处乐观长啸课型:主题阅读课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内容:行路难+将进酒 学习目标: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过程:一、导入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感文意 阅读行路难将进酒 思考:1“行路

10、难”难在何处? 2“将进酒”中劝君喝酒的理由有哪些? 活动二:晓人物 思考:用句式“从诗句中,我读出了的李白(心情性格),因为”的句式说话。 引导理解文中用典语句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作业:背诵行路难豪放豁达品苏轼,旷世奇才写人生课型:群文阅读课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内容: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结合具体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3背诵诗歌 学习过程: 活动一:有感情地朗读五首诗歌 抓住节拍,揣摩语气语调,反复诵读 活动二:学生自由展示朗读 可个人PK,小组PK,教师指导朗读,学生共读。 活动三:圈点勾画诗词中具

11、体语句,梳理作者情感变化的轨迹。 说说其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活动四:从苏轼的诗词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活动五:背诵五首诗 作业:赏读丛书3中的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蝶恋花欧阳修 豪气抒真情,傲岸度一生课型:群文阅读课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内容: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乌衣巷、再游玄都观绝句、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刘禹锡的经历 2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由陋室铭导入 活动一:解读诗意 朗读五首诗词 思考:作者在每首诗中所写的内容 活动二:品读人生 再读五首诗词 1勾画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句 2你分别读到了不同时期的怎样

12、的刘禹锡? 小结:背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布置作业: 1阅读白居易的醉赠二十八使君体会作者情感并背诵。 2写一写你心目中的刘禹锡。 诗意人生课型:群文阅读课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内容: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 2领悟作者情感学习过程: 活动一:解读诗意 思考:诗中描摹了那些画面? 活动二:解读诗情 思考: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活动三:美读诗句 思考:你喜欢哪些诗句?有感情美读诗句,并进行赏析。 小结:背诵四首诗歌 (第12课时) 言之有据,论之有理课型:以读促写课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内容:丛书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说疑 学习目标: 1

13、选择新颖论点,论点正确、新颖、有针对性 2采用新鲜论据,论据要可靠、典型、新鲜 学习过程: 活动一:明确“言之有据”的概念布置学生结合下面思考题阅读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自主学习、思考,讨论回答。思考:1什么是言之有据? 2什么是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活动二:在写作时怎样使用好两种形式的论据?阅读两文,思考: 1分别摘出一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事实可详写,可概述,从事实中看出道理。 3道理就是名言、格言、定理等,可以用来证明论点。 活动三:怎样使用好议论文中的论据? 1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 2其次要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 3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最后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