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期末测查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9220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期末测查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期末测查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期末测查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期末测查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期末测查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期末测查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期末测查试题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期末测查试题形式:闭卷生物地理合堂时间:90分钟 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30分)1. 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 所有经线都相等,所有纬线也相等C. 赤道是经线,本初子午线是纬线 D. 纬线是半圆,经线是圆2. 读图1中P点的经纬度是( )A. (30N,90E B. (30N,100E) C. (20N,90E) D. (20N,110E)3. 下列有关如图2甲、乙两点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位于东半球的热带 B.

2、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C. 甲位于30E,20N和温带 D. 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向4. 图3中各点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B. 乙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 丙点所在的纬线是最长的 D. 丁点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5. 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 )A. 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自转 B.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C. 地球总是不停地自北向南绕太阳公转 D. 地球总是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读图4,完成68小题。6. 阴影表示黑夜,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7. 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A. 70S,150E B

3、. 70S,150W C. 70N,150E D. 70N,150W8. 地位于地的(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读图5,回答910小题。9. 图5中A、D分别代表哪个温度带( )A. 北温带、热带 B. 北寒带、南温带 C. 北寒带、南寒带 D. 北温带、南寒带10. 五带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热带A. B. C. D. 11. 下列四幅图(单位:米)中,点P分别表示( )A. 山峰、山脊、山谷、鞍部 B. 鞍部、山峰、山脊、山谷C. 山峰、山谷、山脊、鞍部 D. 山谷、山脊、鞍部、山峰12.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

4、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峰位于山峰的东北方向 B.山峰的海拔大约是350米C. 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D. 处有利于攀岩运动读图6,回答下列各题。13.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 高原 B. 平原 C. 山地 D. 盆地14. 从湖泊到山峰的相对高度约为( )A. 900米 B. 1000米 C. 1200米 D. 1300米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读图7并回答16-17题。15. 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16. 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 )A. 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甲乙相同 D. 无法判断17. 七大

5、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南美洲18. 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 南极洲、北冰洋 B. 亚洲、北冰洋 C. 非洲、印度洋 D. 南极洲、印度洋19. 在一幅比例尺为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是( )A. 4千米 B. 40千米 C. 400千米 D. 4000千米20. 当驾驶员不认识路,打开车上的导航地图,选择路线,边看图边行驶,可以省时省力,准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航地图属于( )A. 地形图 B. 政区图 C. 交通图 D. 气候图21. 下列四个大洲中,表示南美洲的是( )A. B. C. D. 22.

6、下列地点不属于亚洲与其他洲分界线的是( )A.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B. 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C. 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 D. 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23. 下列各项不能说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的是( )A. 各大陆都有人类 B.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遗迹C. 有些大陆的边缘可以较好地吻合 D. 云南澄江帽天山发现海洋古生物化石读非洲南部地区图和甲乙两幅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2426题。24.关于南非所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非洲南部 B.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 C.位于热带 D.位于高纬度地区25.甲乙两幅气候资料图,与德班的气候吻合的是( )A.甲图 B.乙图 C.两

7、图都是 D.两图都不是26.对比甲乙的气候,说法最准确的是( )A.气温都是冬冷夏热 B.降水都是冬多夏少 C.气温年较差相差不大 D.气温年较差相差很大右图是某人根据某地宗教建筑绘制的简图,据图回答2728题。27.图9反映当地人们所信仰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28.该宗教的主要分布区多属(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 D.混血人种种 聚落是由许多因素综合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据此回答2930题。29.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影响聚落的( )规模大小分布形态 屋顶坡度建筑用材A. B. C. D.30.时代的发展,聚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很

8、大变化。对具有历史价值的聚落,要采取的态度是( )A.只保护不发展 B.只发展不保护 C.保护与发展同等重要 D.发展比保护重要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20分)31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ACDB(1)A点的海拔为_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_米。(2)村镇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D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村镇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甲村到乙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千米。(3)桃溪干流的流向是_。(4)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5)图中甲村和丙村易遭受洪涝灾害的是_村,其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原因是_。32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赤道向

9、两极气温变化的规律是 。(2)20等温线大致与 (纬线)接近,-10等温线大致与 (纬线)接近。(3)南、北极附近气温比较低的是 。(4)南美洲和非洲的气温分布的共同点是 ,多在 以上,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带。(5)A地是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其年平均气温比周围地区,影响因素是 。(6)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大致海拔相差100米,气温相差 。20172018学年度上期中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测查学校 班级 姓 名 准考证号七年级地理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

10、52627282930答案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20分)31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1)A点的海拔为_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_米。(2)村镇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D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村镇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甲村到乙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千米。(3)桃溪干流的流向是_。(4)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5)图中甲村和丙村易遭受洪涝灾害的是_村,其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原因是_。32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变化的规律是 。(2)20等温线大致与 (纬线)接近,-10等温线大致与 (纬线)接近。(3)南、北极

11、附近气温比较低的是 。(4)南美洲和非洲的气温分布的共同点是 ,多在 以上,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带。(5)A地是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其年平均气温比周围地区低,影响因素是 。(6)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大致海拔相差100米,气温相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BBBDBDBBBADCD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AABCCDAAACBAAC二、综合题(20分)31.【答案】(1)600米,150米(2)山脊,陡崖,鞍部,3(3)自西北流向东南(4)山地(5)甲村 甲村位于河流沿岸,地势低平32.【答案】(1)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2)(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3)南极(4)炎热 20 热(5)海拔高(地势高)气温低 (6)降低 06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以粤商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为主体,南洋华侨集资创办的在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烟草企业。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原在香港经营怡兴泰商号、贩运土洋新货于日本、香港、泰国之间,数年后积余资本3万多元。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